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鼠标左键连点器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 2023-03-10 08:50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1950年,为了歼灭海南岛的10万守岛国军,第四野战军派出了40军和43军两个强军。由于四野军师编制庞大,一个军就有5万人,因此用来攻打海南的我军兵力超过10万,外加原本就在海南中部活动多年的琼崖纵队,在总兵力上我军是略多于守军部队的。但是海南战役有一个细节却引人注意,那就是渡海作战的先头部队仅为40军的一个加强营,人数800人。这么做的目的何在,面对10万守军,只派区区一个营的官兵登陆是不是太冒险了呢?

  按照一般理解,既然四野准备了10万登岛部队,就该瞅准时机将主力部队大举登陆,快速推进攻克海南。但是实际的战争过程没有想象的这般简单。客观来讲我军在49年战争后期完全控制住了局势,基本上每战必克。但是由于海战方面的明显短板,于金门之战时吃了一个大亏。三野一个师损失在金门岛,这是无论如何不能在海南重演的。而海南之战之所以到了50年3月才发动,也是因为金门的败仗使得四野谨慎起来,一直在做后勤准备而没有贸然进攻。如果不是韩军长的坚持,四野渡海时间还会进一步延迟下去。在这种背景下,登陆海南的行动变成了分批次的作战,并非一上来就将2个军10万人全部运到对岸发起攻击,而是决定先派少数部队悄悄过海,建立前进基地并与岛上的琼崖纵队形成配合,再引导后续的2个军主力进行大规模登陆。

  基于四野的这种作战方案,3月5日由40军派出了第一支先遣部队,人数仅为800人。这个渡海数量仅仅是一个营的兵力,从渡海的过程判断,确实是有非常大的危险。但是10万部队渡过琼州海峡这样的作战任务,是我军第一次真正的大兵团横跨海峡作战,如果不先探明水文地理因素,直接就把10万人一次性投放登岛,承担的危险和后果更是难以承担。因此派800人(几天后另有43军的一个营,1000余人再次登岛)先渡海试探,为主力部队铺路,这个险确实是值得冒的。

  事实上这先遣的800人确实遭遇了困难,国军防线布置了海陆空一体的火网,在登岸过程中,40军的这个先遣营遭到敌人猛攻,有三十多名战士伤亡。所幸大部分官兵还是成功的在白马井以南海域实现登岛,并与前来接应的琼纵合兵一处。而登陆之后,就如同之前的金门之战,我军的船只又全数被敌机炸毁,没了退路。这次登陆虽然冒险,却证明了作战方式的正确性,正是有了先遣部队的实际登岛经验,才为后面40、43两军整团、整师的逐步登陆探明了路径。到4月24日,全部登岛部队总共分为4批,安全上岛。50年海南大战,与其说是在岛上歼灭国军部队,其实登岛才是战役的核心,登岛成功事实上就基本意味着海南战役的胜利。除被四野迅速歼灭的2万多人外,国军残部在5月1日全部乘船撤离了海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