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15年生态资源积淀如何“变现”

发布时间: 2025-01-18 08:36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曾经的荒坡地被改造成良田,山上被茂密的植被所覆盖……这是安徽金寨县高湾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治理后的场景。

  不久前,安徽省首单水土保持碳匯在金寨县成功交易,挂牌的高湾小流域水土保持碳匯量9.95万吨,成交总价805.89万元,单价达81元/吨,成為目前全国水土保持碳匯项目成交总价最大、交易单价最高的一单。

  水土保持碳匯是指通过对自然因素和人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採取预防和治理措施后,產生碳匯的过程或能力。

  水土保持碳匯不是一蹴而就產生的,高湾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从2009年就开始实施,经过15年长期不懈地治理和管护,才產生了如今的碳匯收益。

  生态產品的价值转化,一个重要路径就是通过专业化的交易机制和平台,实现生态资源资產化、生态资產资本化,进而完成转化可量化、可定价,可交易、可变现的市场化流程,这是一个周期相对较长并且仍在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但持续探索构建更加市场化、专业化的交易和变现制度机制,让生态產品价值转化的路径足够多元、足够顺畅,有利於真正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更广泛激发动力活力,全社会共同出力做好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各项生态保护和修復。

  “真没想到,小流域水土保持还能获得800多万元碳匯收益,曾经这片荒坡地,如今被改造成高标准示范梯田,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1月6日,金寨县桃岭乡高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付啟胜高兴地告诉记者。

  付啟胜所说的碳匯收益,来自於金寨县高湾小流域水土保持碳匯在安徽省生态產品交易所成功交易,并於2024年12月27日完成资金支付。经核算,高湾小流域水土保持碳匯量為9.95万吨,成交总价805.89万元,单价达81元/吨,碳匯交易出让方為金寨县桃岭乡高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受让方為金寨县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这也是目前全国水土保持碳匯项目成交总价最大、交易单价最高的一单。

  202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於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制定完善水土保持碳匯能力评价指标和核算方法,研究将水土保持碳匯纳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

  水土保持碳匯可以通过林草、工程和耕作等措施实现,主要包括吸收、同化、矿化和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植被碳匯和土壤碳匯实物,即增匯﹔通过拦蓄泥沙将碳固存在土壤中,即固碳﹔减少土壤流失所导致的土壤有机质氧化矿化造成的碳排放,即减排。

  金寨县高湾小流域作為全国13个省份水土保持碳匯交易试点项目之一,自2009年10月起,当地累计投入资金654万元,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87平方公裡。目前,该小流域水土保持率达81.63%,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碳匯能力不断增加,改善了当地生產、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林產业发展。

  金寨县作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一直在积极探索推进水土保持碳匯交易试点工作,不断开辟水土保持提质增效新途径。

  据介绍,在水土保持碳匯交易试点过程中,小流域水土保持碳匯监测、核証是个难点。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当地借鉴林业碳匯的做法,邀请国内专门研究碳匯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组建技术团队,编制《安徽省金寨县水土保持碳匯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开展水土保持碳匯监测核算工作,完成《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高湾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匯量核証报告》,经核証,高湾小流域实施完成至今碳减排量约9.95万吨。

  此外,安徽省、市、县三级指定专人负责,建立了上下畅通的沟通协调机制,统筹推进水土保持碳匯交易工作。

  “我们与省林业厅等部门沟通协调,委托安徽省生态產品交易所负责水土保持碳匯交易挂牌并促成碳匯交易。”安徽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副处长陶春姐说。六安市水利局调度协调各方工作并提供综合支持。金寨县水利局、林业局、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负责基础数据收集,协助开展外业调查採样,為顺利开展小流域水土保持碳匯交易提供基础支撑。

  “碳匯交易產生的收益将继续用於全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及项目区的生态设施运行维护和提升。”金寨县水利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雷庆标表示,碳匯交易拓宽了水土保持投入渠道,可有效解决传统水土保持项目中财政投入单一、资金不足的问题,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

  作為购买方的金寨县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致力於绿色低碳发展。据该公司副总经理王安平介绍,通过购买碳匯,促进了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同时為县域内高能耗企业提供碳匯指标。“计划以水土保持碳匯為抵押物,探索‘碳匯+绿色融资’,使水土保持碳匯资產经济价值得到进一步释放,為地方财政和生态保护事业带来更多资金活水。”

  据介绍,开展水土保持碳匯交易一方面能挖掘各地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建设潜力﹔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各地探索绿色水经济交易新形态动力,反哺和促进水土保持及乡村振兴。

  “此次水土保持碳匯交易,实现了安徽省水土保持碳匯交易零的突破,进一步拓宽了水土保持生态產品价值实现路径,对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也為后续开展水土保持项目碳匯交易提供了典型经验。”陶春姐说。(记者 汤超)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