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脱贫下番“绣花功”

发布时间: 2021-08-23 20:39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战马坡村的脱贫,并非顺风顺水,而是走了不少的弯路。发展蚕桑产业,结果气候不适合,很快就全军覆没;发展经济林果产业,种下去几年才见效益,很多群众等不了;发展养猪产业,扶贫种猪刚发放下去,有的村民转身就卖了……花了不少的心思,下了不少的力气,脱贫的成效却不明显,关键就在于没有下好“绣花”功夫,扶贫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致。

  强调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时,曾鲜明指出“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这“绣花”二字意味深长。看过绣花的人都知道,绣花是一门细致活,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艺,更强调针法的精准,以绣花喻脱贫攻坚,落点就是“精准”。

  负责帮扶战马坡村的澜沧县政协吸取失败的教训,拿出“绣花”功夫,精准规划发展增收产业,全村以海拔1350米和1500米为大致分界,形成河谷地带以种植坚果、咖啡为主,甘蔗为辅;中间地段以种桑养蚕、百香果为主,甘蔗为辅;高海拔以茶产业为主,草果、核桃为辅的特色农产业经济带布局,山地立体种植业初具规模,村民自然也就逐渐走上了富裕路。

  战马坡村的脱贫经验,充分证明了在脱贫工作中,“绣花”功夫的重要性。要下好“绣花功”,首先得有一根趁手的绣花针。面对严峻的脱贫攻坚形势,云南举全省之力攻坚,综合施策、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内外结合,这就是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绣花针”。有了趁手的“绣花针”,还得用好“绣花针”。抬着头绣不出美丽亮眼的花,脱贫攻坚需要埋下头来,一针一线地努力去绣,决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完成的,不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实现的。“绣花”的针法娴熟还不够,更得有耐心、恒心和爱心。如果绣个三针五针不见效果就打退堂鼓,如果即将大功告成时就提前停了手,如果对“绣花”没感情只是浮皮潦草地应付,绝对绣不出精美艳丽、活色生香的花,脱贫攻坚是同样的道理。

  用好“绣花针”,下番“绣花功”,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云岭大地那些还存在着贫困的地方,一定能够绣出一朵朵富裕幸福之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