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百果园的无解之局

发布时间: 2022-05-18 14:32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五年前,百果园是万众瞩目的明星项目,在8轮融资的助推下开始了规模化的扩张,但创业未半,却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一次一次冲击上市未果后,资本终于失去耐性。8轮疯狂融资后,百果园终于在2018年被动停下了融资的脚步,开始进入漫长的衰退期。

  2020年3月,百果园终于又拿到了一笔融资,却没有公布金额,和以前的高调形成了强裂的对比。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百果园开始疯狂冲刺上市,两年三次,目标是港交所、深交所、港交所。

  先要说明,这里所说的一只“蟑螂”,并不是真的“蟑螂”,而是指代百果园的体系内出了问题,而这个问题又绝不会是个案。

  5月6日,有科普博主在社交网络上发布视频,称其暗访百果园门店时发现,百果园门店疑用变质水果做果切,对发霉的苹果不理不问,继续售卖。视频中,百果园门店员工表示:“这个才放一个半月没事的,都没人管的,有些门店放了两三个月还在卖的。”

  次日凌晨,百果园火速发布声明,致歉,表示:经自查,视频中两家涉事门店存在将水果违规分级、售卖隔夜果切水果等问题,涉事加盟门店已停业整顿,并责令涉事店员进行停职再教育。

  百果园的致歉说明,初读态度诚恳,开头就是一句“对不起”,但细读下去,锅还是甩给加盟商了。这一甩锅,其实问题更大了,这意味着百果园其实无力管理加盟商。

  深挖百果园的招股书,倪叔发现:百果园全国拥有门店5351家,其中仅有15家是自营店,剩下99.72%都是加盟店,且其中4382家是自行管理,954家是委托管理。自行管理的意思就是,他们挂着百果园的牌子但其实不受百果园控制,典型的弱管控模式。

  当年,为快速形成规模抢占市场,百园果采取了加盟模式,提出要在2020年开出1万家店,年销售额达400亿元。如今2020年过去快两年,百果园的目标仅完成了一半多点,其中4382家还是自行管理。典行的要规模不要质量,结果酿成今日惨剧。

  按百果园门店员工的话说,涉事门店不止他们两家,在百果园的门店体系内还有很多,毕竟品牌本就很难管住他们。门店与品牌督导、督查和神秘客斗智斗勇本就是常态,更何况百果园还是弱管控体系。

  那么,还有多少门店存在这种情况?百果园以前知道还是不知道?知道为何没管住?不知道,以后能不能管住?倪叔的看法是难。在百果园如日中天时,为了吃到百果园画下的大饼,门店或许还会配合一二,但是随着百果园日薄西山,门店还会听话吗?恐怕很难。

  百果园的创业史一共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1年至2005年,这时的百果园不为人所知,闷声发展,踏踏实实,在全国攒下了1000家门店;第二个阶段是2005年至2018年,在资本的助力下蒙眼狂奔,每一个毛孔都在发光,俨然明日之子。

  第三个阶段是2019年至今,这时百果园遇到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达到一定规模后,发现自己的模式有问题,再难前进一步;第二个问题是遇到了疫情,第二个问题加速了第一个问题的恶化。

  在第一和第二阶段,百果园做的事是比较简单,就是不停的开店,区别在于慢和快,理论上只要钱足够就可以一直开下去,只要不把赚钱放在第一位,就可以一直开下去,然后上市套现。但是之后几年,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百果园蒙眼狂奔了几年后忽然发现遍地都是对手。

  声明一下,以下结论都是事后诸葛亮。当年,在资本为王、规模为王的彼时,谁也不会想到水果市场的对手竟然这么多。多到让人绝望。街口的菜市场、社区团购、生鲜电商、盒马生鲜甚至电商平台,都可以是水果零售品牌的竞争对手,不仅巨头环伺,而且群狼相随。

  百果园自己在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按照水果零售总额划分,百果园是国内水果零售行业排名第一的公司,但即便排行第一,所拥有的市场份额也仅有1.0%。当年热捧百果园的资本如果看到这组数据,不知作何感想?哭瞎?

  2020年为什么忽然开始疯狂冲刺上市?本质上就是最后入局的资本想套现离场,找散户接盘。过去两年,百果园本来是有机会上市的,但是疫情忽降,市场急剧恶化,强行上市会影响估值,套现离场自然就会产生巨大的损失。于是,资本们想再等等,结果越等情况越糟糕。

  2015年的时候,百果园的目标是万店,年销售400亿,其中线亿。结果现在,年营收直到2021年才突破百亿,过去三年净利润分别为2.8%、0.5%、2.2%。就当过去三年年年营收都是百亿,三年利润也不过是2.8亿、0.5亿和2.2亿。

  眼看大厦将倾,百果园进行了许多尝试,希望可以讲出新的更好听的故事,为此开辟了许多新业务,结果越努力越危险。营收、利润、开店规模都没有显著成长,支出却在不断上升。各种成本加总在一起,直接拉低了百果园的年利润。

  首先要讲的就是下沉。规模增长遇到瓶颈就“下沉”是过去几年创业企业共同的选择,以为在下沉市场可以寻找到新的增量。但事实证明这其实行不通,也太小看下沉市场的消费者了。原以为在一二線城市野蠻生長的他們,可以在下沈市場降維打擊,結果反被打得找不著北。

  下沈市場的競爭邏輯和一二線城市的競爭邏輯可以說完全不同。同樣是賣水果,在一二線城市你可以靠資本、靠營銷打開市場,但在下沈市場你不一定能玩得過小區門口的夫妻店、菜市場小攤。

  在下沈市場,百果園的競爭對手,不是鮮豐水果們,而是數也數不清的小商小販,是小區對面的老王水果攤,是各類連鎖超市。

  其次是搞“大生鮮戰略”,簡單說就是搞品類擴張,水果增長不動了那就橫向擴張,即賣水果也賣生鮮,還做自有水果品牌,甚至還想搞“倉店一體”,結果錢燒出去了,連個水花都沒看到。

  在“大生鮮戰略”爲例,聽起來很厲害,非常符合互聯網創業者搞大事情的調性,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完全是兩回事。以“倉店一體”爲例,听起来把门店弄成前置仓可以极大的节约成本而且还可以离用户更近,但百果园忘了自己的店面积太小,而且生鲜水果等产品又太容易坏。

  百果园一番操作下来,市场规模没有增长不说,反而把自己的竞争对手成功扩大到了各行各业,社区团购、生鲜电商、盒马七鲜、菜市场甚至电商平台都成了他的竞争对手——以前是间接竞争,这下好了,全都变成了直接竞争,单拉任何一个出来硬扛,百果园都没有优势。

  原本想得是多元化发展,结果业务没有多元化,竞争对手倒是成功多元化了。被巨头环伺、群狼包围的百果园,欲哭无泪。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