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公转水”赋能矿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3-04-27 13:48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4月20日上午,池州港乌沙港区公用码头工程建设工地上一片忙碌,江面上,船只川流不息;靠近江岸处,两艘大型打桩船正在施工,夹桩、上底模、扎钢筋、立侧模、浇筑、养护,百余名施工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而有序地进行流水作业。“这段时间,我们加快了施工进度,想抢在长江汛期水位上涨之前把桩打入江中,到5月底,这项施工任务必须完成。”中交上航局江苏交建公司乌沙公用码头项目办党支部书记袁凯介绍说。

  池州港乌沙港区公用码头项目是我市实施通江达海工程,畅通内河航道网络的重点工程之一。贵池区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集中于南部山区,尤其以齐石公路沿线的棠溪、梅街、里山等镇街居多。长期以来,该区域矿产品对外运输单纯依赖公路,极大限制了沿线矿山的开发生产,也影响了沿线的居民生活。

  为加快推进矿产品运输公路转水路,促进矿山生产提质增效,有效破解环境污染、道路破损和交通安全等问题,贵池区政府采取政府和国有大型建材及社会资本合作的运作模式,将矿山开采及加工、矿产品运输和码头特许经营权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一个集矿山开采、加工、运输、港口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一体化的大型矿产品综合基地,改变棠溪、梅街、里山、涓桥等地的矿产品零散式开采运输模式,集中通过廊道运输到长江码头再运往长江中下游地区。2019年12月,贵池区政府与中建材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贵池区矿业经济转型工程项目,计划建设建筑骨料暨港廊一体化工程,项目分为矿产品开采加工、运输廊道和乌沙公用码头三部分。廊道线路起点为梅街镇横山,经涓桥镇、秋江街道至乌沙公用码头。依托乌沙公用码头,矿石外运采用封闭连续运输,大幅度提高矿山生产运输效率,有效破解矿石运输环境污染问题,推进池州港多式联运发展。

  乌沙港区公用码头工程位于贵池区乌沙镇,长江太子矶河段右岸研判埂附近,距下游池州长江公路大桥约1600米。工程按年吞吐量4000万吨设计,拟建设8个5000到10000吨级通用泊位,申请使用岸线个排架。后方陆域占地面积约8.4万平方米,港口进路通道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路线月,乌沙港区公用码头工程开工建设。2022年4月9日,该项目第一榀下横梁浇筑完成。随后,各项施工进度都在按计划如期推进。袁凯告诉记者,当初为确保第一榀下横梁浇筑顺利实施,项目部提前谋划,选定优秀施工班组,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加强不同工序衔接,从人员分工到设备安排再到材料供应,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充分准备。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领导班子现场带班,实时监督各项安全质量管控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严格按照方案施工。

  “到明年3月份,这个项目建成后,将是皖江沿线一次性建成的规模最大的公用码头,可为周边矿山、腹地及园区企业提供货物水运及装卸服务,进一步完善腹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民生便利,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为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提供有力支撑。”市交通运输局驻施工现场负责人余招新说。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