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活”起来

发布时间: 2021-06-15 15:52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本是源自先秦夏至节驱除瘟疫、辟邪祛毒的传统时令节日,后世逐渐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演变成端午节的主要内容。

  时至今日,在屈原故里——湖北省秭归县,端午节既保留了祈福禳灾、辟邪祛毒等节俗本意,又通过世代相沿的传统仪式和习俗活动,形成了三过端午、祭祀屈原、龙舟披红、游江招魂、粽子寄情、骚坛诗会、亲邻自乐等习俗内容,具有鲜明独特的文化内涵。

  2006年,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以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年来,秭归县将非遗保护经费、传承人补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为传承人免费提供场馆阵地等,形成了政府主导,文化部门、乡镇文化站、非遗传承人、民间文艺社团为主体,文旅企业为载体,各部门分工协作的非遗保护与利用工作格局。

  秭归县文化馆馆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梅俊明介绍,围绕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开展非遗传承保护,秭归县先后公布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批次547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14人、市级89人、县级443人。

  在完善传承保护体系的同时,秭归县创新发展,让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愈发洋溢浓郁的家国情怀和瑰丽的诗意色彩。

  端午礼赞,盛世华章。6月11日,2021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按照“规程到位、简化流程、热烈节俭”的原则,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和端午祭拜等活动,并同步线上直播,一系列非遗传承活动也随之启动。

  6月12日,在湖北秭归县屈原镇屈原村,举行了以“诗意端午、文脉秭归”为主题的“诗在民间”骚坛诗会活动,屈原相关地作家诗人、秭归县骚坛诗社社员以及诗歌爱好者相聚一堂,开展颂诗、吟诗活动,追思先贤。这也是屈乡独特的人文传统和景观。

  6月14日,2021“宜荆荆恩”城市群龙舟邀请赛暨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职工龙舟赛,在秭归县徐家冲港湾开赛,湖北宜昌、荆州、荆门、恩施4个市州及秭归县组建的24支龙舟队参赛。大赛前举行传统龙舟点睛仪式。

  “沉浸式体验非遗,感受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梅俊明说,作为本届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的组成部分,在县城各社区广场组织市民开展包粽子、制作香包、孝老爱亲艾叶洗脚等端午习俗活动,活动将持续至6月底。此外,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云上展馆已于5月上线。

  2010年,原文化部作为主办单位在秭归县举办了声势浩大的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其后形成了“端午年年办、两年一大办”的格局。该节会以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为依据,开展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包括公祭屈原仪式、龙舟竞赛、骚坛诗会、端午习俗体验、端午习俗图文展览等,并与******开展海峡两岸文化、文物交流活动。

  与此同时,秭归县举办了四届民间文艺调演,策划屈原作品背诵大赛、我在屈乡过端午等大型民俗主题活动。秭归县各乡镇也相继举办民间文艺调演和主题民俗文化活动。

  秭归人过端午,粽子是少不得的食品,每年端午节临近,人们都要全家动员,花大心思包粽子。“与众不同的是,秭归的粽子一定要包得有棱有角,还要在中间放一颗红枣。”秭归民俗专家郑承志说,这既象征屈原刚正不阿的品质,又寓意屈原一片丹心、忠贞爱国。

  端午节这天,秭归人还要挂艾蒿和菖蒲,用煮好的艾叶水给小孩子洗澡,可预防病邪侵染小孩身体,也能起到止痒的效果,这也是历代传下来的习俗。

  在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青滩仁村古民居建筑群里,有一个小小的四合院,被专门开辟成端午习俗馆,每年端午期间,60多岁的汪育新就在这里教大家包粽子,至今已10余年。

  汪育新是秭归县级非遗传承人,她包粽子速度快、质量好、味道好,1分钟最多能包4个屈乡粽,被誉为秭归“粽子王”。汪育新将蓼竹叶折成漏斗状,舀两小勺糯米放进去,用筷子压实,再放一粒红枣,盖上一小勺糯米,包紧并缠上麻线,制作完成。

  “包粽子是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最受游客欢迎的项目,几乎每位游客都会来尝试一下。”汪育新介绍,2019年端午节,秭归创下了9478人一起包粽子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位于秭归县凤凰山,北枕高峡平湖,西和南依秭归新县城,东连三峡大坝,是秭归县重点打造的文化旅游区,已成为端午文化活态传承基地。

  该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0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538万人,通过逐年产品升级改造,形成了以屈原祠、屈原衣冠冢、屈原祭祀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屈原文化主题园区;以礼拜迎宾仪式、划龙舟、包粽子等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研学主题园区;以端午习俗馆等为主要内容的非遗展示主题园区,景区文化内容不断丰富、文化魅力日益彰显。

  “对于非遗,实用是最好的传承,实用是最大的发展。”秭归当地企业以艾草为主要原料,开发出艾条、艾柱、足浴包等随身灸类产品,在景区销售,将“艾文化”与“艾产品”创新融合,让“端午艾”习俗的经济价值得到最大彰显,实现活态传承。

  此外,秭归利用屈原传说、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等国家级非遗项目,打造反映屈原生平的大型水上历史舞台剧《礼魂》,至今累计演出近7000场次,接待中外游客300余万人次,成为非遗项目进景区、文旅融合的范例。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早已飞出国门,走向世界。”秭归县相关负责人说,每年有许多中外游客涌向秭归,在这里了解屈原文化,体验端午习俗,2019年全县端午小长假共接待游客3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54 %、12.59%。

  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它不仅是传统生活最典型的代表性文化,而且综合呈现了我们的文化记忆,富含文化基因,凝炼着中国智慧的生活模式。传统节日往往能够激发深层次的文化认同,具有根性的文化向心力,呵护并滋养着一个文化系统天然的文化自信意识。

  屈原故里的端午节俗传统,历史悠久,个性鲜明,传承活跃。就当代形态而言,具有两个路径的传承:一是以避瘟防疫为目的的公共卫生路径;二是以纪念屈原为目的的人格塑造路径。二者互动形成了秭归端午传承的主要特征,形成了以传统习俗为基础、以当代节会为中心、以新媒体为辅助的文旅融合的屈原故里端午保护策略,为当代中国的节日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可贵的借鉴模式。

  就当代文化主体而论,青年群体参与不足,是屈原故里端午保护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开难题之结,可以从三个维度考虑。

  首先是认知维度。强化端午传统的内涵发掘,厘清秭归端午的历史脉络,提炼出个性化的习俗形态,探寻出端午节俗与屈原的深层次逻辑关系。可以说,知识梳理与内涵发掘是青年群体参与节日传承的关键前提。

  其次是生活维度。区分端午习俗的传统生活模式与当代生活形态之间的差异,前者是以传统乡村为空间、以乡里人为主体,后者是以现代城市为空间、以城里人为主体,这种差异决定了节俗传统进入当代生活的人生意义。与青年群体的审美、观念、方式密切相关,我们必须思考和探索青年群体的日常生活,从中找到节日与生活的关系。这样,端午节俗就不再只是旅游景区的一部分,而是当代青年群体值得关注与消费的新形态。

  再次是创新维度。多年来,秭归端午的节日保护与传承主要是继承,总体而言,创新难度更大。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的虚拟信息品格日益重要。结合AI、主播、文创、诗性等,大胆创新端午节俗,实现技术—艺术—实用等形式的开放性实践,创新成为其中最重要的意识与素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正国)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