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博智宏观论坛:企业价值的下一个赛道是环境社会和治理

发布时间: 2020-12-02 16:19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11月28日,由智联招聘发起的内生力量 重塑新生2020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中国人力资本管理论坛在无锡举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何宪,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尹建堃,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经济及数学系教授埃里克·马斯金,2020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委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纽约商品交易所理事会主席威廉·普尔普拉,国际雇佣与劳动关系协会执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曾湘泉,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中国保利集团原董事长陈洪生,英仕曼集团中国区前主席李亦非等出席了活动。

  在博智宏观论坛-ESG如何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环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原所长张承惠、第五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共同探讨了ESG如何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沿话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一级巡视员刘培林担任了论坛主持人。嘉宾们普遍认为:传统的工业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即将要迎来一个新的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时代,这个时候也同样需要价值体系和观念的系统性转变。

  ESG改变社会发展范式

  

  所谓ESG,是环境、社会和治理(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nance)的英文缩写组合。从理念上来说,ESG提倡的是绿色发展,提倡的是新发展理念。近年来,ESG逐渐成为了企业和投资机构的行为标准,并正在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

  张永生指出,过去评价一个企业的好坏只是看盈利指标,而现在要看产生的环境、社会、治理这些更外部、更广泛的因素,企业评价的坐标系发生了改变,原先那些表现好的或者是绩效好的企业,可能就成为不那么好,或者是原来相对绩效差的会更好。

  ESG概念普及后,改变了很多企业行为,也改变了人的观念和消费方式,对整个社会环境和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起了积极作用。原来传统工业化社会模式下,人们只能去消费工业产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商业模式。今天,传统工业化模式根本上很难持续,成为我们为要向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转型的根本原因。就像爱因斯坦说的,我们用过去导致这些问题的方式去寻求问题的解决。

  张永生强调,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对发展范式有一个根本的改变,从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到商业模式。

  城市发展倒逼企业提升ESG水平

  作为参与过多个城市和区域规划的专家,李晓江分享了城市规划角度的思考。他认为,从环境角度来说,我国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变化,一些企业过去认为环境是包袱,碳排放是包袱,未来碳的价值会越来越高,如果企业不参与到去碳过程当中,未来是没有竞争力的。

  中国的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以前是企业发展带动人口聚集,人口聚集再带动城市繁荣。而如今的社会结构,大学生代替农民工称为就业主体,大学生在就业时,更加关心所在城市有没有好的公共服务、生活品质,这就倒逼城市管理者和企业去提升自身ESG水平。李晓江重点谈到养老问题和子女教育问题:一个企业如果为员工配备了完善的养老机制和子女教育场所,那么企业的吸引力会大大增加。

  而今,区域的发展不只是经济的发展,更是综合的发展、配套的发展,有生产、有生活、有生态的发展。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讲,配置好资源是最重要的事情。

  ESG需要融入企业发展战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原所长张承惠认为,企业响应ESG需要从三方面入手。

  首先企业必须解决认识上的问题、发展思路的问题和战略的问题。以往企业会把环境问题当成单纯的社会责任问题,但如今,企业如果做不好ESG问题,可能会出现处罚风险、信用风险和声誉风险。而且包括资本运作者们,也越来越关心企业的ESG水平问题,因此必须将ESG真正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中去。

  其次,企业要关注ESG的评价体系内涵。在环境方面,企业应当关心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否已经达到行业平均水平;在社会层面,要考虑到市场、大中小股东、员工、政府、公众等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在治理层面,要综合考虑公司治理情况,考虑企业是否有不合理行为发生。

  最后,企业需要强化ESG信息披露。张承惠坦言,目前企业披露的指标体系整体不完整、不规范、不标准,需要从数据可得性、信息可得性、可用性、可靠性等维度评估企业所披露的ESG信息。

  会上,专家学者一致认同ESG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和投资者共同推动。对于如何构建ESG,我们需要跳出传统模式,回归探求美好生活的本源问题,去迎接一个新的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