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活用非遗资源上好大思政课

发布时间: 2022-08-07 17:46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6月11日是中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近段时间以来,许多中小学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非遗进校园活动。

  以文化人,以艺通心。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提升育人效果,必须用好用活包括非遗在内的各种资源。一个个非遗项目,就是一本本内容鲜活的教科书,就是一堂堂地域鲜明的乡土课。非遗是中小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素材,是讲好大思政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

  讲好非遗作品中的红色故事。非遗观照的是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的是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其不仅存在于浩如烟海的典籍里,也贯穿在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之中。在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有大量反映百年党史的艺术作品和传统技艺,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红色资源。唱响中华大地半个多世纪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结合北京市房山区当地民间歌舞霸王鞭(霸王鞭现为北京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表现形式而谱写的。在武汉抗疫期间,湖北省级非遗项目剪纸传承人毛明月创作的《战“疫”日记》《武汉保卫战》等剪纸连环画,被武汉市档案馆作为抗疫实物收藏。去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还编印了两册非遗新书。

  这些聚焦百年党史中的重要事件、伟大成就、典型人物以及感人事迹的非遗作品,通过“以画载史”“以歌串史”“以戏叙史”“以技传史”等寓教于乐、深入浅出的形式,讲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发掘梳理非遗项目中的思政资源特别是红色资源,将非遗传承和中小学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用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审美意象教育人、启迪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能够使红色精神润物无声、可亲可感,也能有效促进广大青少年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传承中来。

  讲好非遗传承人的奋斗故事。非遗的最大特点是活态传承,而活态传承的载体就是传承人。有了传承人才有非遗的绵延不绝、经久不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非遗项目,与传承人亲切交谈,鼓励他们把非遗一代代接下来、传下去。

  如今,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数量为42项,位居世界第一。自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以来,先后共评定1557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06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至于省级、市级、县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则是数不胜数。2022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通知,组织开展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工作。

  非遗的精髓在于活的精神。非遗传承人的人生轨迹与时代车轮交相辉映。他们是中国发展的书写者、记录者,也是中国精神的弘扬者、中国故事的讲述者。有的传承人“心心在一艺”,执着专注做一辈子非遗,于勤学苦练中展现手工技艺的极致境界;有的传承人“偏毫厘不敢安”,在精益求精中探究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的传承人“预支五百年新意”,在古为今用中发展“非遗+”,带动一方百姓走上共同富裕之路。这些非遗传承人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动模范精神。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非遗传承人是劳动教育最鲜活、最生动的事例。中小学校可以有计划地邀请当地非遗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或设立工作室,在校园播下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种子。通过非遗传承人言传身教,让青少年更好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树立文化自信,明确奋斗方向。

  讲好非遗项目的保护故事。一个非遗项目就是一段时代的光影,折射出悠久的文明史、跌宕的传承史。从以往的代代相传、师徒相授、自生自灭,到如今的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保护。非遗项目在当下能够活态传承,绽放日益迷人的文化光彩、拥有日益广泛的群众基础,无疑是因为迎来发展的好时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非遗的保护更是步入了“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涵养文明乡风、凝聚民族精神”的新阶段。2021年3月,教育部将非遗保护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并启动大规模的相关学科建设。去年6月以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多个省市开展了“非遗中的红色资源”寻访活动,深入挖掘和整理流传在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具有红色基因的非遗项目,鼓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标准将其列入本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进行保护。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是讲好大思政课的丰厚资源。而非遗项目的保护故事,无疑是其中精彩的篇章之一。

  中小学校要进一步挖掘非遗项目中的思政资源,用当地非遗文化滋养当代青少年的精神成长,发挥非遗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独特作用,引领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志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战略,着力提升国家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在数字经济时代,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能够为厚植我国发展新优势构筑最为广泛、最为持续、最为强大的微观新动能。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是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电力行业实现结构性转型是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今后五年对于助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好在哪里”“难在哪里”“路在哪里”,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梳理。

  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要更加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完善科技治理体系,就是要围绕科技创新体系中企业和大学这两个基本主体的定位,为企业和大学创造好的环境。

  我们应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反对傲慢和偏见,倡导科技无国界、无障碍、无歧视的合作精神与合作理念,共同寻求科学的答案解答,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我国不断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升综合国力的正确选择。只要全体中国人民咬定青山不放松,充分激活中国人的潜能,中国在创新上一定能够“再攀高峰”。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最重要的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财政、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要将就业目标置于更加优先的位置,根据就业目标进展情况,动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力度。

  直播电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当前市场迫切呼唤更加完善的制度规范和正面引导,为直播电商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无论范围如何扩大,国家安全学学科的核心本质没有变化,它是一门基于政治学的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当前在扩大国家安全学内涵的同时,应该特别注意明确其边界到底在什么地方。

  为保障委托代理实效,应对体制机制挑战,需要抓住机制设计的“牛鼻子”。只有做好权责区分、监管闭环的设计,才能解决委托代理面临“代理人道德风险”的问题。

  在增强主体性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多地实现本土化,但本土化并不意味着建构封闭的纯粹地方性知识,而是以民族性、本土化的形式体现出以全部人类文明成果为基础、面向未来的普遍性内容。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过程中,既要维护全国大市场的统一性,又要考虑到地方发展的差异性,平衡好两者的关键要素在于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和依法行政。

  在当前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制约主要在需求侧,因此“分好蛋糕”以保持消费的稳定和扩大,是“做大蛋糕”即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前提,不“分好蛋糕”也难以“做大蛋糕”。

  正确界定中国知网的相关市场,有利于社会各界包括中国知网、科研机构、高校师生乃至执法机关达成更多共识,在共识基础上回归理性,最终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发展日新月异,部分老年群体好似数字时代的一叶孤舟,积极推进老年群体融入数字时代,享受数字红利,需要全面考量老年群体数字融入的困境,挖掘背后的影响机制,从而找到弥合路径。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特有的民主形式,具有与西式民主截然不同的特征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通过平等协商得以解决。

  数字化企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因此企业必须主动拥抱数字化。换而言之,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企业适应数字经济、寻求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如何有效规划并探索路径,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关键课题,也是“两会”接续讨论的重要问题,“粮食”“社会保障”“安全”等热议话题都突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从“真扶贫扶真贫”到“真脱贫不返贫”,新征程上我们更需要通过创新观念、激活动力、稳定收入来源等方式,降低脱贫群体的脆弱性,增强其发展能力,不断改善其生活水平。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