[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古札中的世道与人心新书速递尺墨寸丹

发布时间: 2021-08-26 21:23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本书既是地方文化,又是传统文化。书中收录的是一段特定历史时期的地方名家书札,透过前辈书札,从其人生际遇、时代背景、翰墨词章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度解读,有时大开大合,有时具体而微,倒更能落得实、立得住,别开生面,对有志于研究地方文献的人们会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本书以珍藏于陇东民间清末至民国初年三四十年间的79通不同作者的书札为对象,用解读文章+书札图片+书札释文的组合,以独具慧眼的史学洞见、文学笔法和书法美学,从一封封往来于官衙、学舍、旅邸、商肆、豪门、茅庐的书札中,抽丝剥茧、条分缕析,解读出隐现在彩笺深处的国运兴衰、世路穷通和人情冷暖,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做了一份鲜活的注脚。一册在手,可神游百年之前,视通万里之外。

  可读性:文史同辉——以散文化的手法,深度解读书札,青眼名家,不薄寒士,神交古人,情托知己,透过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事件,与人物同悲欢,和时光共沉浮,展开了一幅幅真切感人的生活画卷,温润如玉,化人无声。

  可赏性:辞翰双美——书札图片的展示,犹如为彼时彼地的进士、举人及普通读书人们,举办了一场别出心裁的书法小品大展,因缘际会,济济一堂,无意而工,佳作纷呈,既呈典雅醇厚的文辞之美,也现春红秋紫的翰墨神韵。

  可视性:图文并茂——36篇解读文章、79通书札释文及175帧书札图片巧妙组合,三位一体,相映成趣。希望读者翻阅起来,能如曲径通幽,水复山环,于不经意间移步换景,豁然而成另一番景致。

  李世恩,生于1966年,甘肃静宁人,曾从事教育、新闻和政务文秘工作,先后任《平凉日报》副总编辑、平凉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2011年至今任平凉市文联主席。诗歌、散文、评论、文史随笔百篇(首)刊于《飞天》《文汇报》《中国文化报》《甘肃日报》等;担任总撰稿之一的《西北望崆峒》等电视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播出。著有散文集《芳邻》(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编辑《李庆芬诗文集》(三秦出版社,1999年)、《陇头鸿踪》《春秋逸谭(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等。

  ——明遗老王瓆《娱老雅社题辞》(1651)(九世孙、静宁进士王曜南抄录) 15

  ——三水财主唐鸿序与镇原寒士张与龄往来书札三通(1880 年前后) 29

  ——镇原进士李清鉴、乡绅冯景宸致同乡张鹿臣书札各一通(1880 年前后) 43

  ——长沙进士、隆德知县卢世堃致营守备党志振书札一通(1892 年前后) 80

  ——通山进士、镇原知县汪宗翰致高平讲舍山长张宸枢书札一通(1898 或 1899) 115

  ——镇原增生、县衙典史张玉玺致族叔鼎臣、鹿臣书札共三通(1900 —1901) 123

  ——镇原增生、县衙典史张玉玺致族叔鹿臣、鼎三书札共六通(1900 —1906) 139

  ——泾州乡绅宋兆祥、商人王世俊致镇原乡绅张鼎三书札共三通(1902 年后) 168

  ——静宁籍湖北陆军第三中学堂学生李宝善致乡友吴锦江书札五通(1909 —1911) 188

  ——静宁籍驻沪日本总领事馆译员受庆龙致乡友吴锦江书札一通(1910) 218

  ——甘肃都督府军政处教育科额外委员李宝善致乡友吴锦江书札一通(1912) 224

  ——甘肃都督府军政处委员李宝善致乡友吴锦江书札三通(1913—1914) 236

  ——甘肃财政司长田骏丰、天水县议会致静宁县临时议会便函各一通(1913) 267

  ——静宁乡绅吴锦江与友人往来书札三通(1909/1913/1922) 322

  ——桂林进士、民初奇才、前广西省长张其锽致庆阳县长张翘书札两通(1925) 334

  ——隆德名士雒文麟书《佩文诗韵》及刘思恭跋语墨迹欣赏(1949) 373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