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惟愿乡村夕阳暖

发布时间: 2021-10-10 21:58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涟源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工作评议坚持“小切口”“真管用”原则,聚焦群众关注的农村养老问题,助推民生难题有效解决。

  “感谢人大评议,纾解乡镇敬老院的困境,我们干起来更有劲了!”8月11日,涟源市金石镇敬老院院长龚再辉与笔者谈到乡镇敬老院目前的状况时,一脸的笑意。

  涟源市人大常委会在工作评议中,坚持“小切口”“真管用”,推动群众关注的农村养老问题有效解决。

  最美桑榆景,人间重晚晴。与城市相比,涟源市农村养老事业基础薄弱,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明显滞后。2020年1月20日,涟源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经无记名投票表决,决定将涟源市民政局等5个政府部门列为2020年评议对象。

  会后,市人大常委会评议调查组聚焦“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对全市乡镇敬老院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评议工作组不发通知,不打招呼,深入全市19个乡镇敬老院和1个日间照料中心开展调查,通过召开座谈会、明察暗访、个别走访等方式,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意见,详细了解老人们的居住、伙食、医疗、******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交了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涟源市户籍人口114.6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6.3万人,占14.2%;城镇人口21.9万人,乡村人口92.7万人;农村低保对象17664户30843人,特困供养人员5892人。19个乡镇敬老院共有床位1121张,入住特困供养老人374人,集中供养率为6.4%。

  近3年来,市民政局积极争取上级各类资金6000余万元,全市共建设“农村五保之家”281个,“农村幸福之家”312个,“农村养老示范点”19个,社会养老机构3家。第一中心敬老院于2020年9月正式开张,设计床位500张;第二中心敬老院正在筹建之中。

  评议调查组同时指出了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新建说,个别乡镇党委政府重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民政局对下拨资金缺乏跟踪监督,监管不到位。敬老院的财务管理不规范,资金没有有效使用,入住的老人们对生活质量、服务质量意见较大。

  涟源市人大常委会督促整改,各乡镇敬老院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图为七星街镇敬老院环境焕然一新。

  当年12月1日,涟源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对市民政局等5个政府工作部门开展工作评议。为了增加人大评议透明度,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评议时邀请了部分市人大代表列席,并允许公民旁听。

  评议中,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农村养老问题的评议发言颇有“辣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刘小科快人快语:“与先进地方比起来,我市养老事业发展滞后,“十四五”期间,如果不深入思考,不及早规划,不全面布局,将很难适应人民群众的需要和期盼。”

  “全市19个乡镇敬老院虽然都有独立的院落,但大部分设施陈旧老化,基础条件差。有的乡镇敬老院屋顶严重漏水,门窗破烂,没有柜子、凳子等基本设施。有一个敬老院入住26人,其中全失能老人12人,却连一张护理床都没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新兰指出问题不留情面。

  “有的在房间点香敬菩萨,有的在阳台生火烧水、煨红薯……安全隐患很大。”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发言指出了乡镇敬老院建设管理的堵点、痛点。

  “评议调查深入、细致、扎实。”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和旁听公民纷纷点头赞许。

  事实上,涟源市大部分乡镇敬老院是由学校、村办公楼、厂房等废弃建筑物改建而成,全市大部分敬老院缺乏必要的功能设施和安全消防设施。“大部分乡镇敬老院对护理员的管理不规范。聘请的护理人员未通过劳务派遣,护理员待遇较低,年龄偏大,有年满60岁的护理员‘以老养老’‘以老护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让农村老人更有尊严地生活。”调研组成员言之殷殷、情之切切的审议发言,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共鸣——不能让乡镇敬老院成为“养老的痛点”。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市民政局工作评议的测评结果为“满意”。但是,市民政局局长肖赞东丝毫没有因为“满意”而轻松,相反,面对这些火辣辣的意见、批评,他感到“压力山大”。他当场表态:“针对人大评议指出的问题,民政部门将立行立改,让人民群众真正满意。”

  “人大评议政府部门工作,就是要能够推动解决一到两个实际问题。”在评议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梅国华多次强调坚持问题导向。

  2020年12月23日,涟源市人大常委会向市民政局交办了评议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大乡镇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快推进社会养老产业的规划和建设。

  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评议意见,进一步加强乡镇敬老院建设和管理。邓文旦副市长坦言:“在上一次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听了评议发言,作为分管领导真的是坐不住,一定要扎实整改,把农村养老事业打造成惠民生、暖民心的工程。”

  2021年1月,市民政局制定了整改方案,坚持立行立改,从本级公益基金中下拨85万元到15个乡镇敬老院。经过整修,昔日破败不堪的敬老院焕然一新。敬老院每月将开支明细在院内公示,接受入住对象监督。市民政局对抽查的2个乡镇将护理资金用于伙食和入住人员门诊费用违规开支等问题,责令立即整改;明确敬老院院长由民政所所长兼任,另外明确一名乡镇工作人员常驻敬老院负责管理。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乡镇敬老院建设和管理有了很大提升。看着自己的“安乐窝”,三甲乡敬老院梁求全老人有了久违的笑容,他说:“就像有了一个新家,比以前舒适多了。”

  6月25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民政局关于市人大常委会评议交办意见整改情况的报告。

  经过扎实整改,市民政局局长肖赞东在汇报时更有底气。他说,在市中心城区全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服务商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并逐步向农村地区拓展。在每个乡镇(街道)建设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和医养结合等功能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面向低收入家庭中失能老人开展服务。

  “整改有态度、有思路、有行动、有效果。”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市民政局的整改工作纷纷点赞。“人大评议发现了问题,推进了政府部门工作,最重要的是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真正办了一件实事、好事!”旁听的公民也竖起了大拇指。

  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测评结果显示,市民政局的整改报告获“满意”,且在5个被评议单位中,获满意票数最高。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人们的美好愿景。市人大常委会票决被评议单位、两次开展满意度度测评,为人大评议增添了底色,让农村老人集中养老的“安乐窝”更暖心。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