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党史天天学】打好外宣牌让世界了解中国

发布时间: 2021-06-03 15:08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的第一年。值此重要历史节点,为进一步学习宣传党的历代领导人关心、重视宣传思想工作的故事,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共普陀区委宣传部、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了致敬建党百年宣传思想故事微宣讲,通过青年的讲述,依托线下面对面宣讲、线上全媒体传播,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在聆听中重温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为更好地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汲取智慧、拓展思路、凝聚力量。

  世纪之交,世界互联网迅猛发展,全球信息化浪潮兴起。打好外宣牌,让世界了解中国,是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抓住外媒采访的时机、按照媒体发展规律、参照西方受众的欣赏习惯和文化背景来介绍中国,树立一个健康中国形象,是党和国家打好外宣牌必须回应的现实问题。此时,党的领导人也希望在世界元首会议之前真正进入国际舆论的中心,本着彼此包容实现双赢的愿望,使美国人想知道的、中国政府想让美国及西方观众知道的以他们乐意接受的方式传递给他们。

  为此,2000年8月15日,江泽民同志在北戴河接受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主持人麦克·华莱士的专访,该节目曾68次获得美国电视界最高奖,华莱士主持该节目长达32年,具有高超的专业水准,为准备此次专访,华莱士精心设计了每一个环节,江泽民同志也同意了华莱士提出的“不限时间,不限话题”的条件。这次采访的内容,在全球22个电视机构播出,实现了中美双方媒体现场合作零的突破,影响深远。采访中,华莱士就中美关系、媒体宣传立场、执政理念等核心议题展开采访,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个采访的片段共同来回顾这段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采访:

  江泽民:我认为中美关系总的来讲是好的,当然这中间就像自然界的现象一样:风风雨雨,有的时候多云,有的时候甚至还乌云密布,但是有的时候多云转晴。

  华莱士:四年前,您曾经到中国很重要的一家报纸《人民日报》,您对他们说,即使是一篇文章,哪怕一句话讲错了都可能会造成国内的政治不稳定。新闻就有这么大的力量?

  江泽民:我只是说明这么一个问题,就是这么大一个国家,我们有12亿多人,新闻的导向确实是很重要,不管对中国的新闻界以及包括西方的新闻界,我都认为有一点很重要,我尊重所有的新闻界他们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但是事实不能扭曲。

  华莱士:人们都说,您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绵里藏针”,您觉得这是您成功的秘诀吗?

  江泽民:我这个人的性格还是比较果断,这是肯定的。我当总书记到现在11年过去了,我始终抱着一个信念:我始终要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祖国尽力地做好工作。

  江泽民:我并不信任上帝,我是无神论者,所以我也并没有一定要叫“我的上帝!”但我认为,我要依靠全体人民对我工作的支持。

  通过以上片段我们不难发现,这次采访不仅展示了江泽民同志的外交形象和个人魅力,也增加了美国各界人士对中国及中国政策的了解,很多内容是第一次向外国人说明或是外国人第一次听到,这次采访堪称我国对外宣传的一次好案例。华莱士在向江泽民同志的信中说:“您为这次著名的采访营造了气氛,反响一直是令人惊叹的。”

  是的,一路走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外宣工作。如何根据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地搞好外宣工作,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江泽民同志率先垂范,在外宣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值得学习。

  今天,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更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善于运用一切宣传载体向世界人民传递好中国情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走好中国道路,提供中国方案,打好外宣牌,让世界了解中国。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