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首份海外履责报告郑重发布 蒙牛集团推动全球乳业发展

发布时间: 2020-10-17 10:15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2020年10月13日,国务院国资委主办,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国投集团承办的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集中发布活动在京召开。97家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国企代表、主流媒体等各方嘉宾共300余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乳制品行业领军者之一的蒙牛集团在此次发布活动会上发布了《一带一路海外履责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国乳业企业交出的首份海外履责报告,系统展示了蒙牛乳业践行一带一路国际化征程的责任与担当。此外,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央企业海外社会责任蓝皮书(2020)》中,蒙牛《从草原牛到世界牛,守护人类和地球共同健康》作为优秀海外社会责任履责案例入选。

  实施一带一路推广乳业全球发展

  蒙牛目前在中国、大洋洲和东南亚共建立42个生产基地,年产能超 1,000万吨。在大力推进国际化战略的同时,蒙牛始终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当好乳业一带一路排头兵,为沿线国家的消费者带去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互利共赢,显示了中国乳企的责任与担当。

  蒙牛紧密贴合中国一带一路政策,加快走出去步伐,在全球资源配置上不断突破,精耕细作,形成了完善的海外产业链,促进海外业务体系良性循环,并通过多元并购形成海外协同发展效应,引领了整个乳业行业往更高的方向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蒙牛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进程,助力中国品牌在国际上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绽放人文、经济、科技光彩。

  在新西兰,蒙牛旗下雅士利选择怀卡托当地牧场作为奶源基地。随着雅士利新西兰工厂开启蒙牛国际化第一站,蒙牛在新西兰的合作进一步深化,打通了从奶源到生产销售、自主研发到质量管控的全部环节,提升当地就业,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开创了中国乳品企业海外全产业链布局的先河。

  在印尼,蒙牛投资建设了中国企业的首家海外液态奶生产基地——蒙牛印尼工厂,这是蒙牛在全球范围内建设的第60家工厂、在东南亚地区的第1家工厂,也是蒙牛单位面积产值最大的工厂,实现了将海外奶源—海外加工—海外销售完整链条深深扎根于海外市场的愿景,并将乳业的中国经验有效传递当地,极大带动了当地乳业升级。

  蒙牛打造营养健康的乳业 实现品质和环境共赢

  蒙牛在奶源端,秉行奶牛营养、质量安全、动物福利及营养环境等环节贯彻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品质和环境共赢;在工厂端,蒙牛着力打造绿色节能工厂,实施节能减排降碳,降低生产经营对环境的影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共同守护绿色家园;在质量管理端,蒙牛旗下印尼工厂、雅士利新西兰工厂、贝拉米等,均依据国际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自身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开展多层面食品质量和安全认证,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产品。

  《报告》案例指出,蒙牛印尼工厂以清洁能源天然气代替石油液化气,并在印尼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污水1,300吨,成为当地节能减排的表率;雅士利新西兰工厂严格遵守中新政府的双重监管要求,并采用最先进的臭氧净水技术,节约用水的同时保护当地环境。

  以人为本 吸纳一带一路乳业人才,实现发展共赢

  《报告》显示,蒙牛在国际化经营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天生要强的精神深度融入到海内外发展运营中,吸纳优秀人才,重视人才培养,提升本地员工职业素养,吸引众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员工的加入,实现海外业务增长和本地人才发展共赢。

  相关案例指出,在印尼,蒙牛建立了YoyiC培训学院,在当地联合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助力本地化人才快速成长,探索出一条现代学徒制模式的乳业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推动了东南亚地区的乳业融合发展和人才培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蒙牛YoyiC印尼培训学院根据工厂需求和项目需要,开启阶段性线上教学,为公司中外员工开展汉语、英语、商务礼仪等文化课程以及食品生产知识等实践、实操性课程。

  目前,蒙牛印尼工厂在编员工157人,其中印尼籍员工115人,本地员工占比达73%,均为管理及技术工种,并且在未来五年还预计为当地提供1,000余个就业机会;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战略投资企业中,蒙牛主要依靠当地团队进行管理和运营,持续带动地区就业;在雅士利新西兰工厂,本地员工占比超过90%,同时公司广泛吸收来自2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员工,共同为实现高品质发展而努力。

  蒙牛在此次大会上所发布的报告,向外界展示了近些年来蒙牛国际化布局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同时,也充份展现了作为乳制品行业领军者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未来,中国乳业在世界舞台的份量将变得越来越举足轻重,蒙牛将继续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继续在乳制品行业干出实绩、干出风采。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