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市场现止跌企稳信号沪指获半年线支撑下周反攻行情或将展开

发布时间: 2021-06-18 16:50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如果你是蚂蚁心态,再小的石头都是障碍;如果你是雄鹰心态,再高的山峰也敢尝试!有高度的人不是没有困难,行走的高度不一样,做人的格局也不一样,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心大,任何事情都是小事!人生最大的悲剧,并不是败给了对手,而是败给了自己。

  今日早盘,市场各大股指出现震荡分化行情,权重的走弱一度拖累沪指下行,盘中最高触及半年线位置,相对于沪指来说,今日创业板指表现相对较强,盘中最高上涨超过2%。

  市场在经历连续重挫过后,必然会造成一批恐慌盘的逃跑,也需要震荡走势来消化市场不利因素,以及提升市场人气。在A股金融改革之年中,市场 更多的是淘汰掉杠杆交易者和不坚定的投资者。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针对的对像不止有投资者外还有上市公司。目前市场的中期向好的趋势不变,而国内通胀年内高点也如期出现,在市场走出通胀迷雾过后,相信未来货币政策的空间会更加宽裕。在资金面维持宽松,全面******制实行的预期中,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将吸引更多的海外资金流入A股市场。相信未来A股市场中期会呈现台阶式上涨。

  早前我就提到过,市场的中期趋势并没有改变,短期只要出现调整,就是继续上车的良机,可是很多人不相信,但市场就是在验证着本人的看法。总是在调整中酝酿着反弹,积蓄更大的力量,同样在上涨中酝酿着调整的风险。记住二句话:市场的风险上涨上去的,机会才是跌出来的!市场80%的时间是处于调整蓄势中,上涨的时间也就只有20%,这是用时间换空间在积蓄着更大的反弹力量以及反弹的空间。目前看市场,本人认为今年还是有望得到突破的,甚至市场的高点会超出大家的预期。时间临近年中,市场的中报披露也在临近,国内重大庆典也在临近,但市场的成交量还是维持在高位,市场在调整过后,本人认为随时可能面临着较大的反弹,短线市场的风险在连续调整过后得到释放,本人认为目前市场的机会远大于风险。

  6月份开始,市场已经处于上涨的主要窗口期,只是目前市场属于慢牛行情中,不要指望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反反复复,涨涨跌跌的来回震荡洗盘蓄势是常态。 当前中国股票市场处在金融改革阶段,也可以说是处于历史性的拐点阶段中,特别是全面******制还没有完全实施前,对于海外资金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的,别人不会因为短期的调整而放弃中期吃肉的机会。所以我们也不要因为短期市场的调整,而失去信心。 世界未来的机遇在中国,而中国最能体现赚钱的市场就是在股市中。现在持股是难受,等未来回头再看时,你会发现那都是小事。要学会跟时间做朋友,做个有耐心的投资者,市场最终会给予你金钱以及精神的奖励!而金融市场中能稳定的收益,必然是经过市场沉淀过后的收益。

  另外我们在收评尾部一直提醒的各大板块,最近都在轮动着,如果你有关注,必然可以提前埋伏。只要板块起来,个人是不建议继续追进,要知道利润是等出来的,风险是追出来的。最近市场出现连续调整,昨天走出修复走势,今日盘中触及半年线位置过后出现反弹,本人认为在此已出现止跌信号,可定义为临涨一跌,预计市场向上的反攻在下周就会到来。

  6月开始是市场的上涨窗口期,而7月是市场的关键期,因为在7月,国内将公布二季度的经济数据,同时下半年的货币政策会议也会定下新的基调。如果说下半年市场的资金流动性不会线月我本人认为是最终的收获期。

  今日市场如期继续收出阳线位置,盘中沪指最高虽说突破3530,但并没有站稳短线。不过突破本人认为只是时间问题,就如目前的量能虽说还维持在万亿大关下方,但要突破,也只是差个千把亿而已,要知道目前市场并不缺然,缺的只是一个理由。一个:干,的理由。

  临近周末,重点关注,国内政策面信息。若周末市场出炉利好,下周市场大概率会重回3600整数关口上方。下周沪指重点关注3550附近阻力,能站稳3550,大概率会向3570甚至3600发起进攻。下方支撑先看3500,重要支撑看3470附近。

  A股中期向好的反弹趋势并没有改变,短期市场的调整蓄势整固是为了后续更好的向上突破。在慢牛行情中,市场走走停停,反复震荡蓄势是正常的,良性的,不要指望一次性能持续走完,这不现实。健康的慢牛行情 高点不要随便预测,可能会超出所有人的预期。操作上, 切勿追涨,继续埋伏为主!

  板块方面,个人认为接下来重点关注这几项:新能源(风电、光伏、水电、核电等)、食品饮料、国防军工以及大数据跟信息安全。

  风险提示:股市投资,技术是基础,消息是重点,政策是方向,心态是关键;股市投资需要一颗常心!只有拥有平常心,才能在大盘高位时不盲目看高而多一份警惕,在大盘大跌时多一份理性,主动持股和积极介入,在个股盘整时多一份耐心主动坚守。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