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原来这才是“催收”不愿意提供信息的真实原因啊!

发布时间: 2023-04-10 14:17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催收”的问题不仅仅是金融机构和借款人之间的问题,而是一个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他们的存在不仅仅让全国大部分年轻人的个人信息无法得到安全保障,随时都会有泄露或被转卖的风险,他们使用的虚拟拨号软件对于社会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因为目前很多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电信诈骗、暴力催收等诸多刑事案件中存在虚拟拨号软件的身影,除此之外,106短信运营商更是在这些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提供了便利,违法的向犯罪分子提供通讯信息传输服务,而他们也从这些犯罪分子身上获取了“不当得利”,因为他们提供的通讯信息传输服务是收取费用的。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每天给借款人以及他们亲属好友打电话的人真的是“催收”吗?这恐怕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他们是“催收”的话,又有谁能证明他们是“催收”呢?如果他们不是“催收”的话,他们的种种行为都涉及到了刑事犯罪行为,如果无法证明他们“催收”身份的话,那么他们对于社会的危害都会一直存在。

  最关键的是,截止到目前为止,所有被“催收”侵害的受害者几乎都遭遇了向公安机关报警无法立案,向人民法院起诉无法受理的尴尬局面,因为这些“催收”的身份不明,银行和网贷平台不承认他们委外催收的身份,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人可以证明这些所谓的“催收”的真实身份,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无法证实身份的“催收”在催收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类,一类是自称为受到银行或P2P平台委托进行催收的,他们在催收的过程中虽然存在暴力催收,但在催收的过程中不涉及提供其他的银行账号,而另一类是,在他们利用虚拟拨号软件和短信群发软件侵害受害者后,再向受害者提供银行卡号,逼着受害者给他们转钱。

  而后者的做法无疑就是“敲诈勒索”,而值得一提的是,就算他们是“敲诈勒索”,但受害者的个人信息以及包括受害者在银行或P2P平台的债务信息,这些所谓的“催收”是如何获取的呢?

  按理说,不管是银行还是P2P平台,如果涉及到向犯罪分子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话,这无疑就触犯了我国的法律条款,而在非法向犯罪分子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后为了逃避责任不承认委托这些催收是他们委外的,但他们也解释不清楚,为什么自己的用户信息这些犯罪分子会知道的,如果解释不清楚的话,这就意味着他们的用户信息泄露,同样是违法行为。

  河南的一位未婚妈妈联系我们称,他经常接到各种身份不明的催债电话,在电话中都自称为是受到银行或P2P平台委托,对于自己逾期的债务进行催收,但问题是我从来没有在任何银行或网贷平台上借过任何的贷款,甚至到现在我就连信用卡都没有,银行卡还是我上班的时候单位的工资卡,试问一下,我谈何在这些银行或网贷平台上借贷款的。

  最关键的是,这些给我打电话的人,有些人自称为是现金巴士委托他们的,也有人自称为是信喜快贷委托他们的,甚至还有的人自称为是受到某某银行委托他们的,但这些也仅仅是停留在他们在电话中说,而我们要求他们提供证据的时候,他们却提供不出来,话说回来,如果这样可行的话,我们是不是也能给他们的家人打电话说这些人欠了我们的钱呢?毕竟不用提供任何证据,如果他们家人一定要提供证据的话,我们也可以同样以他们是失信人员,无权要求我们提供任何信息,大家觉得这样可行吗?

  可是,我们不是他们,我们自从小学到的教育是不管说话做事讲究的是以事实为主,如果都像这些“催收”一样的话,任何人都能走得到,不就是豁出老脸不要了,虽然给他们家人打电话说他们欠了我们的钱,要求他们家人帮助他们还钱,毕竟这样的成本很低,低到仅仅用几毛钱的手机费都能搞定,实在不行的话,我们还可以购买虚拟拨号软件,这样的成本更低,但这很明显就是犯罪行为。

  或许也就是这些“催收”的特殊身份和身份不明吧,当我遭到侵害以后我想到了报警处理这件事,但到派出所以后,民警问我给我打电话的人是谁?他们的主体是什么的时候,我就傻脸了,随后就是民警告诉我们,这类案件我们这里基本上技术和能力侦破,就算立案的话,也只能寻求省公安机关的帮助,因此,我只能默默承受这些“催收”给我带来的侵害。

  从派出所出来以后,我跑到了人民法院咨询相关的情况,可得到的答案一致,起诉对方最起码也得搞清楚对方是“谁”,如果就连对方是“谁”都不知道的话,怎么对他们提起诉讼呢?我一听法院工作人员的解释,瞬间明白这些催收为什么要刻意隐瞒自己的身份,为什么拒绝提供银行或P2P平台委托他们的相关证明,为什么拒绝提供他们所属公司的基本信息,原来,他们就是这样逃避监管和实施犯罪行为的啊。

  但是,现在是法治社会,不管是虚拟拨号软件的开发商和运营商,还是106号段所属的运营商,他们的这种行为无非就是在帮助这些犯罪分子(催收)更加便利的实施犯罪行为,从而他们的这种行为可以判定为“帮信罪”行为,毕竟他们不向犯罪分子提供这些服务的话,我们想这些犯罪分子(催收)就算有通天的能力,也无法实施犯罪行为吧。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