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唐寒彬:如何正确理解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1-03-12 15:04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经济关系以及经济规律的学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此基础上,强调对中国现象的阐释、对中国模式的总结以及对中国实践的理论化,旨在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理论引导与支撑。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创造性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承继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发展为人民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上,强调: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要以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惠及全体人民作为核心思想(方和荣,2018)。首先,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使命。进入新时代,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国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经济发展注入更旺盛的活力和更充盈的动力。这正是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本立场贯穿于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成果,也推动形成和发展了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经过总结、提炼、升华为系统化的经济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最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即是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动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生根,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顺利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进展,作为国家主人的亿万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一系列举措和成效,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使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同时警惕食洋不化,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要涵盖生产力,这体现着目标导向。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任务是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没有达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如果政治经济学研究不关注生产力,会使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和领域越来越窄,对中国经济的解释能力及指导作用越来越小,难以科学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政治经济学如何研究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强调: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力的研究应有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解放生产力,涉及的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二是发展生产力,涉及的是生产力各种要素的动员和协同作用;三是保护生产力,涉及的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洪银兴,2020)。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就是要建立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的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需要明确克服两种倾向。一方面,摆脱先验论倾向。由先验的理论出发求证先验的理论,只能形成脱离实际的教条,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问题。第二,克服简单套用西方模型的研究倾向(张道根和薛安伟,2020)。一些学者在西方经济学的框架下,采用西方经济学范式和通用的数学模型,简单套入中国数据进行研究、发表论文,这种依据数学模型的抽象分析,没有从中国现实经济问题出发,难以形成科学客观的研究成果,更谈不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不排斥模型分析方法,但不能简单套用西方模型解释中国问题,需要以中国重大改革和发展问题为导向进行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问题导向,研究现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并将中国特色实践经验的系统化、理论化作为发展方向。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坚持问题导向,必须解释现实,对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洪银兴,2020)。第一,研究现存的多种生产关系。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时,面对多种生产关系存在,运用科学的抽象法,对占支配地位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研究和叙述(周文和代红豆,2020)。我国在经济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不能限于对公有制的研究,其他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也应成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对分配关系的研究也是如此,不仅要研究按劳分配,还要研究按要素分配。第二,关注制度的实现形式。制度分析就是要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和规律,阐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质的规定性。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分别从生产、分配和交换三个方面构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把基本经济制度研究学理化、系统化,但不能就此而止。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经济治理效能,关键在于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形式的完善。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完善产权制度要求,所有制的研究要深入到产权层面,分配制度的实现形式是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机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其概括为市场评价贡献贡献决定报酬。这体现分配的效率原则,应在此基础上研究按劳分配为主体在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中的实现问题。进入新时代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交织,中国经济需要在开放中实现发展,世界经济问题也就成为中国经济问题。经济运行、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同制度分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经济运行分析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是经济运行的效率和国家安全问题。经济发展分析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是将新发展理念融入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对外经济分析涉及的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展中国经济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当对上述问题作出回应。

  作者唐寒彬系 中科院大 学 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方和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09):12-17.

  洪银兴.问题导向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J].上海经济研究,2020(10):15-16.

  洪银兴.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J].管理世界,2020,36(09):1-11.

  张道根,薛安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思考[J].社会科学,2020(06):3-14.

  周文,代红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探析——基于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的当代借鉴[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0,41(05):1-9.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