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网易毛铺和文化沙龙落地长沙畅谈中华文化之“和而不同”

发布时间: 2020-10-26 10:02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这首《沧浪歌》,已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的一种处事哲学。而唱着这首《沧浪歌》的 渔父,在沅江边上遇到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

  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的处事哲学,与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毅不拔,在湖湘大地上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和而不同。

  10月23日,网易新闻携手毛铺共同打造的《毛铺·和文化》沙龙首站落地长沙,当代著名学者、哲学家周国平于本期沙龙上深入剖析了中华传统和文化背后的哲思。

  

  

和的哲学

  在本期《毛铺·和文化》沙龙上,周国平对湖南大加赞赏,湖南人文荟萃、群星灿烂,尤其近代冠绝于世,从蔡伦、周敦颐、张南轩,到王船山、曾国藩、左宗棠,再到黄兴等,终不负岳麓书院所书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当代著名学者、哲学家周国平

  这种兴盛在周国平看来,源于天生万物、人是万物之灵,而人的灵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是大自然灵气的凝聚,人和自然万物保持密切的联系,那凝聚的灵气才不会枯竭。

  因而,在中国哲学里有一个基本理念,叫天人合一;周国平认为,人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自然之子,另一个是万物之灵;道家强调前者,儒家强调后者,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是主要的思想资源,人与人的和谐,儒家是主要的思想资源。

  周国平认为,哲学是分身术,把精神的自我从肉体的自我中分离出来,立足于精神的自我,与那个肉体的自我拉开距离,给它以指导,这就是与己的和。

  和而不同的中华和文化

  在《毛铺·和文化》沙龙长沙站上,周国平还与当代作家何立伟、劲牌公司销售部总经理田立刚共论和而不同的中华‘和’文化。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深深地镌刻于儒家、道家等文化之中。在道家中,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

  

  

著名作家何立伟

  在儒家,和也同样是核心所在。《中庸》中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们认为,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

  更进一步,和还被引入了人际关系的思考中,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意,就是在尊重个体观念独立性之下,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之道。

  和而不同,与己和,与人和,与自然和。

  《毛铺·和文化录》是由网易新闻和毛铺酒联合打造的中国和文化IP。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来说,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灵魂,是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和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

  多年来,网易新闻一直秉持有态度的新闻专业主义原则和理想,为用户提供多角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资讯内容。

  鉴于此,网易新闻联合毛铺酒推出《毛铺·和文化录》,希望能广泛普及中国和文化,为中华传统复兴贡献力量。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