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活用原则才能打胜仗

发布时间: 2021-10-23 09:58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作战原则是指挥员思考和处理作战问题的基本遵循和依据,“按原则打仗”是兵家要诀。然而,纸上谈兵的典故又告诉我们,不能活用原则也是要打败仗的。未来战争,千变万化的战场情况,使得作战原则的运用变得复杂和难于把握,须根据战场实际,因时因地因敌灵活运用,方能获取作战胜利。

  既遵循经典,又与时俱进。作战原则是战争经验的总结,反映了作战的一般规律,包含了夺取作战胜利的通常机理。历史上战功卓著的将帅,大都是以作战原则为指南,去开辟通向胜利的坦途。因此,要打赢战争,指挥员首先要有遵循原则的信念和习惯,熟悉原则、善用原则,尤其是遵循历经战争实践反复验证为正确的经典原则,以此制订和鉴别战略战术、作战方针和计划,正确地处置战场情况,达成作战目的。然而,一切规律都是发展的,作战规律和原则也不例外,作战形态的演变使作战原则在内涵和外延上不断变化发展,甚至淘汰一些原则。这就要求指挥员切莫把既定的作战原则当死板的公式生搬硬套,应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依据新的制胜机理和战场客观条件,完善与修正已有作战原则,创新与丰富经典原则运用的新方法,并前瞻预测作战发展,确立、接受与运用新原则,以减少因客观事实发展变化而带来的原则运用偏差和错误。

  既全面综合,又区分主次。作战是多要素有机结合的统一体,作战原则也总是以总和的方式发生作用,每条作战原则均会对作战结果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任何忽视都可能影响作战成败。战史上每一个成功战例往往都是指挥员出色地运用一系列作战原则并使之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指挥员须通盘考虑各条原则的作用,力争使作战行动符合全部或大部原则精神。然而,重视全面综合运用作战原则,并不等于“平均用力”。作战的主客观条件不同,使得每一次作战主要矛盾也不同,而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往往需要重点遵循某一条作战原则,且作战的复杂性导致作战原则之间常常发生矛盾。因此,指挥员选择运用作战原则时,既要全面考量使诸原则综合致效,又要审时度势分清主次、合理取舍,把握与运用对赢得作战胜利具有决定意义的原则,如强攻时,往往重点遵守集中力量原则放弃隐蔽突然,袭击时往往为了达成隐蔽突然而不得不放弃集中大量兵力。

  既因地制宜,又创设条件。战场客观实际对作战原则运用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作战原则通常基于战场一系列条件发生作用。作战中,指挥员须根据战场敌情、地形、我情等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地运用作战原则,方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然而,战场现实条件往往并不能完全适宜作战原则。因此,作战中,指挥员不仅要善于根据战场情况因地制宜地运用作战原则,更要着眼作战目的的达成,在客观条件不能充分满足的情况下,通过改造改变战场条件,努力创设有利于作战原则运用的条件环境,以利于充分发挥某项作战原则的指导作用和决定作用。如为达成快速突击,可将传统的装甲力量配合步兵冲击的做法,改变为单独集中装甲力量实施;为达成集中兵力隐蔽突然原则,可运用佯动、欺骗等战术手段,将敌主力吸引于另一个方向,创设形成局部优势的时间和空间窗口,而后集中兵力突然袭击,一举达成作战目的。

  既正向常规,又逆向反常。“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作战原则作为反映作战客观规律的行动指南,无疑对作战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在纷繁复杂的战场环境中,指挥员首先考虑按原则指示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找到提挈作战的要领,在原则指引下获取作战胜利。然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战场上往往需要把原则这种“静止的战术”同战场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指挥员创造性,甚至运用逆向思维,从相反的、对立的角度去思考与运用作战原则。如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尚未结束,******东不等完全粉碎敌人的战略进攻,不等我军在数量和武器装备上占绝对优势,就指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实行跃进式战略进攻,乍一看好像违背了常规的战略进攻相关原则,但恰恰相反的是,这一逆向思维决策,彻底打乱了国民党军的防御部署,拉开了我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大大缩短了解放战争进程。因此,指挥员在运用作战原则时,应在充分遵循战争规律的基础上,善于运用逆向思维,打破思维惯性的束缚,对一些习以为常的原则反其道而行之,常常能收获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胡有才)

  10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总工程师韩夏在“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新闻发布会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建设取得较大进步,有效支撑了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9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对88125项与气候相关的研究开展调查后发现,超过99.9%的同行评议科学论文认为,人为活动是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UB)研究小组BCLIMATE的研究表明,全球湖泊温度和冰盖的变化不是自然气候变化造成的,而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的大量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

  近日,多家外媒报道,美国纽约的外科医生成功将猪的肾脏移植到人体中,并且没有立即引发人体免疫系统的排斥反应。这是一项潜在的重大突破,这一被称为“变革时刻”的医学进步未来可能为成千上万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新希望。

  英国《自然》杂志20日发表的一篇环境学模型研究认为,大气微塑料或能通过反射阳光辐射对气候有微小的冷却效果,但是由于塑料持续在地球环境中累积,未来可能会展现更强的气候效应。这些发现是首次对大气微塑料的直接全球气候影响进行计算的结果。

  关于新冠病毒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它是否会成为像流感一样的季节性病毒,或者它是否会在一年中任何时候都可以同等传播?这对采取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0日,国家大型光伏基地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公司200万千瓦光伏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宣布近期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开工建设的首期1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为总目标”“统筹布局国际一流的前沿基础研究平台、大学和科研机构”……10月19日,《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正式发布亮相。

  当前,数字科技文献已经成为科研人员使用的主流数据资源,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设施,并逐渐成为支撑我国科技创新的基础战略资源。

  10月20日举行的第九届上海院士专家峰会上,迈向碳达峰如何兼顾经济发展成为众多院士专家共同关注的话题。“双碳”背景下,通过科技创新加速传统能源转型调整、清洁能源“换道”超车、拥抱数字经济成为与会院士专家的共识。

  近日,武汉大学公开课《恋爱心理学》火了,课堂上爆满的教室和门窗外挤满的学生画面一度刷屏网络,有网友笑称“小小的课堂装不下同学们对‘恋爱知识’的向往”。

  21日,记者从中科院过程工程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创建了一种嵌合外泌体,实现了淋巴结和肿瘤组织的双重靶向,以此激活了淋巴结内免疫应答,并改善了肿瘤免疫微环境。该双效协同机制在多种动物模型上显著抑制了肿瘤进展,为肿瘤免疫治疗带来新思路。

  说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相信这么专业、抽象的术语,很少有人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实际上,它在我们的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海洋工程、石油化工、医疗器械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工关节、电梯导轨、输油管道……这些材料都用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2021年“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设在郑州,不是偶然的。“这与近年来坚持不懈地进行以‘郑创汇’为主的双创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分不开。”河南省科技厅科技金融与服务业处负责人表示,郑州创新创业一直走在河南前列,对全省创新创业水平起到了“助推器”作用。

  翅膀宽而长,身体覆盖白色羽毛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鸟类大熊猫”东方白鹳对栖息地的选择是挑剔的。但现在,它却在地处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黄三角保护区)安了家,累计繁殖了2000只左右的雏鸟。

  “对位于人体高危部位的恶性肿瘤,我们自主研发的‘纳秒刀’数分钟即可精准‘干掉’它,不损伤周围组织。”10月21日,在北京举办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纳秒刀精准消融肝癌抗复发转移的项目负责人、浙江大学陈新华博士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

  10月21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接下来一周内,公众可近距离接触一批既“高精尖”又“接地气”的重量级科技成果,亲身感受五年来科技创新带来的新变化、新成就。

  山西近三万古建筑文物中,被列为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到3%。此次受暴雨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的,绝大部分为低级别和未定级文物。达到比较严重状况的有 750 处,其中 84%为市、县级“低保”和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

  据英国剑桥大学官网19日报道,该校科学家在最新研究中再次发现,底夸克衰变成电子和缪子的频率并不相同,这违背了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为我们发现新物理学提供了佐证。实际上,今年3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也发现了类似现象。

  记者近日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悉,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玉院士团队李保强教授课题组与浙江农林大学孙庆丰教授、李彩彩副教授等人首次将钌(Ru)与富含空位的碳点(CDs)结合,构建了钌/富空位碳点电催化剂(Ru@CDs),并揭示了强电子结合提高电催化析氢活性机制。该材料有效地拓宽了碳点的应用范围,为新型高效析氢电催化剂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