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提高支付安全意识 度小满提示:“离电信诈骗远一点靠平安幸福近一点”

发布时间: 2020-09-24 17:50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近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的2020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开展。

  随着移动支付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常网购、社交等场景也给不少电信诈骗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当今电信诈骗频发且手段复杂多样,骗子通过线上通话等方式冒充他人,得手后立即销声匿迹,这让被骗者维权也变得十分困难。

  度小满钱包提示,我们在日常网络生活中应擦亮眼睛,保持警觉,提高保护个人信息、防范电信诈骗等安全意识,离电信诈骗远一点,靠平安幸福近一点,做理性金融好网民。

  案例1: 提前 网购 窃取信息 假客服套路深

  小张是一名名校研究生,在亲戚朋友眼中可谓学历高见识广,但就是一个不小心,却成了警察叔叔口中那个被骗 X 万的小姑娘。

  那天小张接到了自称是某电商网站客服的电话,对方准确说出她最近买过某大牌粉底的一次网购交易,并表示她被误列入供应商名单,每个月的这一天将被银行扣除800元,不过每次购买产品可以享受消费折扣;如果不需要这一权益则需要联系银行客服取消。

  在确认小张气愤的表示要取消这一被动获得的权益后,这位客服将她的电话转接给银行。而所谓银行的客服表示,不知道银联要从小张的哪一张银行卡划掉每月的800元,让她报出名下所有超过800元的金融账户。

  我怎么可能这么蠢!遭到小张回绝后,该银行客服开始施展骗术。他先是要求小张在系统反复填入值班经理名字、银行代码、自己的银行卡余额等信息,让小张相信银行正在一步步不厌其烦的帮助她验明身份。而在这个过程中,一旦遇到质疑,熟练的骗子就采用具有强迫性的话术或施压的方式,让小张以为自己只是在配合银行尽快验证信息,而她实际上已经落入了骗子的陷阱,在所谓验证的过程中向骗子进行了转账。

  事后,小张很快觉悟并报了警,并反省了自己这次被骗中值得警惕的地方:比如,是所谓客服将自己的电话转接到银行,而不是自己拨通的银行电话;而骗子也是利用了小张想要维权的心理,一步步用引导性、压迫性甚至共情的语言让她失去了心理防线。

  类似这种利用个人购物等信息假冒客服身份的电信诈骗案例非常多,比如冒充购买机票、火车票、预定酒店等平台或机构的工作人员等,以信息不对称通过要求验证身份等形式进行行骗。

  度小满钱包提醒:接到已购买产品出现问题一类的电话不可轻信,应第一时间通过网购平台主动联系商家进行核实,并联系官方金融机构,核实自己的财务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案例2: 切忌轻信陌生人 天上很难掉馅饼

  除了保护信息以防泄露,在移动社交生活中,更要对向陌生人转账保持警惕。

  马先生曾通过网友加入某聊天平台刷单群,刷单组织者要求先要入会并充值一定的金额,约定到期返款。马先生向指定账户充值3万余元却没有收到返款,而后刷单群被解散,他才发觉群里大多数的成员都是骗子那方,于是报警。

  王先生则是通过某婚介网认识了一名女子,一直线上交流和通话,交往时间内该女子已向王先生索要生活费、礼物费、红包等上万元,后来表示自己父母有病需要治疗,而在王先生再次转账数十万元后,该女子将他拉黑。

  不止如此,很多人轻信网上的各类低价出售等信息,在未核实真实信息的情况下向对方个人社交账户转账,而后被拉黑。这些都是轻信陌生网友,贪小便宜吃大亏,也往往成为骗子利用的软肋。

  度小满钱包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提高防范意识,涉及他人要求转账、他人要求出示个人账户信息等情况要擦亮眼睛,及时核实对方账户,妥善保管个人信息,不被小利益诱惑,做理性的金融网民。

  实际上,电信诈骗等典型的金融案件都会涉及到转账支付,支付安全是保障个人财产安全的重要防线。度小满钱包再次提醒您:在日常生活中,提高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同时升级反诈骗意识,谨记五不口诀:

  陌生来电要警惕,不大意;

  网络信息要查证,不轻信;

  可疑链接要谨慎,不乱点;

  资金转账要核实,不着急;

  一旦受骗要报警,不犹豫!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