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广州流调民警:跟病毒“赛跑”的人

发布时间: 2021-06-05 07:51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他们被称为跟病毒“赛跑”的人,也被称作病毒“侦探”。他们的工作是整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全力支撑卫健等职能部门上追源头,下拓密接,他们便是广州流调民警。

  自广州近日出现第一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后,广州警方主动对接疾控部门对病例迅速开展疫情流调工作。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牵头组建流调指挥部,与市卫健部门合属办公,在第一时间组织流调小组协助卫健部门开展工作,实现无缝对接。据了解,截至目前广州警方共组织全市近300名刑侦流调力量支援荔湾区疫情流调工作,与卫健部门前端的13个流调小组混编,同步开展流调,齐心协力为斩断传播链条和病毒“赛跑”。

  电话铃响,民警黄畅科揉了把脸,接起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告诉他,又有新增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病例,要尽快找到密切接触者,“越快越好”。

  黄畅科是此次荔湾区疫情上百名流行病学调查员中的一员。放下电话,他立即进入工作状态,联系荔湾区公安分局通过各种调查手段排查患者确诊前接触过的人,初步锁定与感染者密切接触者超过200名。

  指挥部在疫情防控重点中心地带,方便快速行动。单日确诊病例还在增加,接到新增阳性病例报告,流调人员要争取尽快赶到现场,面对面提问,包括近几日“确诊患者见过谁”“去过哪”“参加过什么活动”等。这些信息会形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为寻找病毒源头和阻断病毒传播提供数据支撑。

  “说白了,流调就是找上家、寻下家,摸清轨迹。”黄畅科解释,“上家是传染源,看有没有控制住;下家是疫情可能播散的范围,要提前采取行动,走一步看三步,下先手棋。行动也要足够快,按照国家规定,个案调查表要尽可能于24小时内完成,而这一次,我们流调队的规定是4小时内完成。”

  比时间的紧迫更让人紧张的,还是那不断的电线余个流调任务。“广州是一座有2000余万人口的城市,慢一秒,人群被感染的风险就大一分,得赶紧处理。”黄畅科说。

  流调人员像一群织安全网的人,编织起来的信息越准确,脉络越分明,病毒就越难通行。这几天,流调队员要从早上7时一直忙到次日凌晨5时。

  从一名感染者找到一群密接者,会形成一个枝干。枝干多了,就需要不断分析,复盘轨迹,找到交汇点。现实的流调工作中,一些情况比较复杂,难以判定,非常考验水平。

  负责研判工作的组员要分工协作,首先对所有的流调报告进行汇总、编号,接着录入数据库提取关键信息,将文字段落表格化,然后进行数据处理,绘制病毒传播链分析图、家族聚集性病例关系图等,最后把研判信息汇总上报,为疫情防控的下一步决策提供依据。

  每天,负责研判工作的组员把当天流调报告梳理出来,最多的一天有几万个。通过这些报告,疾控中心可迅速找到疫情传播的“特点”和“风险点”。在分析报表上输入“××超市”“××医院”等关键词,相关的病例信息就会成组显现出来。在另一些已经绘制完成的传播链分析图上,相关病例的感染途径清晰可见。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