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参加养老保险如果活不到退休“积累的养老金”会去哪里呢?

发布时间: 2021-09-19 08:17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在很多人看来,我们退休后领的养老金是自己给自己积累的。每月缴纳几百元的养老保险,几十年需要缴费十几万甚至更多。这样一大笔钱如果存起来,确实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但是参加养老保险有不确定性,万一去世了是不是自己积累的这么一大笔养老金,就发放给了他人呢?实际上,这是不了解我们养老保险基金的思维。

  当然有一种攒钱的养老保险,叫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纳的部分,国家还会给予一定的补贴,一起存入个人账户,等到退休时按月领取。万一领取不完,个人账户的钱可以继承,因此不会亏本。所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攒养老金,而且国家还会补贴基础养老金。确实是稳赚不赔,但是养老金待遇比降低,很多人是不愿意参加这种养老保险的。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现收现付制的一种养老保险,属于社会保险的范畴,由整个社会来维持这个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转。

  现收现付制,指的是现在年轻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于支付给已经退休的老年人的养老金。实际上,从金钱角度讲,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不仅仅是年轻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还有国家财政予以的补贴。按照人社部公布的数字,仅2020年中央财政补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高达5,800亿元。

  养老保险基金现收现付制度下,也是有一定积累的。1991年,我国实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明确建立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的基本原则是“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取部分积累”。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2020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为44376亿元,总支出为51301亿元,累计结余48317亿元。这部分积累主要是应对我国老龄化或者退休制度趋势改变的一种缓冲。

  尽管养老保险制度是现收现付制,但是参保人去世以后,并不是什么待遇都没有的。实际上,我们的《社会保险法》也规定了一定的参保人员去世后的待遇,主要包括这三种: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个别地区还会有第四项待遇——供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社会保险法》中并没有明文规定。

  每年国家支出的养老保险待遇,实际上既包含了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也包含了当地发放的补贴补助和对于去世人员支付的丧葬费、抚恤金、个人账户余额等等待遇。

  按照十四五规划,我国将落实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政策。据网传消息,未来国家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去世以后的有关丧葬补助金将是两个月的该省市上年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平均在7300多元。一次性抚恤金将根据缴费年限和领取养老金的年限综合确定,只要缴费满15年以上至少能够领取9个月,最高24个月。按照24个月计算,这部分待遇高达8.7万元呢。目前,各地并没有明确出台文件规定是否执行有关标准,预计家有一定的过渡。

  综合来讲,我们应当正确理解养老保险制度。这是一种我们年轻时承担社会保险缴费责任,年老以后按照国家法律保障享受的一种待遇。

  参加养老保险我们是履行参保义务,并不是积累钱财。我们会按照养老保险制度的有关规定享受有关待遇,有关待遇并不仅仅是老年后养老问题,实际上也包括了去世后的各种丧葬、抚恤、个人账户等等待遇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