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深入实施“六大工程”梓潼绘就绵阳“后花园”

发布时间: 2021-07-02 08:07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一百个风雨春秋,一百年奋斗不息。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紧随党的脚步,栉风沐雨百年,百年沧海桑田,绵阳市梓潼县已从贫穷落后的山区县发展成为初步繁荣富强的小康县,正昂首阔步迈向深入实施“六大工程”,加快建设四川丘区经济强县和绵阳后花园的新征程。

  梓潼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处“古代陆路交通的活化石”——金牛古蜀道上,自古有“五谷皆宜之乡,林蚕丰茂之里”和“蜀道明珠“之美誉。境内众多自然与人文资源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得益彰的美丽画卷。

  “北孔子,南文昌”。梓潼县七曲山风景区是文昌祖庭,因“古蜀道、古建筑、古文化、古柏”而享誉天下。

  近年来,梓潼县把握蜀道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的有利契机,主动融入“大蜀道”“大九寨”旅游环线,积极加入古蜀道城市联盟,联合剑阁、阆中共同推动蜀道联合申遗,在景区规划、建设、营销上试行“一票通”,全面整合梳理历史文化遗存,打造以文昌文化为支撑的文化探源旅游线路和以中国“两弹城”为支撑的红色教育旅游线路。

  坐落于绵阳市梓潼县长卿山西麓的“两弹城”,曾是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基地。2018年11月,中国“两弹城”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录。近年来,中国“两弹城”吸引了全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前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弘扬“两弹”精神。

  旅游业是梓潼县经济的重要支柱,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红色文化,吸引无数游客来此参观。这座人口不到38万的县城,地区生产总值却高达138.34亿元。

  新中国成立初期,梓潼县的生产水平十分低下,经济非常落后,人民生活极其困苦。全县人民进行民主建政、土地改革,推动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经过3年艰苦努力,梓潼县的经济迅速恢复,地区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5337万元增加到1952年的8269万元,年均增长12.04%。

  到1957年,梓潼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336万元,比1952年增长37.1%,年均增长6.5%。农业产值年均增长4.3%,工业产值年均增长31%,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8%。产业结构由1952年的87.7:3.4:8.9演变为79:9.7:11.3。梓潼县的经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

  1985年,梓潼县被四川省委认定为贫困山区比照县。同年3月,梓潼县委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决定》,并制定了对外开放,兴办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12条措施。进一步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着力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突破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开始实现产品农业向商品农业的历史性转变。家庭承包解放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农田中转移出来,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当年全县人均实现生产粮食1200斤,乡镇企业总产值达9158万元,比1982年增长14倍。

  2018年,梓潼县深入实施”六大工程”,加快建设四川丘区经济强县和绵阳后花园。到2020年,梓潼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94亿元,同比增长4.2%;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4.53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