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司法“二郎神”守护大美漓江——广西桂林法院保护漓江流域生态环境综述

发布时间: 2023-04-27 07:33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桂林漓江考察时叮嘱:“漓江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自然遗产,全中国、全世界就这么个宝贝,千万不要破坏。”

  今年4月25日,是“漓江保护日”设立一周年纪念日。一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两级法院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好刑事、行政、民事审判“组合拳”,当好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为建设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优美的绿色新桂林书写一份清澈答卷。

  2022年11月8日9时许,桂林象鼻山码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月主题活动”在此启动,桂林市委政法委、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桂林市人民检察院、桂林市公安局、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等11家单位共同签署《关于加强执法监督与司法协作配合高水准推进漓江风景名胜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框架意见》。

  活动当天,七星区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对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进行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围观。

  这是司法护航美丽漓江的高光时刻。通过建立漓江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机制,桂林市中院进一步推动环境司法保护从单一分散、临时随机的合作向系统整体、制度协作、常态规范合作转变,凝聚合力共筑漓江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屏障。

  同饮漓江水,共护母亲河。2022年,桂林市中院联合桂林市检察院、桂林市公安局、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制定了《关于漓江风景名胜区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办理指引(试行)》,为办理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提供指导。

  为遵循山水林田湖草一体保护要求,切实解决司法保护碎片化等问题,桂林市法院系统不断探索和完善集中管辖机制。

  ——灵川县人民法院在大圩法庭设立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巡回法庭,临桂区、阳朔县、全州县、永福县、平乐县、灌阳县、资源县人民法院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巡回法庭。

  以“共抓大保护”中的“共”为着眼点,人民法院内外联动、齐抓共管,将漓江生态环境“防护网”愈织愈密。

  2022年4月25日,是桂林市首个“漓江保护日”。在漓江龙船坪码头,七星区法院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庭对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进行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

  2022年9月2日,象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2起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法院审理查明:王某海、王某、蒋某元、蒋某星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使用禁用的工具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综合考虑4名被告人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愿认罪认罚、主动购买鱼苗以修复生态等情节,法院依法判处王某海、王某、蒋某元、蒋某星拘役4个月,缓刑6个月,并购买3520元鱼苗放流用于修复生态。

  “3起案件均涉及对非法采矿、滥伐林木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追究,所涉水域涵盖了漓江上游流域。”桂林市中院行政审判庭庭长邓陆平介绍,典型案例体现依法惩处非法捕捞行为、注重落实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的特点,将为司法保护漓江流域水生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遵循。

  一年来,桂林市两级法院共审理环境资源刑事案件295件。已审结案件的一审服判息诉率、缴纳罚金率和支付生态修复费用率均为100%。

  为生态留白,为未来储绿。今日的漓江,山青水碧,生机盎然,流域内森林覆盖率超过80%,水质达标率达100%,良好的生态环境构成了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

  2022年5月,在七星区法院全程监督下,生态环境部门与赔偿义务人依法磋商,就一起滥伐林木案当场达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并申请司法确认。此案是桂林市首例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协议进行司法确认的案件。目前,义务人已在七星区漓江生态保护、公益诉讼补植复绿示范基地履行生态环境修复义务,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生态效果相统一。

  采取这种方式弥补生态环境损害,是桂林市中院助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新探索,是创新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执行方式的新举措。

  2023年4月7日,迭彩区人民法院对兰某某、白某某非法捕捞一案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增殖放流”活动,邀请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在漓江东岸大河坊段将两名被告人购买的鱼苗投放到漓江中。

  如此“修复”理念一直被桂林市两级法院践行。在依法审理环资案件的同时,桂林市两级法院围绕不同生态环境要素的修复需求,探索适用补种复绿、增殖放流、劳务代偿等形式多样的生态修复方式,实现惩治犯罪与修复生态相统一,促进漓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

  嘱托重如山,践诺须躬行。2022年5月7日,桂林首个漓江生态保护、公益诉讼补植复绿示范基地在七星区蒋家渡村揭牌。一年来,桂林市两级法院责令相关案件被告人放流鱼苗58万尾,漓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修复。因成效显着,桂林市中院在广西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座谈会上作经验发言。

  青山不语,流水无言,见证着桂林市两级法院法官日夜兼程、一步一个脚印守护漓江母亲河的艰难历程。

  “桂林市两级法院将进一步打造环资审判品牌,在加强案件审理和审判模式创新、加强司法联动机制建设,创新生态环境修复执行方式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为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桂林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杨晓春表示。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