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为科技而生因创新而变
涪江江水抱山流,淡烟乔木是绵州。历史悠久的四川省绵阳市,还有着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国家科技城。这里曾经是共和国锻铸“两弹一星”等国之利器的地方,科技报国、科技创新融入城市发展基因,浓厚的创新氛围、包容开放的城市精神,释放着持久的城市魅力。
翻开地图,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山地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海拔从5000米骤降至300米,高山峡谷渐隐,丘陵平坝舒展,地跨涪江两岸,位于绵山之南,便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
绵阳古称“涪县”“绵州”,是古代蜀国连接巴国的水陆交通要冲、史书记载的“富乐之地”。而作为一座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城市,绵阳最为响亮的名片则是由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唯一的国家科技城。
放眼国内外建设的科技城,地处西部内陆腹地的绵阳,从地理位置到发展历程,都可称得上独特。在这里,科技融入了炽热的报国情怀,科技凝结着勇攀高峰的底气决心。
“一五”时期,国家在绵阳布局了一批重要电子工业项目;三线建设时期,一大批国防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在此落地生根,包括“两弹元勋”邓稼先、“氢弹之父”于敏在内的一批科研工作者陆续到来。
梓潼县长卿山下,平整的盘山路将参观车辆带到一处静谧的院落,阳光和煦,风儿低吟,只有门口的5个大字静静地诉说着这里惊天动地的过往:中国两弹城。
这里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大礼堂、图书馆、邓稼先旧居、王淦昌旧居等,都是清一色简朴的红砖建筑。陈列大厅入口,白色墙壁上刷着醒目的红色标语: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红色字迹刚劲有力,深深嵌入石碑,落款是邓稼先。
一队前来参观的中学生,在陈列着当年用的手摇计算机、拉力计算尺、算盘的展柜前,听着讲解,驻足沉思。
来到两弹城,才能更好地了解绵阳。如今,这里是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每天都有大批参观者到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也深深融入了绵阳的城市发展之中。
改革开放以后,秉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念,绵阳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科技兴市深入人心,涌现出长虹彩电等名牌产品;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绵阳科技城的重大决策,进一步释放科技的巨大能量。近年来,绵阳举办8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
有一组数据令人瞩目:总人口531.2万人的绵阳,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达23.7万;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0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9家,“十一五”以来累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4项。
“世界上没有的东西我们都可以搞出来,国外已经做出来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出来!”说这话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科研人员,14年前,他正值壮年。他口中的“国外已经做出来的东西”,是对肿瘤筛查至关重要的高端核医学影像装备:医用回旋加速器。
功夫不负有心人。4月24日,绵阳科技城核医学高峰论坛暨首台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正电子药物制备中心落成仪式举行,历经科研攻关、技术转化、成果孵化,成立了由国资参股、主创团队持股的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生产的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设备已经投入临床使用。14年前科研人员朴素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在绵阳科技城,类似的创新故事还有很多。科技创新被视为城市发展命脉。挖掘创新潜力,不遗余力;加速成果转化,千方百计。
据统计,绵阳市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达74%,在西部城市中位居前列。2020年全市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1375家。绵阳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绵阳依托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平台开展成果交易发布会和创新活动,形成“每月有发布、季度有对接、年度有大赛”的科技成果对接机制,近3年实现技术合同登记金额近40亿元,近300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
绵阳沃思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该公司负责人唐浩对一件事印象深刻,在科技局组织的一项创新大赛上,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发布了公司遇到的一个前沿技术难题,没想到很快就有来自西南科技大学、一家科研院所的团队“揭榜”,并提交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他则体验了一把当“评委”的感觉。
延续创新基因对于科技城的重要性,长虹旗下的四川爱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段恩传深有感悟。段恩传回忆,2011年,长虹集团的电子调谐器出货量位居全球前列,但由于产业技术迭代变革,整个团队陷入被市场淘汰的困境。核心科研团队决心刻苦攻关,打赢生死一战,实现了有线射频技术向无线射频技术转型,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物联网模块供应商。段恩传说:“创业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身处绵阳科技城,我们更深深懂得,技术创新和变革是企业的生命线。”
涪江江水抱山流,淡烟乔木是绵州。绵阳风景秀丽,自古是人文荟萃之地。涪江边的龟山之上,耸立着地标性建筑越王楼,千余年来文人雅士登临赋诗,素有“天下诗文越王楼”之称。斗转星移,今天的绵阳科技城,则以浓厚的创新氛围、包容开放的城市精神,释放着持久的城市魅力。
漫步绵阳,不经意间就会与科技城的历史相遇。从成绵高速绵阳南出口下高速,路边有一处红色雕塑,中间空着的图案,恰是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形状,也像一把钥匙,寓意开启科技创新发展之门;在绵阳人民公园,邓稼先纪念广场上,邓稼先铜像静静伫立;科学城一中的校门外,一张张老照片、一块块展板,讲述着“两弹一星”元勋们的创业故事……
在老城区涪城区,道路两侧茂盛的梧桐树见证了曾经火热的岁月,红砖厂房述说着创业史在一座城市的开篇和续章。上世纪50年代起,绵阳相继开工建设了长虹机器厂、涪江机器厂、华丰无线电厂、涪江有线电厂等项目。改革开放后,又从这里走出了长虹、九洲等知名企业。伴随产业转型,一些企业启动搬迁,原来的厂房现已成为展示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街区。
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总规划师邓世红说:“三线建设时期,大批建设者从天南海北来到这里,从此以厂为家、落地生根,在建造这座城市的同时,熔铸着这座城市的精神:奉献、开放、包容、平等。这样的城市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深化着、丰富着,既连接着辉煌的过去,也通向无限美好的未来。”
在位于涪城区的九洲大道上,从空中俯瞰,白色建筑组成的星形建筑群极具设计感,这里分布着绵阳科技城创新中心、科技城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国家高新技术成果发布中心等,为科研人员和创业人员提供一站式创新服务。今年3月,绵阳科技城新区正式揭牌。眼下,绵阳正依托科技城集中发展区高标准规划建设科技城新区。
一方状如“绵”字的彩色回文印,也像一枚集成电路芯片,寓意“绵古创新”——正如绵阳的城市标识所阐释的,文化传承、科技色彩、创新活力,是这座有着光荣历史的科技城对自身的认知,也是久久为功的方向。
本报记者 王明峰 智春丽 陈圆圆《人民日报》( 2021年06月16日 第 12 版)
涪江江水抱山流,淡烟乔木是绵州。历史悠久的四川省绵阳市,还有着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国家科技城。这里曾经是共和国锻铸“两弹一星”等国之利器的地方,科技报国、科技创新融入城市发展基因,浓厚的创新氛围、包容开放的城市精神,释放着持久的城市魅力。
翻开地图,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山地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海拔从5000米骤降至300米,高山峡谷渐隐,丘陵平坝舒展,地跨涪江两岸,位于绵山之南,便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
绵阳古称“涪县”“绵州”,是古代蜀国连接巴国的水陆交通要冲、史书记载的“富乐之地”。而作为一座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城市,绵阳最为响亮的名片则是由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唯一的国家科技城。
放眼国内外建设的科技城,地处西部内陆腹地的绵阳,从地理位置到发展历程,都可称得上独特。在这里,科技融入了炽热的报国情怀,科技凝结着勇攀高峰的底气决心。
“一五”时期,国家在绵阳布局了一批重要电子工业项目;三线建设时期,一大批国防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在此落地生根,包括“两弹元勋”邓稼先、“氢弹之父”于敏在内的一批科研工作者陆续到来。
梓潼县长卿山下,平整的盘山路将参观车辆带到一处静谧的院落,阳光和煦,风儿低吟,只有门口的5个大字静静地诉说着这里惊天动地的过往:中国两弹城。
这里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大礼堂、图书馆、邓稼先旧居、王淦昌旧居等,都是清一色简朴的红砖建筑。陈列大厅入口,白色墙壁上刷着醒目的红色标语: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红色字迹刚劲有力,深深嵌入石碑,落款是邓稼先。
一队前来参观的中学生,在陈列着当年用的手摇计算机、拉力计算尺、算盘的展柜前,听着讲解,驻足沉思。
来到两弹城,才能更好地了解绵阳。如今,这里是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每天都有大批参观者到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也深深融入了绵阳的城市发展之中。
改革开放以后,秉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念,绵阳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科技兴市深入人心,涌现出长虹彩电等名牌产品;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绵阳科技城的重大决策,进一步释放科技的巨大能量。近年来,绵阳举办8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
有一组数据令人瞩目:总人口531.2万人的绵阳,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达23.7万;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0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9家,“十一五”以来累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4项。
“世界上没有的东西我们都可以搞出来,国外已经做出来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出来!”说这话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科研人员,14年前,他正值壮年。他口中的“国外已经做出来的东西”,是对肿瘤筛查至关重要的高端核医学影像装备:医用回旋加速器。
功夫不负有心人。4月24日,绵阳科技城核医学高峰论坛暨首台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正电子药物制备中心落成仪式举行,历经科研攻关、技术转化、成果孵化,成立了由国资参股、主创团队持股的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生产的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设备已经投入临床使用。14年前科研人员朴素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在绵阳科技城,类似的创新故事还有很多。科技创新被视为城市发展命脉。挖掘创新潜力,不遗余力;加速成果转化,千方百计。
据统计,绵阳市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达74%,在西部城市中位居前列。2020年全市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1375家。绵阳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绵阳依托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平台开展成果交易发布会和创新活动,形成“每月有发布、季度有对接、年度有大赛”的科技成果对接机制,近3年实现技术合同登记金额近40亿元,近300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
绵阳沃思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该公司负责人唐浩对一件事印象深刻,在科技局组织的一项创新大赛上,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发布了公司遇到的一个前沿技术难题,没想到很快就有来自西南科技大学、一家科研院所的团队“揭榜”,并提交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他则体验了一把当“评委”的感觉。
延续创新基因对于科技城的重要性,长虹旗下的四川爱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段恩传深有感悟。段恩传回忆,2011年,长虹集团的电子调谐器出货量位居全球前列,但由于产业技术迭代变革,整个团队陷入被市场淘汰的困境。核心科研团队决心刻苦攻关,打赢生死一战,实现了有线射频技术向无线射频技术转型,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物联网模块供应商。段恩传说:“创业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身处绵阳科技城,我们更深深懂得,技术创新和变革是企业的生命线。”
涪江江水抱山流,淡烟乔木是绵州。绵阳风景秀丽,自古是人文荟萃之地。涪江边的龟山之上,耸立着地标性建筑越王楼,千余年来文人雅士登临赋诗,素有“天下诗文越王楼”之称。斗转星移,今天的绵阳科技城,则以浓厚的创新氛围、包容开放的城市精神,释放着持久的城市魅力。
漫步绵阳,不经意间就会与科技城的历史相遇。从成绵高速绵阳南出口下高速,路边有一处红色雕塑,中间空着的图案,恰是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形状,也像一把钥匙,寓意开启科技创新发展之门;在绵阳人民公园,邓稼先纪念广场上,邓稼先铜像静静伫立;科学城一中的校门外,一张张老照片、一块块展板,讲述着“两弹一星”元勋们的创业故事……
在老城区涪城区,道路两侧茂盛的梧桐树见证了曾经火热的岁月,红砖厂房述说着创业史在一座城市的开篇和续章。上世纪50年代起,绵阳相继开工建设了长虹机器厂、涪江机器厂、华丰无线电厂、涪江有线电厂等项目。改革开放后,又从这里走出了长虹、九洲等知名企业。伴随产业转型,一些企业启动搬迁,原来的厂房现已成为展示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街区。
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总规划师邓世红说:“三线建设时期,大批建设者从天南海北来到这里,从此以厂为家、落地生根,在建造这座城市的同时,熔铸着这座城市的精神:奉献、开放、包容、平等。这样的城市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深化着、丰富着,既连接着辉煌的过去,也通向无限美好的未来。”
在位于涪城区的九洲大道上,从空中俯瞰,白色建筑组成的星形建筑群极具设计感,这里分布着绵阳科技城创新中心、科技城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国家高新技术成果发布中心等,为科研人员和创业人员提供一站式创新服务。今年3月,绵阳科技城新区正式揭牌。眼下,绵阳正依托科技城集中发展区高标准规划建设科技城新区。
一方状如“绵”字的彩色回文印,也像一枚集成电路芯片,寓意“绵古创新”——正如绵阳的城市标识所阐释的,文化传承、科技色彩、创新活力,是这座有着光荣历史的科技城对自身的认知,也是久久为功的方向。
本报记者 王明峰 智春丽 陈圆圆《人民日报》( 2021年06月16日 第 12 版)
涪江江水抱山流,淡烟乔木是绵州。历史悠久的四川省绵阳市,还有着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国家科技城。这里曾经是共和国锻铸“两弹一星”等国之利器的地方,科技报国、科技创新融入城市发展基因,浓厚的创新氛围、包容开放的城市精神,释放着持久的城市魅力。
翻开地图,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山地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海拔从5000米骤降至300米,高山峡谷渐隐,丘陵平坝舒展,地跨涪江两岸,位于绵山之南,便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
绵阳古称“涪县”“绵州”,是古代蜀国连接巴国的水陆交通要冲、史书记载的“富乐之地”。而作为一座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城市,绵阳最为响亮的名片则是由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唯一的国家科技城。
放眼国内外建设的科技城,地处西部内陆腹地的绵阳,从地理位置到发展历程,都可称得上独特。在这里,科技融入了炽热的报国情怀,科技凝结着勇攀高峰的底气决心。
“一五”时期,国家在绵阳布局了一批重要电子工业项目;三线建设时期,一大批国防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在此落地生根,包括“两弹元勋”邓稼先、“氢弹之父”于敏在内的一批科研工作者陆续到来。
梓潼县长卿山下,平整的盘山路将参观车辆带到一处静谧的院落,阳光和煦,风儿低吟,只有门口的5个大字静静地诉说着这里惊天动地的过往:中国两弹城。
这里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大礼堂、图书馆、邓稼先旧居、王淦昌旧居等,都是清一色简朴的红砖建筑。陈列大厅入口,白色墙壁上刷着醒目的红色标语: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红色字迹刚劲有力,深深嵌入石碑,落款是邓稼先。
一队前来参观的中学生,在陈列着当年用的手摇计算机、拉力计算尺、算盘的展柜前,听着讲解,驻足沉思。
来到两弹城,才能更好地了解绵阳。如今,这里是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每天都有大批参观者到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也深深融入了绵阳的城市发展之中。
改革开放以后,秉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念,绵阳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科技兴市深入人心,涌现出长虹彩电等名牌产品;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绵阳科技城的重大决策,进一步释放科技的巨大能量。近年来,绵阳举办8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
有一组数据令人瞩目:总人口531.2万人的绵阳,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达23.7万;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0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9家,“十一五”以来累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4项。
“世界上没有的东西我们都可以搞出来,国外已经做出来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出来!”说这话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科研人员,14年前,他正值壮年。他口中的“国外已经做出来的东西”,是对肿瘤筛查至关重要的高端核医学影像装备:医用回旋加速器。
功夫不负有心人。4月24日,绵阳科技城核医学高峰论坛暨首台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正电子药物制备中心落成仪式举行,历经科研攻关、技术转化、成果孵化,成立了由国资参股、主创团队持股的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生产的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设备已经投入临床使用。14年前科研人员朴素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在绵阳科技城,类似的创新故事还有很多。科技创新被视为城市发展命脉。挖掘创新潜力,不遗余力;加速成果转化,千方百计。
据统计,绵阳市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达74%,在西部城市中位居前列。2020年全市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1375家。绵阳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绵阳依托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平台开展成果交易发布会和创新活动,形成“每月有发布、季度有对接、年度有大赛”的科技成果对接机制,近3年实现技术合同登记金额近40亿元,近300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
绵阳沃思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该公司负责人唐浩对一件事印象深刻,在科技局组织的一项创新大赛上,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发布了公司遇到的一个前沿技术难题,没想到很快就有来自西南科技大学、一家科研院所的团队“揭榜”,并提交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他则体验了一把当“评委”的感觉。
延续创新基因对于科技城的重要性,长虹旗下的四川爱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段恩传深有感悟。段恩传回忆,2011年,长虹集团的电子调谐器出货量位居全球前列,但由于产业技术迭代变革,整个团队陷入被市场淘汰的困境。核心科研团队决心刻苦攻关,打赢生死一战,实现了有线射频技术向无线射频技术转型,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物联网模块供应商。段恩传说:“创业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身处绵阳科技城,我们更深深懂得,技术创新和变革是企业的生命线。”
涪江江水抱山流,淡烟乔木是绵州。绵阳风景秀丽,自古是人文荟萃之地。涪江边的龟山之上,耸立着地标性建筑越王楼,千余年来文人雅士登临赋诗,素有“天下诗文越王楼”之称。斗转星移,今天的绵阳科技城,则以浓厚的创新氛围、包容开放的城市精神,释放着持久的城市魅力。
漫步绵阳,不经意间就会与科技城的历史相遇。从成绵高速绵阳南出口下高速,路边有一处红色雕塑,中间空着的图案,恰是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形状,也像一把钥匙,寓意开启科技创新发展之门;在绵阳人民公园,邓稼先纪念广场上,邓稼先铜像静静伫立;科学城一中的校门外,一张张老照片、一块块展板,讲述着“两弹一星”元勋们的创业故事……
在老城区涪城区,道路两侧茂盛的梧桐树见证了曾经火热的岁月,红砖厂房述说着创业史在一座城市的开篇和续章。上世纪50年代起,绵阳相继开工建设了长虹机器厂、涪江机器厂、华丰无线电厂、涪江有线电厂等项目。改革开放后,又从这里走出了长虹、九洲等知名企业。伴随产业转型,一些企业启动搬迁,原来的厂房现已成为展示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街区。
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总规划师邓世红说:“三线建设时期,大批建设者从天南海北来到这里,从此以厂为家、落地生根,在建造这座城市的同时,熔铸着这座城市的精神:奉献、开放、包容、平等。这样的城市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深化着、丰富着,既连接着辉煌的过去,也通向无限美好的未来。”
在位于涪城区的九洲大道上,从空中俯瞰,白色建筑组成的星形建筑群极具设计感,这里分布着绵阳科技城创新中心、科技城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国家高新技术成果发布中心等,为科研人员和创业人员提供一站式创新服务。今年3月,绵阳科技城新区正式揭牌。眼下,绵阳正依托科技城集中发展区高标准规划建设科技城新区。
一方状如“绵”字的彩色回文印,也像一枚集成电路芯片,寓意“绵古创新”——正如绵阳的城市标识所阐释的,文化传承、科技色彩、创新活力,是这座有着光荣历史的科技城对自身的认知,也是久久为功的方向。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 (09-02) NBA2K16科比能力值降至85 詹皇94杜
- (11-11) 中国汽车行业销量逐步上行今飞凯达
- (09-16) 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 (03-17) 17日早报:热火盼多传球哈桑 小牛
- (08-05) 上海广为电器工具有限公司
- (09-14) 2022USNews美国大学排行榜发布蝉联
- (08-14) 全运女排分组出炉朱婷遗憾江苏劲敌
- (11-05) 剑魔异界录无弹窗是传言还是实锤?
- (04-21) NBA发展联盟新军考虑将曼巴体育学
- (10-01) 美电信巨头被曝遭黑客攻击超1亿用
- (07-07) 交通局回应桥梁护栏一捏就散 是怎
- (08-07) 广东和广西的“广”是什么意思?
- (08-05) 三等功站着拿二等功躺着拿一家人拿
- (03-30) 37《大》之重骑兵来自大神的
- (06-04) 【韩系动向682】5月韩国进口车销量
- (12-19) 中国中车(601766)股票价格_行情_走
- (11-04) 【走进乡村看小康】吉林辽源今胜村
- (09-24) 支持大学生就业 北京邦和生物两年
- (01-12) NBA掀起电竞狂潮 迈阿密热火收购自
- (08-26) 主人杀人恶狗吃肉带狗演完老人与狗
- (09-25) 什么是链长?_产业_企业_概念
- (04-23) 首届消博会有其独特优势
- (03-24) 喜讯|天山建筑公司荣获“度河北省
- (03-24) 爱普特逆境涅槃的国产“芯”力量
- (05-10) 十六届四中全会
- (03-01) 多支球队推出一款“拉丁之夜”短袖
- (11-02) v这个标志是什么车
- (11-24) 热水按需定制Leader热水器今发布年
- (03-18) 份额124%7个TOP3卡萨帝热水器的最
- (05-23) 大战一触即发RNG对阵PSG做好这三点
- (04-26) 饭前先健身詹姆斯晒室内单车训练:
- (02-28) 桑德斯正式被雄鹿买断 盖帽高手短
- (11-03) 长春新区以强服务为项目建设“加油
- (09-05) 黎巴嫩爆炸一月后废墟中发现生命
- (05-27) 小米集团-W(01810HK):一季度总收
- (10-27) 极光森林 Aritco瑞特科携两款电梯
- (09-02) 山西襄汾饭店垮塌前视频曝光 具体
- (09-04) 吉林公主岭一办事窗口:要想办事快
- (07-29) 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沈力去世 优
- (12-28) 收评:指数午后弱势震荡创指跌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