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破解连片“工改工”难题水乡发布东莞首个“工业上楼”指南

发布时间: 2021-05-11 15:08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当前,水乡功能区创建连片“工改工”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进入全面施工期。为满足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空间需求,创新拓空间机制,探索新发展模式,近日,水乡管委会印发出台全市首份“工业上楼”系统性指南,引导推行“工业上楼”,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产业空间发展模式范本,加快连片“工改工”项目落地实施。

  据介绍,“工业上楼”指南主要破解连片“工改工”实施中存在的几大难题:工业用地紧缺,制约产业发展;现有产业空间低效散乱、缺乏规划;企业对工业上楼了解不深、信心不足;缺乏系统科学的工业上楼标准指引,企业试错成本高。

  其中,在产业引导方面,水乡创新提出“工业上楼”五要素筛选模型。基于产业需求、建筑理论和对1100个生产环节的研究,形成适用范围广、操作性强的筛选模型,为判断各产业类别是否适宜上楼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提出的还有“工业上楼”导向产业目录和细分产业“工业上楼”适应性指南。

  在园区规划方面,水乡突出园区规划理念,以前瞻规划、产城融合、产业集聚、注重人本、塑造特色等规划理念,引导统一、前瞻、适宜水乡发展模式的园区规划。尤其是突出了六大规划设计要点以及水乡特色风貌。

  在建筑设计方面,水乡创新提出通行性建筑设计指南。研究高端产业空间需求,建立首个系统性工业上楼建筑设计指南,包括10方面设计指标,为建设标准化高标准工业大厦提供全面、系统、科学的技术引导。

  此外,水乡还细化各类产业建筑和产业工艺需求指南。根据市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导向,以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为目标,研究6类重点鼓励上楼类产业的特点,形成分产业建筑设计指南,并增设6方面差异化指标。在重点鼓励上楼类产业基础上再次细分,研究细分工艺对建筑设计的要求,6大类产业98个核心细分工艺需求,增强工业上楼可行性、可操作性,为项目控成本提品质提供保障。

  “工业上楼”发展模式大有可为。接下来,水乡管委会将以连片“工改工”项目作为试点,大力推行“工业上楼”,拓宽产业空间,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提供更大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新动能的核心吸引力,助力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凡注明“东莞时间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时间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