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档案观止│触动中国农村改革的“小井庄”

发布时间: 2021-09-09 15:29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1978年初,当时还属于山南区的黄花大队、馆西大队农业生产和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不同,都采用“大呼隆”的生产方式,农民们听着生产队长的哨声上工、下工,集体劳作,人和时间都被束缚在了土地上。除去公粮、统购和种子,全村人均口粮不到500斤。

  屋漏偏逢连阴雨。就在这年夏天,村民们发现,自春天以来就再没有下过一场畅快的雨了。田地成片地裂开,庄稼成片地枯萎。大旱使全县100万亩农田中有70%受灾,中晚稻绝收。要填饱肚子,就必须想办法。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有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时任山南区委书记的汤茂林。

  相关资料记载,1978年9月开始,汤茂林蹲点山南区的柿树岗公社,白天在田间督促秋种,晚上就带领干部党员学习当时出台的《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简称“省委六条”)。9月15日,在柿树岗黄花大队的一间会议室里,汤茂林首先传达了“省委六条”和“借地度荒”的决定,希望大家动脑筋想办法,借此机会搞好秋种,并组织党员进行讨论。会议只讨论一个问题:如何在1979年多收点粮食度过饥荒。史称“黄花会议”。

  经过几个小时的讨论,大家一致要求按照当年搞责任田的方法干,抛开各种顾虑,把保命麦、油菜都种上。结合黄花大队的实际情况,党员会议最后议定出了“四定一奖一罚”三个规定。四定就是:定任务(每人承包1亩麦田、半亩油菜田),定上缴(麦子每亩上缴200斤、油菜籽每亩上缴100斤),定工分(每亩耕地记200个工分),定成本(每亩地生产成本5元);一奖就是超产100斤奖励60斤;一罚就是减产全赔。

  按照这个政策,9月18日,黄花大队将997亩小麦和491亩油菜的种植任务,分别落实到各个承包户名下。在黄花大队承包到户的同时,馆西大队小井庄生产队也把全队的153亩地悄悄地包到农户头上。“四定一奖一罚”很快调动了农民秋种积极性,并迅速在山南区其他社队推广开来。

  据相关档案记载,分田过后,田地里一片繁荣景象,村民的种田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男女老少全部奔到田头拿起了锄头,天不亮就上工,中午不休息,一人带几套工具。黄花大队秋种的进度很快,一天就种下去40多亩麦菜。不久,山南区7个公社78个生产队的2万多亩大麦和14万亩小麦迅速播种完毕。到1978年11月,以山南区为主,肥西县已有726个生产队实行了这一办法,占全县生产队总数的11.29%。因此,当时有句话说,“山南分到户,捂都捂不住。”

  然而,黄花大队包产到户的做法,很快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时就有不少人反对。不久,人民来信分别寄到县、地、省委,甚至摆到了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面前。省委领导传阅后批转省农委派人查处。省农委调查后,不仅没有对山南区的做法进行处理,反而认为今后可以照这样干。

  “党委于3月17日召开了全社群众大会,重新学习了中央十二号文件,分析了我社形势,进一步明确了生产责任制方面的若干问题。”肥西县档案馆馆藏的1979年4月7日中共山南公社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对生产责任制方面几个问题的决定》中,说明了生产责任制,“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具体贯彻到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一种责任制度。”并指出,“不论采取哪种生产方式,都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坚持以队统一核计统一分配。”

  事实胜于雄辩。1979年午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普遍实现增产增收。尤其是山南区获得了大丰收,小麦总产量接近3000万斤,上缴国家1980万斤,超额完成全年定购任务。没搞包产到户前任务为1870万斤,每年午季上缴国家不到100万斤。这引起了新华社、安徽日报等媒体的极大关注。他们纷纷派记者到山南进行采访,报道、宣传安徽农业改革的做法。而当年全国各地到山南参观访问的更是络绎不绝,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0余个著名院校的经济学专家、学者前来调研,甚至驻中国的5个国家的记者也来到山南采访。

  1979年5月21日,这一天对山南人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天—万里亲临山南公社察看庄稼,并召开座谈会,了解农业生产情况。从肥西县档案馆馆藏档案《省委万里书记来山南公社座谈记录稿》当中不难看出,万里不仅肯定了包产到户的成果,而且鼓励大家继续干,好好干。

  在今天的小井庄,万里来山南座谈时的茅草屋还保留着。一块刻有“小井庄”三个大字的高大门楼,在数十米外就很醒目。在它的背后,一片白墙黑瓦的小楼中间,就是三间草顶泥墙的茅屋。

  这三间茅草屋格外醒目。屋顶上还铺着厚厚的茅草,墙壁是混合着秸秆的泥土。屋前立着的一座名为《破茧》的铜像,记录着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与农民座谈的场景,一切似在诉说着这里的不平凡。走进屋内,还放着当年用的桌椅、茶罐、茶碗、农具、纺车等一件件实物档案,仿佛时光在这里静止了。

  这三间见证了中国40多年农村改革的“风风雨雨”的茅草屋,如今成了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纪念馆里的主体组成部分。而纪念馆正门左侧的整面墙壁刻着邓小平同志1980年5月31日的一段话:“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这段话中也反映了邓小平对安徽农村改革的做法表示赞许。

  毫无疑问,作为包产到户发源地之一的小井庄,在借地基础上搞起的包产到户,和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拉开了新时期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推动了中国农村改革进程。实践证明,这些做法符合当时农村的实际,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行,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不断发展完善,合肥农村地区的生产力获得了空前大解放。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