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银川经开区:精准发力科技创新事业驶入快车道

发布时间: 2022-06-15 17:36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今年以来,银川经开区在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上持续发力,让一批批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小巨人企业在园区内加速聚集,推动科技创新事业驶入快车道。

  6月13日,在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投建的世界首个万吨级铸造3D打印智能工厂,整齐排列着10多台如成年非洲象大小的白色箱体,这些共享集团自主研发的3D打印机,正马不停蹄地打印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

  共享装备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探索者和实践者。近年来,除了为铸造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公司陆续组建了300多人的团队,专注推进铸造3D打印产业化应用,并在建筑装饰、雕塑地形沙盘模型等领域进行探索,同时,也面向模具、汽车、文创、建筑、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提供3D打印产品及服务,仅去年文创产品就有上千万元的收入。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创业载体的统称,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如何将蛋变成鸡?众邦众创空间的负责人张瑞雪有着深刻的认识,2021年,张瑞雪将目光锁定在新媒体,并将新媒体运营理念融入客户公司整体的发展体系,帮助小微企业完成产品销售的直播场景搭设,通过孵化带货主播定制媒体运维方案,迅速打通了食品、服饰、装饰、电子产品等多个行业市场,当年就带领大家实现200多万元的收益。

  科技创新企业的持续发力,与银川经开区的营商环境分不开,一直以来,园区从企业自主创新、人才引进、专利申报、项目研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和暖心的服务。6月14日,银川经开区经济发展服务局主要负责科研项目管理的李学瑞,来到宁夏中欣晶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为企业就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管理、研发项目管理、研发制度准备、研发人员组织等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

  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和复审非常严格,对于企业来说无疑不是一项大考,“上门服务”为企业打消了后顾之忧,也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振了底气。

  “高新技术企业是一块荣誉牌匾,它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同时也备受客户的认可,而整个申报过程从资料准备、撰写,到现场核查和答辩评审,大概需要半年多的时间,申报周期非常漫长,一开始公司上上下下特别迷茫,园区听闻后提前针对申报对我们进行培训,申报期他们又主动对接企业研发人员、财务人员,资料报送环节,园区又站在企业的角度为我们发声介绍企业,让我们非常感动。”宁夏中欣晶圆相关负责人熊欢表示。

  现在众多科技创新型企业正加足马力,为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目前,园区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4家,自治区科技小巨人企业30家,国家级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42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2家,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22家。记者还了解到,2021年度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开发水平考核评价报告显示,银川经开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5件,位列全国217家国家级经开区中的第十三名;银川经开区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数量位列全国217家国家级经开区中的第二十一名。

  目前,银川经开区形成了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数字经济产业为特色的产业创新集群,园区创新驱动的效果日趋明显,科技创新的能力日益增强。下一步,银川经开区将从精准政策支持、加快优势产业发展、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多维度立体式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集聚、科技创新水平,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以高质量发展为银川、宁夏经济贡献力量。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