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多措并举高质开创防沙止漠新局面

发布时间: 2021-06-20 21:41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2021年6月17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以“恢复生态、保护土地、复苏经济”为主题,全国各地开展多种宣传教育活动,将助力防沙止漠、实现生态文明的思想植入人心,共推全国防沙治沙工作。

  据悉,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也是取得防沙治沙成绩最为突出的国家之一。自上个世纪70年代起,我国就多措并举、持续推进防沙止漠工作。通过制定世界上唯一一部防沙执法《防沙治沙法》,并不断完善落实相关机制,从完善法制体制方面为依法治沙提供法律保障。同时采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护林建设、沙源治理等方式,科学治沙、综合治沙,确保防沙止漠工作高质量发展。

  科技为刃,破解治沙防漠难局。治沙防漠由于沙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平衡脆弱等原因,绿化工程并不易推进。治沙成本高、植物存活率低、治沙速度慢等问题一直是治沙防漠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科技是破解难题的利刃,近年来,防沙治沙科技创新不断,微创气流植树法、风向数据植树法、甘草治沙平移技术、无人机植树治沙技术等等,将大数据、精算技术、卫星定位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规模化地实现防沙治沙,治沙防漠工作摆脱困局,翻开科技引领的新篇章。

  点土为金,实现治沙与治穷共赢。荒漠化带来的是土地贫瘠、颗粒难收,深受其害的是生活在沙区的人民。西藏的沙化土地面积约有2158.36万公顷,居全国第三位。“十三五”期间,西藏自治区严格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效。以山南市为例,这里曾经沙进人退,农牧民只能苦苦支撑。近年来,通过对河谷防沙治沙技术体系的探索,在不断的实验与总结中,筛选出了合适当地土地生长的植物品种,还引进了砂生槐、桑树、枸杞等富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同时筑巢引凤,吸引深加工单位,对所种植物进行提取加工,提升农作物附加值,既做到生态优化的同时也实现了经济发展,共同富裕。山南市的成功道路值得广泛推广。

  中国防沙治沙成果鼓舞人心,但任重而道远,现阶段中国沙漠化现象仍然非常严峻,沙化土地约占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仍有大量民众承受着土地沙漠化带来的恶果。唯有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方能巩固治沙成果,再创防沙止漠新格局,实现生态与致富双丰收! (杨卿)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