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大学之“大”在于有大师这4位教授就是明证

发布时间: 2022-09-12 09:24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研究院国学门,当时也通称“清华国学研究院”,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在1929年停办,但短短4年中,国学院毕业学生近70名,其中50余人后来成为我国人文学界著名学者。感念于此,人们把当初指导学生的4名教授尊称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这4人是谁?为何能有如此盛名?后来又有着怎样的命运?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也就是说,大学之“大”不在于有多少幢大楼,而在于有多少个大师。想当年,清华国学研究院正是拥有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四位国学大师,才在短短4年时间建立了中国学术独立的传统。

  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的蜡像(从左至右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

  20世纪前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碰撞、交融,从而促使自身向现代转化的重要时期,涌现了一批开一代新风的大家。蔡尚思先生说:“二十年代的中国学术界,最有地位的人,要算梁启超、胡适和王国维三位。但究其根底,王国维的贡献最大。”

  王国维学问博大精深,迄今恐怕少有人持异议了。他的崇高声誉的确立,固然得之于他在学术上的非凡创造,然而,也应该看到,他的饮誉中外,以至德国普鲁士学术院都曾拟聘他为外籍通讯员,这就与他在清华研究院的两年教学研究生涯密切相关了。

  1925年,清华学校是全国有名的现代型高等学府,同年创建国学研究院。当时任清华校长的曹云祥接受胡适的建议,敦聘梁启超、王国维、章太炎为导师。梁、赵爽快地应允了,章太炎不肯就,王国维则经过一番犹豫后才决意加盟,并于该年4月17日,举家迁入清华园西院l8号,成为研究院应聘履任的首位导师。

  当时校方请他主持院务,他坚辞不受;实际上他对研究院办院宗旨(用现代科学方法整理国故)的确立,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直到1927年6月4日他在颐和园赴身清池,前后不过两年。这两年中,他继续进行他的西北史地研究,培养了一批学术精英,大大弘扬了他的学术张力。

  从政治上看,王国维无疑属于遗民圈中的一员,他是拖着一条又细又长的辫子走进清华园的(离辛亥革命已经14个年头),显得很不合时宜;然而,学生欢迎他,爱戴他,连思想激进的梁启超,洋气十足的胡适,学贯中西的陈寅恪也无一不敬重他。正是这种宽松的人文环境,才使得这位穿戴违时、行止狷洁,几乎被送进历史博物馆的奇人再次焕发生命的光采。

  王国维走进清华园,这件事本身就意味着他在人生的崎岖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通向世界留下的时代足音。正如梁启超所说,王国维的贡献“那是不为中国所有而是全世界的”。

  关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导师人选,胡适首先推荐的是梁启超。其实,早在1914年11月5日,时任清华学校校长的周诒春就曾邀请梁启超,为清华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讲,演讲的题目是《君子》。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的代表人物。那天,他引述了《易经》中的“乾坤”二卦来分析何为“君子”: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信强不息。”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写进了清华校规,后逐渐演变为清华校训,沿用至今。

  1925年,梁启超与清华再次结缘,就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主要讲授哲学史和思想史。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不仅精通西方之学,还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有着很高的造诣。在教学方面,他认为为人师表,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梁启超常说一句话:“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座。”1929年1月19日,他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终年56岁。同时,留下了他未完成的学术著作《辛稼轩年谱》。

  曹云祥说:“那恐怕不行。”梁启超当即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的教授对陈寅恪的种种赞誉,曹云祥马上同意聘用。

  陈寅恪曾游学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精通英、法、德、日等二十余种语言和文字,甚至有些文字已经死亡,连本国人都少有人认识。

  关于学习外语的心得,陈寅恪认为,重在一个“诚”字。就在他担任清华导师以后,仍然坚持学习西夏文、蒙古文、梵文等。

  在清华时,陈寅恪是中文系和历史系的合聘教授。由于他名气大学问深,每次授课,不仅许多学生慕名而来,就连吴宓、朱自清等教授都听过他的课。因此,他被誉为“教授中的教授”。

  陈寅恪讲课有个“三不讲”原则,就是书本上有的、前人讲过的、自己讲过的,他统统不讲,只讲新东西。在学术方面,他一生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从不媚俗,从不随波逐流。

  陈寅恪晚年患有严重的眼疾,视力十分不好,但仍坚持学术研究,后双目失明,依然睁着眼睛讲课,目光如炬。1969年10月7日,他走完了79岁的生命历程。

  1925年6月,赵元任应聘到清华国学研究院,担任导师一职,他为何能够担此重任?原来赵元任会说33种汉语方言,精通多国语言,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

  早在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巡回演讲,担任翻译工作的就是赵元任。每到一个地方,他都用当地方言来翻译。在前往湖南途中,他跟着湖南人学习长沙话,等到了长沙,就会用长沙话来翻译,以至于有人和他攀老乡。其实,不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各地,赵元任都常会被当地人认作“老乡”。

  赵元任在清华任教期间,中国语言学界关于汉语的存废问题,有过一场激烈的学术辩论。有人要求废除汉字,采用西方的表音文字;有人反对白话文,坚持使用文言文,以表意文字表达;而赵元任却认为两者并不冲突,可兼而有之,既保留汉字,又用表音文字为汉字注音,后来发展成我们现在通用的汉语拼音方案。

  新中国建立后,赵元任常年旅居海外,但思乡心切,他多次回国探亲。1981年,妻子去世后,赵元任在晚辈的陪同下,再次回到祖国。当他的女儿唱起那首熟悉的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时,有人问起“她”是谁?赵元任回答:“‘她’是他、是它,更是她。”次年2月24日,赵元任在美国病逝,享年90岁。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享有盛名的清华国学院停办80年后,于2009年11月1日在清华大学复立。人们期待,现今的教授们,遵循王国维等“四大导师”“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的主张,为国家培育更多栋梁之材。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