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黎平解放及剿匪

发布时间: 2022-06-29 07:26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韶华易逝,时光荏苒。新中国成立至今,66年一晃而过,黎平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清明,经济富庶,社会安定,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各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为了解放和剿匪事业把热血洒在征途、生命留在异乡的先烈们!为了褒扬英烈,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特作此文。

  地处边隅、界连湘桂的贵州黎平县,历史悠久。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设福禄永从长官司。元至治二年(1322年),撤于1283年所设的古州八万军民总管府,设上黎平长官司。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设湖广都司五开卫;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设贵州黎平府;明宣宗宣德九年(1434年),新化府并入黎平府,辖14个蛮夷长官司;正统六年(1441年),福禄永从司改为黎平府永从县。其间,1600-1603年改属湖广。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五开卫为开泰县。民国2年(1913年),废黎平府而设为黎平、永从、下江、榕江4县和锦屏分县(次年升县)。1914-1936年,设黎平县洪州分县。1923年,黎平县由省辖。1935年,在黎平设贵州省第十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辖黎平、永从、锦屏、榕江、天柱、下江、剑河7个县。1936年至1949年11月,黎平县属贵州省第八、第二行政督察区和第七行政督察区。1941年,撤销永从县,其东北地并入黎平县,其西南地与下江县合置从江县。1949年,第151师解放黎平。1950年,成立黎平县人民政府,属独山专区。1952年,独山专区改称都匀专区,黎平县随属。1956年,黎平改属镇远专区和随后撤专区而成立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949年10月1日,中华民族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富强的发展道路。11月12日,民国黎平县政府瘫痪,县长刘开铭带领重要档案、金银现钞、保警队等500余人,撤出黎平县城,到敖市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简称解放军,后同)击溃,后经尚重等地窜至剑河。杨标(即杨锦标)带领300余人枪,逃到水口躲避。当天,县城父老乡绅聚集于县商会开会,一致推举县商会理事兼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赵仲三负责组织迎接解放军的准备工作。

  在二野第5兵团(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担负解放贵州任务的同时,四野第13兵团(代司令员黄永胜、政委莫文骅)第38军(军长梁兴初、政委梁必业)第151师(代号兰州支队,师长曹灿章、政委蔡明)先头部队,由湖南省靖县取道贵州东南部的黎平、从江、榕江等地,南下解放广西省(1958年改为广西僮族自治区)。此后,又陆续有37军、38军、39军、40军等多支队伍过境而入桂。

  为什么贵州省绝大部分地方是由二野解放,而东南部黎平等三个县却是由四野解放的?结束湖南衡宝战役的四野,为什么要派出一支部队经由贵州东南部南下解放广西省?1949年10月,国民党军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集团在衡宝战役中受到重创后即由湖南省退入广西省,其兵力共约20万人,企图以桂林为中心,沿湘桂铁路(衡阳——柳州)及其两侧组织防御,以“确保左右两江,增援黔省,屏障昆明,及支援雷、琼”。为歼灭白崇禧集团,解放军根据中央关于对白崇禧部作战应采取远距离包围迂回方针的指示,打一场广西围歼战,决心以四野第12、第13兵团和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共9个军及粤桂边纵队等约40万人,分三路向广西挺进:“以西路军13兵团的38、39两个军,约十万人,迂回百色、果德断敌入滇退路;以南路军第4兵团13、14、15三个军,约14万人加上43军,由阳春、阳江西进郁林、博白线,阻白崇禧经雷州半岛逃往海南岛,尔后视情况向南宁或钦州方向发展;以中路第12兵团40、41、45军约15万人,待西、南两路军断敌退路后,沿湘桂边南下,围歼白崇禧集团于南宁、果德地区。此外,49军沿湘桂路两侧跟进,担任剿匪和维护交通任务。”

  11月6日至7日,担任西路战略迂回的第38军、第39军,从湖南洞口、武冈向西进发,进入湘黔桂三省交界区,揭开了广西战役的序幕。10日,两军的先头部队第151、第116师分别袭占通道、靖县,全歼两地守敌。敌第17兵团司令刘嘉树慌忙率部由黔桂边境西逃,解放军衔尾急追。第116师(348团为先头部队)于12日、13日先后占领黎平永从、从江县城,第115师于13日、14日占领黎平县城、榕江县城。15日,第38军先头部队追敌楔入广西,以一个师向百色挺进,主力转攻河池,第39军则进攻柳州。中路的第41军先头部队则沿湘桂铁路直下,于11月22日解放了广西省城桂林市。广西战役从1949年11月6日开始到12月14日结束,历时39天。白崇禧部除2万人逃入越南,其余17.3万余人悉数被歼,为尔后解放云南省和海南岛创造了有利条件。

  11月13日下午,由于解放军急于南下广西,来不及在黎平建立地方党委和政府,只是根据新解放区“先接后分,自上而下,原封不动”的缓进政策,组建了支前性质的黎平县临时治安委员会,代行人民政府职权,负责“筹措军饷、维持秩序、招回民众”等事务,推举赵仲三为主任、左葆臣为副主任。随后,各乡镇相继成立临时治安分会。到11月中旬,黎平县临时治安委员会及各乡镇分会为各路过境解放军部队,共筹集到大米49.3吨、谷子6.89吨、柴禾4.32吨等。

  正当黎平各族人民为喜获解放而欢欣鼓舞之时,潜伏下来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妄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蠢蠢欲动,随时准备发动反革命暴乱。换言之,被打倒的反动残余势力并不甘心失败和退出历史舞台,必然要进行垂死挣扎。******东在1949年的新年献词中说得好:“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无论中国的反动派,或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都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

  杨标,黎平铜关人,1951年10月(《融水县志》载9月7日)被擒于广西三江县田寨区大湾乡(今属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大湾村),1952年6月黎平县人民政府在县城召开公审大会后将其枪决。他曾先后在黔军周芳仁旅、抗日第四战区张发奎部任职,抗战胜利后被委广西上校参议。在周仲良等人授意下,他开始实施反革命活动:12月9日,派人杀害赵仲三等人;驱逐解放军驻黎平县代表;以“维护治安”为名,率武装于12月10日进入黎平城,以缴获国民党残军1个连的武器为资本,混入黎平县临时治安委员会;11日,策划成立“黎平县人民自卫总队”,自任总队长;20日,黎平县第一次各族各界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控制改组了县临时治安委员会,选举肖守约(原县参议员)为主任委员,赵志澄(劣绅)为副主任委员。待解放军过境后,这个组织逐渐为残余反动势力所操纵、利用。从此,杨标成为国民党反动党团骨干、军警、特务和土匪的代言人,夺取黎平县军政大权。解放军进驻黎平城后,杨标多次拒绝人民政府要其返城接受和平改编的召唤。周仲良,黎平县城人,国民政府文官处印铸局局长,早年在日本留学时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出任孙中山******秘书、北伐军第十路军党代表等职。1951年8月被擒于广西省三江县布朵村,1952年6月以政治土匪处决于贵阳。

  1950年2月28日,二野第5兵团第17军第50师卫生处政委宋茂玉奉中共贵州省委命令,由解放军第17军51师第152团3营7连、1营机炮排、团侦察班指战员护送,率部抵达县城并奉命接管黎平。当天下午,在大操场(今贡院广场)召开群众大会,宣告中共黎平县委、黎平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宋茂玉为首任中共黎平县委书记兼县长。人民政府成立后,广泛宣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等,维护社会治安,安定民心,团结进步人士,培训公职人员,敦促在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自首投诚,开展建政工作等。

  黎平的晴空很快又乌云密布,人民生活受到匪患威胁。3月27日,解放军152团1营3连奉命进驻黎平县城,加强防卫,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土匪叛乱。

  3月31日,中共贵州省委关于暂时放弃黎平等21县的决议下达到县,根据省委“放弃边沿,收缩战线,集中力量,消灭叛匪”的指示,黎平县长宋茂玉发出训令:本职奉令于4月1日前往专员公署开会,在离职期间,本府业务交由主任肖守约、副主任赵志澄,仍以黎平县临时治安委员会的名义行使职权。

  4月1日,县政府发布《黎平县人民政府告民众书》,重申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同时声明驻黎平的解放军和政府工作人员为了到独山专区开会和学习,暂时离开黎平县。宋茂玉率领解放军第51师3营7连、1营3连等和县党政机关干部共258人,于清晨离开县城前往独山,当晚宿于茅贡。晚上,调整行军部署:1营3连为前卫,尖刀班再增加两个班而组成尖刀排,由3连副连长吴炳益率领,1营副营长赵生福率3连两个排紧跟其后,保持一定距离;1营机炮连连长攸永新率领炮排紧跟3连;侦察班保护县党政机关干部和学生走在中间,由宋茂玉亲自指挥;3营7连为后卫,由3营副营长吴明刚率领。2日上午,在九潮坳遭到匪首杨再达、钟英两中队的700余人伏击。经过激战,解放军取得了胜利,但却牺牲了吴炳益、徐殿胜等23名指战员。1964年,黎平县政府在战斗遗址建成“烈士纪念碑”、烈士亭,供人瞻仰先烈和清明祭扫。1984年,黎平县首任县长宋茂玉和他的战友赵生福等人来到九潮坳烈士亭敬献花圈。

  4月3日,匪首杨标在县城发动叛乱,将“黎平县人民自卫总队”更名为“湘黔桂边区民众自卫救国军游击总指挥部”(通称“黔湘桂边区游击总指挥部”),自任游击总指挥,陈树勋、石竹修任副总指挥,杨树勋为参谋长,周仲良为顾问。这是一股以国民党特务为核心,以反动党团、地方污吏及潜伏军警为骨干,以地主武装劣绅为基础,以游兵散勇、惯匪流氓为基干的反革命武装力量,是实施“应变计划”的产物。5月28日,杨标宣布重建******黎平县政府,肖守约、赵志澄任正、副县长。到10月底,杨标以胁迫、封官等手段收编和扩充实力,控制土匪达1.2万人以上;其势力范围以黎平县为中心,遍及黔湘桂三省18县。

  在杨标叛乱后的数月中,造谣惑众,离间军民关系;残害忠良,杀害无辜军民;勒索民财,加重群众负担;扩张势力,攻打人民政府。人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和破坏,黎平百姓又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显然,匪患不除,社会秩序无法安定,党的各项政策难以贯彻,生产恢复无望,人民的生命财产没有保障。

  9月后,随着全省中心地区叛匪被歼,根据贵州省委“歼灭边沿地区叛匪”的决定,解放军第18兵团第62军第186师(对外称“独一军”),奉命直接从川南出师贵州东南部地区进行剿匪,目的是为了迅速平息匪乱,恢复革命秩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按照部署,第186师相继进行“雷公山合围”“剑朗合围”“黎榕从合围”(据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八六师[战字二十七号]命令:“以全歼黎平地区之股匪,随即展开发动群众建立政权为总任务,并以杨匪锦标为总的合围重点”)等剿匪战斗,一鼓作气地清除了贵州东南部的猖獗匪患。

  其中,担负黎平县剿匪任务的主要是第186师第556团(对外称“新六旅”)。11月底,针对黎平地理位置特殊、杨标股匪势力较强等特点,团长刘光奇在剑河的作战动员会上作了“对黎境之匪采取大迂回、远距离奔袭,迷惑敌人的合围作战部署”的报告,要求与进剿榕江的第557团(对外称“新七旅”)和挺进从江的第554团(对外称“新四旅”)密切配合以剿匪等。

  合围开始后,为了尽快形成以黎平县城为中心的封锁包围圈,形成对杨标匪部“关门打狗”的态势,第556团兵分三路向黎平进军:3营为右路,摆出配合第557团清剿榕江土匪的架势,沿着黎、榕边界南插,防止黎、榕两县土匪相互策应,12月6至7日进驻黎平尚重、孟彦、茅贡一线营为左路,长途行军迷惑敌人,经剑河南加和平略、锦屏县城和铜鼓、靖县藕团和新厂、通道播阳和独坡等地,12月8至9日抵达黎平洪州、德顺、中潮一线营和团直属警备连、机炮连、侦察班为中路,以剑河新柳、南加等地,12月9日下午到达敖市、中黄一线(位于黎平县北部)。

  12月7日,186师557团在广西三江县富禄镇打垮石竹修所部,俘匪100余人,生擒石竹修。9日,557团1营3连在连长李文清、指导员文志新率领下,经广西三江县洋溪等地,进攻和解放了黎平水口,此后在各村寨清剿残匪。

  12月10日黄昏,第556团开抵黎平县城外。其时,5个城门紧闭,3营8连战士李进山从北门附近毛沟桥的城墙出水口潜入县城,小部紧随其后,俘获杨标部10多人,缴获步枪8支,随即大部入城。至此,黎平城迎来了第二次解放。

  鉴于清匪任务十分艰巨,黎平县实行军事管制,中心工作是肃清匪特、巩固治安、建立革命的社会秩序。要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必须肃清匪特、收缴民枪,消除社会治安隐患,铲除国民党反动派的社会基础;着力革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恶习,明令禁毒、禁赌、禁娼,先后查封鸦片烟馆,关闭******,取缔妓院等。

  随即,成立中共黎平县工作委员会和黎平县人民政府,由第556团政委蔡正宁(曾用“蔡振宁”)任中共黎平县工委书记兼县长。

  次日,发布《黎平县人民政府布告》和《556团清匪公告》,宣传党的剿匪政策和惩治反革命条例,宣布废除封建保甲制度。此外,还广泛发动,掀起群众性的搜匪、挤匪、捕匪、和劝降活动;设立管训大队、自新集训队等,教育分化瓦解土匪。

  1951年2月11日,中共黎平县委书记兼县长宋茂玉在贵州省委指定下,带领有关干部和独山专署的公安队一行等到达县城。从独山护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解放军一个排,随后也抵达县城。蔡正宁率领驻军代表和县城群众数百人到西门外迎接。2月12日,第556团政委、县工委书记兼县长蔡正宁及代理团长张海峰(合围时团长离职学习)向县机关、部队各营传达上级关于第186师参加抗美援朝的指示。接着,556团和县政府进行工作交接。2月13日,黎平县人民政府成立了250余人的黎平警备营(亦称警卫营),专门负责清剿残匪。1951年1月,黎平县掀起抗美援朝运动,至同年10月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各族男女青年计6000人,实际入伍不低于1000人,抗美援朝捐款5亿余元(旧人民币)。

  2月20日前后,第556团向黎平县人民政府办妥武器、物资、组织等移交手续后,告别黎平。经过锦屏、天柱等县,到三穗县城整训,准备奔赴抗美援朝前线。部队撤离黎平前,根据县政府的要求,留下20余名连排干部坚持地方工作。此后,县工委、县人民政府领导军民进行清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减租、减息、退押、土地改革等反封建斗争并取得了胜利,保卫人民政权,彻底消灭了地主阶级和封建剥削制度,确保全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进行。各族人民从此重见天日,翻身做主人,艰苦创业,建设美好家园。

  第186师在黎平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歼灭5000多土匪,剿匪成果显著。从1950年12月到1951年10月,解放军先后捕获黔湘桂边区游击副总指挥石竹修、黎平县长肖守约、杨标副官刘泽源、国民党黔东南绥靖区副司令、黔湘桂边区游击总指挥部军事顾问彭克负、黔湘桂边区游击总指挥部参谋长杨树勋、支队长钟英,第十纵队司令唐振之、匪副县长赵志澄、第十六纵队司令张吉安与杨国参、第一支队长杨再达、黔湘桂边区游击总指挥杨标等人。政府召开公审大会,判处反政府、反人民的罪大恶极者死刑,立即执行。

  匪焰大降,民气大伸。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决策英明、指挥正确外,还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因为指战员们处处关心爱护群众的言行深深地感动了各族人民,他们真正理解和支持人民子弟兵的剿匪斗争。他们为解放军剿匪提供帮助,体现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当知道解放军要开赴抗美援朝前线后,各族人民打糍粑烧米酒、提着腌鱼腌肉等土特产来送亲人踏上新的革命征途。黎平城乡,锣鼓喧天,侗歌声声。到处是欢庆快乐的人群,处处有令人感伤的送别情景。黎平人民十里长亭相送,夹道深情惜别,苦苦挽留,跪哭拦马,抱蹄不放!许多解放军指战员们感动得热泪盈眶,有的平生第一次喝醉了酒。

  为了人民的翻身作主和幸福安康,在黎平的解放和剿匪斗争中,至少共有42名解放军指战员长眠在侗乡(现在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黎平烈士陵园内均有他们的牌位)!青山处处埋忠骨,英魂长留天地间!当年,为剿匪而牺牲的解放军烈士有557团2营4连副连长魏保子和班长童庆寿(牺牲于高西)、宋同志(牺牲于孟彥)、556团2营9班戴班长(牺牲于张鲁)等。

  正因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艰辛革命,才会有今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的幸福生活,这是无数革命先贤先烈用鲜血谱写成的红色篇章!

  贵州产业1摘要贵州产业1摘要贵州产业1摘要贵州产业1摘要贵州...[详细]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