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以青春之精神开创青春之伟业

发布时间: 2022-08-13 16:52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电影《1921》聚焦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通过重现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起点”,重塑建党初期革命先驱的形象,饱含深情地刻画出党的第一代革命先辈的伟大胸怀、崇高理想和英勇献身精神,歌颂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推动现代中国进步中的伟大贡献,为讲好、讲活党史故事提供了生动范本。影片从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风云大势上认识和反映建党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把中共一大从上海石库门转战嘉兴南湖红船的场景进行了生动再现。影片在叙事方式、创作手法、美学特征、影像表达等方面都有创新,可圈可点之处甚多,是一部难得的优秀电影。而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是主人公身上掩藏不住的青春精神,是他们一往无前、敢于牺牲的青春气概,令人感动,令人振奋。

  1921年7月,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而当时参加中共一大的,是13位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人。当时,******东28岁,为了寻找救国救民之道从湖南来到上海;刘仁静17岁参加五四运动,19岁出席中共一大,被赞为“小马克思”;邓恩铭参会时年方20岁,24岁领导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李达与妻子王会悟新婚不久,就忙于联系各地代表、组织会议、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正是这样一群青年人在民族面临危机之时奋起反抗,书写了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由年轻人主导的事业。《1921》正是从“青春”两个字着手,展示一批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在历史大潮中的引领作用,表现第一代共产党人身上的青春精神、青春气概。影片大量起用年龄相近、富有朝气和活力的一批优秀青年演员,去诠释当时革命青年“心中有信仰,眼里有光芒”的精气神儿,展现浑然天成的少年感,用青春化展现历史人物,引领当下青年人生观。

  这些百年前的年轻人给我们带来青春的气息,整个银幕始终洋溢着蓬勃的青春朝气。《1921》聚焦“先辈少年时”,用细腻、温暖、充满青春气息和人间烟火气的镜头,还原了一批极富理想主义色彩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生动可感的立体形象。影片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个性与追求。比如李达执意要将已经排好版的译稿中“百姓”一词改为“人民”,李达与王会悟夫妇天台的倾心交谈,李达在天台上与对面小女孩的温情对视,等等,着墨不多却余韵悠长,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由青年演员王仁君饰演的******东,准确把握了人物当年的青春心境,把他还原成一个满怀理想和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真实可信,亲切感人。由于被法国人阻挡在上海法租界复兴公园外,******东怀着一腔愤懑在上海滩奔跑的镜头,成为影片中一个经典桥段。《1921》不遗余力地以充沛的情感和生活化的细节,诠释百年前先辈对国家清澈的爱,让历史上几段文字的记载变得活灵活现,充满温度。

  这样一批年轻人,思想活跃,对生活充满了激情,接受了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的洗礼和熏陶,代表了那个时代最先进的潮流。从王会悟的旗袍到张国焘的五四青年服,再到******东长袍外的西服,一把油纸伞、一条红船,以及营造出来的各种氛围、大小场景,都充满年轻人的朝气,既青春又时尚。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包括每个人穿的衣服,都充分还原了当时的生活质感和历史质感,由此可见主创下了很大功夫。影片尽管是群像塑造,但还是凸显了会议组织者和主持人李达和张国焘的作用,还原了历史真相。李达的形象加入了青春、时尚和历史生活的质感,赋予了更多活力。

  这部影片不局限于宏大历史叙事,而是重点表现普通人,并以个体人物的情感体验和当下的主流观众建立情感上的共鸣。它还具有很扎实的情感内核,比如******东和杨开慧别离之时的依依不舍,以生活细节以及情感真实来实现对观众的感染,这种情怀从人性最本能的情感出发,具有当代价值,吻合当下观众的情感体验。

  此外,电影《1921》生动刻画了第一批年轻共产党人一往无前、敢于牺牲的英雄气概。影片里有一幕呈现:当李大钊前去探望因散发《北京市民宣言》而被捕的陈独秀时,后者慷慨陈词:“军阀要我死,我要中国生!”13位一大代表中,多位代表英勇牺牲,不少人去世时还很年轻:王尽美1925年因劳累病逝,年仅27岁;李汉俊1927年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后遭杀害,年仅37岁;邓恩铭于1931年慷慨就义,年仅30岁;何叔衡、陈潭秋遇害时分别为59岁、47岁……杨开慧被杀害的一幕,更是令人潸然泪下。影片通过表现这些青年共产党人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呈现出思想的深刻、信仰的魅力与牺牲的悲壮、激情的感召,既感人肺腑,又震撼人心。

  “一百年,正青春”,这正是电影《1921》力图传达给观众的启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是长青的事业;中国共产党人,永远年轻。100年前,青年们满怀壮志,在民族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他们的精神将持续滋养一代代中国人。100年前年轻人点燃的火种形成的火炬,必将在新时代年轻人的手中继续传递。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战略,着力提升国家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在数字经济时代,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能够为厚植我国发展新优势构筑最为广泛、最为持续、最为强大的微观新动能。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是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电力行业实现结构性转型是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今后五年对于助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好在哪里”“难在哪里”“路在哪里”,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梳理。

  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要更加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完善科技治理体系,就是要围绕科技创新体系中企业和大学这两个基本主体的定位,为企业和大学创造好的环境。

  我们应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反对傲慢和偏见,倡导科技无国界、无障碍、无歧视的合作精神与合作理念,共同寻求科学的答案解答,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我国不断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升综合国力的正确选择。只要全体中国人民咬定青山不放松,充分激活中国人的潜能,中国在创新上一定能够“再攀高峰”。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最重要的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财政、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要将就业目标置于更加优先的位置,根据就业目标进展情况,动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力度。

  直播电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当前市场迫切呼唤更加完善的制度规范和正面引导,为直播电商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无论范围如何扩大,国家安全学学科的核心本质没有变化,它是一门基于政治学的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当前在扩大国家安全学内涵的同时,应该特别注意明确其边界到底在什么地方。

  为保障委托代理实效,应对体制机制挑战,需要抓住机制设计的“牛鼻子”。只有做好权责区分、监管闭环的设计,才能解决委托代理面临“代理人道德风险”的问题。

  在增强主体性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多地实现本土化,但本土化并不意味着建构封闭的纯粹地方性知识,而是以民族性、本土化的形式体现出以全部人类文明成果为基础、面向未来的普遍性内容。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过程中,既要维护全国大市场的统一性,又要考虑到地方发展的差异性,平衡好两者的关键要素在于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和依法行政。

  在当前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制约主要在需求侧,因此“分好蛋糕”以保持消费的稳定和扩大,是“做大蛋糕”即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前提,不“分好蛋糕”也难以“做大蛋糕”。

  正确界定中国知网的相关市场,有利于社会各界包括中国知网、科研机构、高校师生乃至执法机关达成更多共识,在共识基础上回归理性,最终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发展日新月异,部分老年群体好似数字时代的一叶孤舟,积极推进老年群体融入数字时代,享受数字红利,需要全面考量老年群体数字融入的困境,挖掘背后的影响机制,从而找到弥合路径。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特有的民主形式,具有与西式民主截然不同的特征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通过平等协商得以解决。

  数字化企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因此企业必须主动拥抱数字化。换而言之,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企业适应数字经济、寻求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如何有效规划并探索路径,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关键课题,也是“两会”接续讨论的重要问题,“粮食”“社会保障”“安全”等热议话题都突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从“真扶贫扶真贫”到“真脱贫不返贫”,新征程上我们更需要通过创新观念、激活动力、稳定收入来源等方式,降低脱贫群体的脆弱性,增强其发展能力,不断改善其生活水平。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