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掌中的“十四运”活了

发布时间: 2021-08-24 21:03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小小的竹棍在他的手里经切割、打磨、钻孔、穿插等工序,变成钟鼓楼、陕西八大怪、大雁塔等一件件精巧绝伦的竹扎作品,无论是人物还是建筑,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还体现着西安特色。

  十四运会到来之际,经金山耗时20余天,经过几十张图纸的绘画,精心制作了一个长约29厘米、高约9厘米的竹扎西安奥体中心模型。

  小布了解到,为了充分体现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外观的“丝绸”韵律,经金山最终选择了30毫米至35毫米直径,硬度颜色一致的竹竿,克服了弧形竹片之间不能用榫卯直接连接的难题,才将体育场造型完美呈现。经金山是目前唯一掌握竹扎技艺的传承人,他通过几十年积累的匠心与记忆,用自己的方式向十四运会献礼。

  83岁的动态风筝制作代表性传承人张天伟,被誉为中国动态风筝第一人。近日,他也用自己手中的技艺,制作了十四运会会徽和吉祥物风筝,表达着对十四运会圆满举办的祝福之情。

  “7月初我就开始做了,一直做到了8月,每天至少要在工作室干8个小时。”张天伟告诉小布,他不会上网,就拜托打印店的小伙子把十四运会会徽和吉祥物图片打印出来,用九宫格框住,观察结构,然后等比例放大。

  张天伟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他制作的动态风筝,是在继承祖辈传统风筝的基础上增加了机械装置,使风成为动力,将千百年来静止的风筝画面变成妙趣横生的活动画面,并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西安“张氏风筝”,在全国乃至海外都极具影响力。此次十四运会会徽和吉祥物风筝的制作完成,也表达着张天伟对家乡一生的热爱。

  同样在西安,莲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莲湖面塑技艺”传承人张倍源则打造了一场指尖上的“全运会”,为“十四运”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面塑系列作品《舞全运》。

  小布了解到,张倍源耗时近半年完成的30件《舞全运》面塑作品,灵感来源于真实的运动场景,运用典型的陕北汉子形象,展现了力与美的融合。创作时,张倍源多次到体育馆和运动场地,观察运动员的动作神态,体会生活中的运动气息,最终使劳动人民的“运动范儿”跃然面塑之上。

  张倍源希望能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手工艺来展现陕西人的运动精神,体现三秦儿女对十四运会的期待与祝福。

  近年来,西安市大力开展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和利用,也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在西安的实地探索中,真切实现了“那山、那水、那空气,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化体验。

  今年以来,西安通过举办非遗传统体育展演等多种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十四运会相结合,展现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成果,并突出西安特色,让更多市民深入了解到西安这座“宝藏”城市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激发“全民全运”的热情,表达了大家对十四运会的美好祝福。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陈克 实习生 张博文丨图:记者 翟小雪 王海鹏 部分图片来自张倍源丨编辑:谈密丨审核:李明真 陈颖丨转载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