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大河东去:水也悠悠情也悠悠

发布时间: 2023-11-08 20:56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作为太湖流域最大的人工河道之一,太浦河西接太湖,东注黄浦江,将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三地串联在一起。它全长57.6公里,1958年开工,2006年竣工验收,历时48年,由沪苏浙三代人接力完成。

  如今,青浦、吴江、嘉善已成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所在地,太浦河流域成了长三角最具潜力、最有魅力的一百里。为生动反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后发生的新变化、新气象,今天(11月7日)起,《新民晚报》《姑苏晚报》《南湖晚报》联合推出“行走太浦河·我的长三角故事”系列报道,沪苏浙三地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太浦河沿线乡镇,以独特的新闻视角挖掘和讲述“我”的长三角故事。

  徐永才,1936年6月出生,吴江区平望镇龙南村村民。作为太浦河的第一代开凿者,他曾是梅堰营龙北排的青年民工,主要负责挑运土方。完成太浦河相关开凿任务后,他在平望镇粮库工作,直至退休。太浦河开凿至今65年了,徐永才与之相伴65年,他所讲述的太浦河,可以说是民间对太浦河最为鲜活而朴实的记忆。

  站在浦江源生态半岛朝东望,自时家港起,太浦河如一条长龙,向东绵延而去。河床之上,太湖水静静东流57.6公里后,汇入黄浦江,最终归入大海。

  太浦河的源头,在太湖,而从时间维度看,还存在于民间记忆中。现年87岁的徐永才,傍河而居65年,是太浦河最忠实的守望者,而开凿与陪伴,或许就是徐永才这一代人与太浦河之间特有的关系,这种关系前所未见,也不会再有。

  对太浦河,上世纪50年代末参与开凿的老一辈各有各的“口述史”,其中就包括徐永才。在2022年11月出版的纪实性文学作品《一条大河——太浦河纪事》中,关于徐永才的内容有近一页。内容不多,却很有象征意义——当年这位开凿大军中“梅堰营龙北排”的普通青年民工,同千千万万普通民工一样,在太浦河的发展历史上留下了可贵的一页。

  徐永才出生于1936年,1958年太浦河第一期工程开工时,他才22岁。时隔65年,如今再回想当年那段历史,对很多亲历者而言,已非易事。“我们那一辈的,到现在都要八九十岁喽,还能凑到一起的,耳朵不背、口齿清楚的还能有几个?”徐永才仍然耳聪目明,表达清晰,他自嘲能在书中留下一页,与自己还能讲述有关。

  脑海中的太浦河往事,千头万绪,该从何说起?书中一句顺口溜为他牵出话头。“小雨拼命干,大雨照常干。落雨当汗揩,落雪当粉擦。”听人在耳畔念完这句顺口溜,徐永才面露微笑,两眼放光,“对的,就是它。”

  于是,思绪被牵回到65年前。徐永才当时所在的村叫龙北村,工程启动,全村沸腾,不管男女,都加入到开凿太浦河的工程中去。那时徐永才属于壮劳力,自然奋勇当先,担任的是挑土的活。“那时不比现在,大部分活靠人力,挖出来的泥,是一块一块挑出去的。”徐永才一边比划一边说,模仿着将扁担从右肩换到左肩,再换回到右肩,仿佛他仍是当年那位在河床上挑土的小伙子。

  徐永才眼前看到的,仿佛还是当年那人山人海的盛况,工地上遍插红旗,大家你争我赶,无比壮观。而那一幕,原龙北村党支部书记陈根林、村委会主任陈菊泉同样记忆犹新。那一年,陈根林12岁,陈菊泉8岁。“当年不光本地人在挖河,还有从吴县黄埭等地来帮忙的,就住在村里。我家里住了4个,挖河两年,他们在家里住了两年。有的村民家房子大,住的人更多。”陈根林说。而在陈菊泉的印象中,当年他大姨家在太浦河北岸,他去大姨家玩,能从正在开挖的河床上直接走到对岸去。

  “开挖太浦河,造福江浙沪”,在众多太浦河开凿工程的旧照中,一张以这句话为标语、以热火朝天的工地为背景的照片,最令人难忘,而徐永才想必感触更深,因为他正是那旧照中工地上的一员。

  到吴江区平望镇,沿平横公路往西,从梅堰大桥横跨太浦河,往南进入村道,拐过几道弯,穿过金黄的稻浪,看到一棵古银杏参天而立,便离徐永才的家不远了。

  古银杏迄今已有360年,是龙南村朱家湾的制高点,是村里最年长的“守望者”之一。龙南村党委副书记袁永坤从老一辈口中听说,古银杏曾被当做航标,“以前地面建筑物少,飞机在空中可以把它当做参照物,用来确定位置。”而对太浦河中的航船而言,它或许还是岸上一个醒目的地标。

  古银杏下有一座单孔拱桥,桥宽约1.5米,却被载入《平望镇志》。这座桥叫通政桥,又叫庙桥,于清光绪33年重建,桥身有两副楹联,面西的一副为“便行垂万载,通路利千秋”。在一些村民看来,这句联语无形中对应着太浦河。

  因为开凿太浦河,就是一件“利千秋”的大业。据《吴江县志》大事记:1958年11月27日,太浦河第一期工程开工,1960年4月15日竣工;1958年12月6日,太浦河节制闸工程开工,翌年8月28日竣工;1990年8月1日至15日,应上海市政府的要求,经江苏省政府、太湖流域管理局同意,开启太浦河节制闸16孔,向下游送水,缓解旱情;1991年6月26日11时55分,根据国务院和国家防汛总指挥部命令,太浦河节制闸开闸泄洪,到9月1日22时30分,太浦河闸闸门全部关闭,共开启67天,总泄洪量12.34亿立方米,这是自1959年太浦河闸建成后,第一次正式开闸泄洪……

  太浦河带来的变化,并不仅限于此。“毕竟航运方便了,往东能一直到上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镇里的厂多了起来,一些上海的厂,还把分厂往这边开。”徐永才在平望镇的粮库工作至退休,每日上下班往返,久而久之,能感受到镇里发展的节奏。据《平望镇志》,自太浦河通航后,平望镇的工业发展较快,化肥、面粉、水泥制品、玻璃钢、皮革、丝织厂等相继开办;而在商贸方面,至1985年时,全镇有13个商品仓库,批发经营的物资涉及石油、煤炭、木材、玻璃、化肥、棉布、糖烟酒、果品等14大类,全年批发量居全县(吴江县)第一位。

  如同太湖水东流不息,关于太浦河的故事,还在延续。这些年,徐永才看到家门口的小河浜东城港边,竖起了“河长制公示牌”,用手机扫描公示牌上的二维码,可以看到东城港的河长是龙南村党委书记王国荣,河长的管理目标包括水面清洁、岸坡整洁、水流通畅等。东城港往北约200米,连接着太浦河。

  正如家门口的小河浜,太浦河的水也变得更清了,这一点,不仅徐永才感受明显,水面上的水鸟也在“用脚投票”。太浦河的起始点浦江源生态半岛,成了野鸟观测爱好者的主要观测点之一。而行走在太浦河畔的健身步道上,还能偶遇从陕西西安等地远道而来的游客。

  徐永才没有留意到的是,太浦河边的各类标牌,近年来在增多。“太浦河湿地保护小区”,由吴江区林业局设立,将吴江区太浦河水域划定为湿地,明确8项禁止条款;“太浦河沿线日由东太湖度假区(太湖新城)管委会所立,目的是全面清理太浦河沿线红线内的违法用地、拆除违章建筑和治理违法排污;“太浦河苏浙沪保护区”,由江苏省水利厅于2003年5月设立,提出太浦河苏浙沪保护区2010年水质保护目标为Ⅲ类,2020年为Ⅱ类。

  对徐永才的直观感受,平望镇环保部门负责人朱林波用数据作了补充。在同徐永才交流时,他用手机打开一个太浦河水质监测站的监测页面,数据显示水质达到Ⅱ类标准,且所监测的指标已有13项之多。“到平望工作6年,见证了环境治理的成效和太浦河水质的改善。”朱林波感叹。

  于是,从太浦河南岸到北岸,徐永才发现:太浦河南岸的一段林荫道,多了个新的名字——“最美八公里”;太浦河北岸,与之平行的平横公路旁,出现了“318此生必驾@运浦站”的标牌。他或许不完全清楚这些变化的具体含义,但显然能感受到,时代的发展,正赋予太浦河新的生态和文化内涵,而作为一位傍河而居的守望者,他对太浦河的记忆,还将变得更为丰富而立体。

  话说再伟大的作家,也无非是在书写局部。对一条大河而言,即便还年轻,但故事足够丰富,仅凭一段“口述史”,显然难窥其全貌。

  但鲜活的故事,往往来自民间,最能打动人的故事,往往就发生在民间。我们庆幸,还有徐永才愿意讲述;我们感谢,徐永才留下这段“口述史”。让我们看到开凿太浦河的艰辛,看到大河在川流不息中发展,以及迎来新的面貌。

  关于太浦河的新面貌,给予人的直观感受想必最令人感同身受。如同采访平望镇环保部门负责人朱林波时,从专业角度看,他用的是数据,然而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他前辈所说的直观感受,那就是被鸟儿吵醒的早晨越来越多了,越来越变得寻常了。

  大河东去水悠悠,太浦河带来的变化哪里只有这些!好在我们还能守望,好在我们还能记录,不妨且行走且书写吧。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