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建议:统筹生态环境领域内的近40部法律为一部法典

发布时间: 2021-03-04 10:02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领域拥有近40部法律和数以千计的行政法规、规章和地方性立法,但是至今没有一部综合性的立法,导致立法体系存在滞后性、碎片化、立法空白等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呼吁,对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展现时代特征,反映人民意愿的《生态环境法典》。

  张天任表示,编纂《生态环境法典》作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现实需要,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立法资源和立法条件,有助于增强环境立法的整体性、科学性、协同性,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法典时代孕育出《生态环境法典》

  2021年,首部《民法典》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法典化时代。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立法领域有近40部法律和数千件行政法规、规章和地方性立法,立法资源丰富。此前,由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大学等4所高校的著名环境法学研究者及其团队,编纂的《生态环境法典》专家建议稿,也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全球范围内,已有13个国家编撰了环境法典,其中包括《瑞典环境法典》《德国环境法典》等。为中国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立法资源和立法条件。

  张天任代表建议,要对现行的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纂修,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生态环保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并采用适度法典化的路径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弥补现有环境保护法的缺陷,确保法典能够在实际场景中快速实施。

  《生态环境法典》的指导原则

  对于《生态环境法典》,张天任提出了三点至关重要的指导原则:

  一是坚持与时俱进。随着生态环境治理的深入推进,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补充、修订、进化、完善,法典内容在体现法律稳定性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体现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切实有效指导司法实践。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立法重点应放在人民群众最关切、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地方;

  三是坚持系统思维,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打破部门壁垒,将分散的、碎片化的法律法规编纂为原则一致、结构合理、制度协调的生态环境法典,以达到系统治理生态环境的效果。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