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首只纯A股ETF 香港强积金纳入华夏沪深300指数ETF

发布时间: 2021-03-11 17:33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3月9日,香港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宣布,将华夏基金(香港)发行的华夏沪深300指数ETF(3188 HK/83188 HK)纳入核准紧贴指数集体投资计划。此次华夏沪深300指数ETF的纳入,是香港强制性公积金计划首次纳入纯A股ETF。一方面,这体现出A股市场的配置价值和吸引力越来越大,同时也凸显出内资基金公司ETF管理水平已得到海外机构的信赖和认可。

  香港强积金制度与内地社保制度类似,该制度从2000年12月启动,强制18至65岁香港就业人口必须参加,雇主及雇员双方共同供款成立基金,供雇员退休之用。而核准紧贴指数集体投资计划,是强制性公积金所允许投资的ETF范围。据截至3月10日官网数据,目前该计划包含了124只ETF。

  众所周知,参与A股的外资背后主要是机构投资者,有明确的投资偏好,通常会选择国内最具有全球比较优势的核心资产。而沪深300指数由沪深A股中规模大、流动性好、最具代表性的300只股票组成,聚集了一批优质的中国龙头企业,是核心资产的典型代表。华夏沪深300指数ETF的投资目标,正是提供紧贴沪深300指数表现的投资回报。

  该ETF的管理者华夏基金(香港)为华夏基金的全资子公司,于2008年9月在香港******成立,是首批获准在港展开资管业务的中资基金公司。华夏基金(香港)也是首批RQFII 基金管理人,并于2015 年取得中国保监会「保险资金境外受托人资格」,成为首家为保险机构提供境外投资管理服务的中资基金公司。

  作为香港职业人士的养老钱,其投资标的选择标准自然是非常严格。而此次华夏沪深指数300ETF得以入选香港核准紧贴指数集体投资计划,充分说明在指数化产品的精细化和专业化管理方面,华夏基金(香港)已达国际化高水准要求。

  华夏基金(香港)母公司——华夏基金则是境内ETF领域最早的布局者,2004年境内第一只ETF——华夏上证50ETF的成立,开启了境内指数化投资时代。截至在2020年底,该产品规模高达566亿元,为全市场非货币ETF规模第一,也是其中唯一规模突破500亿元的ETF。

  华夏基金旗下多只明星ETF深投资者的喜爱,也使华夏基金成长为境内ETF行业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不仅在管理规模方面保持连续16年位居榜首的战绩,也成为首位踏入两千亿指基俱乐部的基金公司。数据显示,2018年华夏基金成为业内首家权益类ETF管理规模突破千亿元的基金公司;而仅仅两年时间,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华夏基金旗下管理的权益ETF产品规模突破2000亿元。

  规模成长的背后,无疑是产品的可靠表现。在指数基金运作和精细化的管理等方面,华夏基金均形成了成熟的管理流程。早在2005年,华夏基金就成立了数量投资部,全面负责公司境内外市场被动投资、主动量化产品以及衍生工具的投资研究和管理。该团队现拥有20余位具有多年丰富经验的海内外专业投资经理以及专职研究人员。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