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张艺源爱情连连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 2023-01-03 20:02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摘要:说起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人们只知道台儿庄大捷,而不知道台儿庄战役只是徐州会战的第一阶段,紧接着第二阶段中国军队就被迫从徐州突围,正是滇军王牌60军在禹王山的顽强阻击,才保证了主力从徐州安全撤退。禹王山一战也成了60军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战。2016年10月建成的禹王山抗日纪念馆布展和对战场遗址的保护都很用心,更是值得一去。

  说起抗战初期的正面,人们只知道台儿庄大捷,却不知道台儿庄战役只是徐州会战的第一阶段。1938年4月初台儿庄大捷后,蒋介石为这场胜利所鼓舞,决心扩大台儿庄的战果,集中主力在徐州与日军展开决战,因此迅速向徐州调集部队,短短十天之内在徐州地区的中国军队就从29个师骤增至64个师,摆开了一副主力决战的态势。

  日军发现中国军队在徐州集结重兵,认为正是一个给予中国军队以沉重打击的好机会。1938年4月7日,也就是台儿庄大捷结束的当天,日军大本营就下达了《徐州附近作战指导要领案》,调集华北方面军的4个师团和华中派遣军的2个师团,对徐州地区的中国军队实施围歼。

  4月18日,也就是台儿庄大捷结束十天后,日军第5师团就大举南下,重新开始向徐州进攻。4月21日,刚刚赶到战场的60军先头部队第183师1081团就在陈瓦房与进犯日军交火,揭开了禹王山阻击战的序幕。

  禹王山,因为山上有禹王庙而得名,位于江苏省邳州市戴庄镇李圩村,徐州东北约60公里,台儿庄以南约3公里,正是徐州和台儿庄之间的要冲,海拔高度126米。在苏北平原,这样高度的小山头就是方圆几十里范围的制高点了,因此在军事上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但此时,禹王山已经被日军抢先占领,4月23日凌晨,第184师师长张冲趁日军立足未稳组织反攻,一举夺回了禹王山。与此同时,60军的183师、184师也迅速抢占禹王山下十多个村庄,在禹王山的东、南、北三个方向组成两道防线军就凭借以禹王山为中心的阻击线,与日军展开了激战。

  日军以飞机、坦克、重炮掩护,向禹王山一线发动了持续多日的猛攻,60军装备在中国军队中算得上一流水准,但和日军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而且从没面对过步炮坦协同空地立体化作战,但60军将士依然浴血奋战,战况惨烈,有记载的白刃肉搏就有二十多次。

  直到5月18日,60军顺利完成掩护主力撤退的任务,奉命撤至运河西岸,禹王山阻击战这才落幕,60军在二十七天的血战中,表现极其英勇,面对火力兵力都占优势的日军,禹王山阵地始终屹立不动,创造了滇军抗战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

  为此,60军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参战官兵3.5万人,牺牲13869人,受伤4545人,失踪者430人。其中各级军官牺牲177人,包括183师542旅少将旅长陈钟书、183师541旅1082团少将团长严家训、182师539旅1078团上校团长董文英、183师542旅1083团上校团长莫肇衡、182师540旅1080团上校团长龙云阶、182师540旅1079团上校团长陈洁如,受伤军官包括1名旅长4名团长以下380人,可谓完全是用血肉之躯筑起了牢不可破的防线军也因这一战而成名,受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通电嘉奖,蒋介石致电60军军长卢汉:“台儿庄卢军长:贵部英勇奋斗,嘉慰良深。查敌之苦困缺乏,较我尤甚。盼鼓舞所部,继续努力,压倒倭寇,以示国威。”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致电龙云:“六十军将士忠勇奋发。”直接指挥60军的第2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致电卢汉:“贵军此次在台儿庄附近集中之际,仓促遭遇敌之主力于大平原中,以血肉之躯,与敌机械化部队艰苦奋战,前仆后继,鏖战八昼夜,初不以伤亡惨重稍形气馁,不唯使台儿庄固如磐石,抑且使抗战大局转危为安。忠勇奋发,是资楷模!”就连日本报纸都不由惊呼:“自‘九·一八’与华军开战以来,遇到滇军这样猛烈冲锋,置生命于不顾,实为罕见。”

  滇军的前身是清末的云南新军,辛亥革命时在蔡锷等人领导发动重九起义,推翻清朝在云南的统治。1915年,在蔡锷的领导下,滇军率先提出“讨袁护国,再造共和”的口号,打响了护国战争的第一枪,成就了滇军最早的光荣。从辛亥革命到护国运动时期,滇军一直以彪悍善战而闻名,素有“滇军精锐冠于全国”之说。北洋时期,唐继尧统帅滇军一度控制滇、黔、川等省,势力盛极一时。1927年,龙云、卢汉等发动政变,开启了新滇军时代。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最高军事会议,过去一向对中央政府“服管不服调”的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一反常态,在会上慷慨陈词,率先表示云南愿出“雄兵二十万”。龙云回滇后,仅用了28天时间,就将云南地方正规军6个旅整编为第60军,军长卢汉,下辖3个师6个旅12个团,总兵力约4万人。

  1937年10月12日,60军在昆明誓师出征抗战,因为这天是重阳节所以史称重阳誓师。最初60军是准备参加淞沪会战,半路上上海就沦陷了,随即改道调往南京,参加南京保卫战,但南京也很快沦陷,因此60军在武汉经短暂休整开赴徐州战场。从昆明到徐州,60军长途跋涉2200公里,才踏上了抗战战场,这才有了滇军抗战史上的第一仗——血战禹王山,成就了滇军抗战最辉煌的篇章,但60军也元气大伤,始终没能再恢复到战前水准。此后虽然参加了武汉会战、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和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但因为禹王山一战实力损耗太重,在这些战役中都没有再担负主攻任务。1939年日军占领越南,60军随即被调回云南,1940年参加滇南边境保卫战,击退来犯日军,而后长期驻守滇军南红河地区。1941年同第3军建制对调,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1943年日军进攻滇缅边境,60军再次回防云南。1945年8月,日本投降,禹王山之战时担任60军军长的卢汉此时已是第1集团军司令,率领60军和93军进入越南,接受北纬16度以北地区的日军投降。

  内战爆发后,60军被调往东北。1946年5月30日,60军184师少将师长潘朔端率师部直属队和第552团大部共约2000人在辽宁海城举行战场起义。潘朔端也是参加过禹王山战役的老兵,当时任183师541旅1081团上校团长长。并在战斗中负伤。而海城起义也被列为解放战争初期三大起义之一。

  1948年10月,60军在军长曾泽生率领下在长春起义,曾泽生也参加过禹王山之战,当时担任184师543旅1085团上校团长。1949年2月,起义后的60军整编为解放军第50军。6月,50军从山海关南下,在第四野战军的序列里参加了解放战争,先后参加了鄂西战役、成都战役。

  1950年10月,50军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入朝参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二、三、四次战役,尤其是在第三次战役中,50军148师(原60军182师)442团1营最先攻入汉城。四次战役汉江南岸防御作战也打得有声有色,赢得了彭德怀的表扬。

  1985年,50军番号撤销,不过在1969年50军149师(原60军暂编第21师)和18军52师对换番号和驻地,所以52师没有在裁撤之列,现在改编为西藏军区第52山地步兵旅,是应对印度方向的拳头部队,也是目前解放军序列中唯一成建制的原国民党起义部队。

  相比台儿庄大捷,禹王山血战是鲜为人知的,但没成想居然还在当年的战场遗址上建造了纪念馆。因此我们在今年8月的徐州战地行中,特意前去参观。

  纪念馆就建在当年禹王山阻击战的主阵地禹王山上,馆名“禹王山抗日纪念馆”就是由当年参加过禹王山之战的60军老兵,如今的着名书法家熊文楷题写。

  半山腰的一片树林就是当年60军阵亡官兵的埋葬处,60军撤离后,当地百姓将遗留在这一带的60军阵亡官兵遗骸集中掩埋在这里,感佩他们抗击日寇的忠勇,每年清明冬至都会为他们祭扫,即便是在特殊年代里,也会在夜里来偷偷祭扫,这些年国军抗战的事迹逐渐被认可,祭扫才逐渐公开。可见对于为国家和民族而献身的先烈,人民是不会忘记的。遗憾的是,这片树林目前只有一块指示牌,而没有纪念碑或纪念塔,以便我们后人在祭扫时能有个场所,也让这些忠魂能够为后人所瞻仰。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