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不要为了保本而清仓

发布时间: 2021-08-22 20:31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昨天说《 低价筹码不要丢 》,就有朋友来说,上周五的时候,已经 「卖的差不多了」。

  卖的理由,很简单,很单纯,但也很好笑——再不卖,今年的盈利就要变成负数了。

  这种心理,蛮多的股民基民都会有,他们往往是面向盈利操作,往往过于执着于自己的买入成本。

  我不是说 「保本」 的诉求不对,事实上在基金中就有一类叫「保本基金」,类似于 CPPI 这样用于保本的策略,也是基金策略研发的中重要的一环。

  类似 CPPI,一开始就是将保本作为一个目标去运作,所以一旦遭遇回撤,往往会迅速降低至匹配的仓位,整个策略是一开始就设定好,并且逻辑自洽的。

  但是许多基民的 「保本式清仓」,无论当年的买入,还是当下的卖出,往往都没有什么逻辑支撑,买入成本可能只是取决于一时冲动的时机,或者是一段时间定投的成果,其成本高低充满着偶然性和随机性。

  但偏偏,「保本式清仓」,就是要将这样充满偶然性和随机性的买入成本作为卖出的指标——这无疑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

  毕竟,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唯物主义而非唯心主义的世界中,金融市场的运作,并不会跟随你的心理运作,而是跟随无数人的共同决策运作。

  在这样的前提下,你的交易系统可以跟随宏观经济数据、跟随交易标的本身的价格变动、甚至跟随市场的资金拥挤程度去进行研判,毕竟这些是更接近整个金融市场整体的信号,而不是基于自身此前的交易成本。

  当然,我知道,任何一个人看着账面几天前还是浮盈 20%-30%,还在幻想着再赚点浮盈后去买各种好物,结果几天后就岌岌可危逼近成本,绝对不是一种好的感受。

  要避免这种感受,你需要的不是 「保本式清仓」,而是对 「回撤的管理」——前者是一种主观情绪,后者则是一种严谨的技战术。

  一种,就是笔者无数次提到的股债平衡,在股票类资产涨得好尤其是涨得太好 (比如 RSI 严重超买) 时,动态平衡来减持对应资产,实现一定的锁定浮盈,如此回撤自然可以控制。

  另一种就是类似CPPI,一但回撤就根据实现设定的风险系数降低股票仓位的比重,如此未来的下跌带来的回撤也会随之下降。

  比如我实现设定最大允许的回撤是 20%,风险系数是 2,那么股票的最高持仓是 20%×2=40%。

  但是如果回撤 5%,还剩 15% 可以回撤,那么这时候可以持有的股票仓位就是 15%×2=30%,回撤越大,股票仓位就被迫越轻。

  想要 「固收 +」 的升级版?这只养老 FOF 考虑一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