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禽兽”导演牟敦芾30年前拍南京大屠杀尺度大未能在内地上映

发布时间: 2025-08-02 14:24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不同于《南京照相馆》的克制,牟敦芾1995年拍摄的《黑太阳南京大屠杀》,因为敢拍和尺度大,没能在内地公映。

  早在80年代筹备《黑太阳731》时,有人劝过牟敦芾,毕竟当时中日关系处于友好时期。(对比一下现在的电影《731》未能如期上映)

  从日寇制服到南京中华门城墙的砖瓦纹理,及国民政府办公室布局,再到平民衣着的布料质感,细节考证极尽所能。

  仅有7人的放映会并不成功,据某位观众多年后的回忆:“不够好”、“太血腥”、“失去内涵和张力”...

  影片开篇展现南京城被围,日军第六师团长谷寿夫在中华门宣布:“我们是第一个攻占南京的部队,必须载入史册,命令解除军纪三天。”

  跟《屠城血证》和《南京1937》不同,本片刻意放弃故事线和主角,旨在营造和还原地狱般的场景,并最终实现了令人震撼的效果。

  相较《黑太阳731》那种全景式、细节悬停地展现日军之恶,牟敦芾在本片明显吸取了经验,而是采用相对克制的表现手法。

  必须说明,这一切对标的是他的“731”,如果跟同类型作品的尺度和感官刺激相比,至今依然是无人能出其右。

  在张纯如1997年出版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里,不仅证实了牟敦芾的影像属实,且更有甚者。

  汉奸父亲本以为只是配合日本人照相,结果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假戏真做杀死,如此设置才那么令人震撼。

  导演大胆触碰了战后东京审判的敏感问题,影片特意点出朝香宫鸠彦王的名字,正是这位皇室成员作为最高指挥官在南京下达了“见人就杀”的命令。

  讽刺的是,这位“南京大屠杀”的主要元凶和战犯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因皇室身份的敏感性),而是寿终正寝。

  谷寿夫“解除军纪三天”的命令直接导致系统性暴行,中岛今朝吾将司令部设于国民政府原址,则象征对中国国家尊严的蓄意践踏。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