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蒙山沂水红嫂情-凤凰山东

发布时间: 2021-10-03 16:31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明德英,女,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沂南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两岁时因病致哑。21岁时,嫁给了既无土地,又无房屋的贫苦村民李开田。乡亲们让他们去看墓林,林边零星地块可供食粮,林里的树木可供柴草……从此,一个茅草窝棚架在了墓地边。[详细]

  可敬可爱的不光是像顾祖恩这样的中国军人,许许多多为人民子弟无私奉献的普通百姓也同样值得我们尊敬。革命战争时期,在沂蒙老区,子弟兵们把那些无私无畏为战士提供帮助的大娘、大嫂亲切的称为“红嫂”。一位退伍老兵通过展览,向人们讲述“红嫂”们的感人故事。[详细]

  蒙山高、沂水长,沂蒙精神永不忘。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沂蒙精神,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丰富内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沂蒙人努力奋斗。漫步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更深切地了解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让沂蒙精神变得可观、可感、可学。[详细]

  1964年3月,省文化局组织戏剧家、音乐家来剧团帮助修改了剧本和唱腔;组织著名导演尚之四、王杰、孟丽君帮助导演加工;还请著名文学家刘知侠介绍当时沂蒙对敌斗争的环境和军民的血肉关系。这次修改使剧本大到结构,小到表演动作、唱腔设计、舞美灯光都上了一个台阶。[详细]

  她是一名普通的女子,有着轻声细语的慢性子,却坚持拥军14年,跋涉险恶边关15万公里;她是一名平凡的母亲,却有2000多名士兵喊她为“亲妈妈”;她说自己只是一个包饺子的,14年来为部队免费送去100多吨水饺,3万多双鞋垫;她不是军属,却对军人有特殊的情怀;她经常说的一句话,沂蒙精神就是:一口粮,作军粮,一块布,做军装,一件破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子还要送战场……[详细]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