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小鬼子走着瞧剧情介绍为什么上热搜?

发布时间: 2023-02-19 17:56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1900年,庚子年。这一年是近百余年来的耻辱之年,这一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

  1901年9月7日,德、奥匈、比、西、法、英、意、美、日、荷、俄等国公使组成的外交团,在西班牙使馆与庆亲王奕劻、李鸿章等举行谈判,签订了《辛丑条约》。

  条约中规定,清政府要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匈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挪威六个“受害国”军费与损失费等,共计4亿5千万两白银。

  这还没完,还要加上年息4厘,本息合计9982238150两白银,以海关、常关及盐政各项进款作抵押。

  “庚子赔款”数额之巨,可以说是惨绝人寰的。它对晚清政府的影响几乎是灭顶之灾。

  入侵各国看似是用条约勒令停战和解,其实是不愿牺牲他国伤亡,以经济赔款的软性措施来肢解和瓦解庞大的大清。

  条约规定,庚子赔款从《辛丑条约》签订的第二年开始实施。从1902年至1940年分39年还清。

  因为八国联军入侵发生在1900年,这一年是庚子年。也是这一年的战争直接导致了《辛丑条约》的签订,由此这笔战后的赔款称之为“庚子赔款”。

  因为庚子赔款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受到了一战、二战等大环境的影响,所以出现过延付、停付的现象。

  众所周知,《辛丑条约》是极为不平等的条约,里边的很多条款简直是霸王条款。可是羸弱的清政府面对当时苟延残喘式的社会背景,又不得不屈服。

  但是“庚子赔款”的支付依然还要进行。这是由于支付周期较长,全球格局变幻莫测,后来美国为了取得比“赔款”更大的对中国的把控和利益,提出了“庚子退款”计划。

  文献记载,“庚子赔款”中,我国共需向美国支付3293万两白银,约合2444万余美元。

  在所有需赔款的国家中,美国的赔款数额不是最多,最多的是俄罗斯和德国。俄罗斯需支付2.8亿两赔款,德国需支付1.9亿两赔款。

  1906年,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分析完世界发展格局之后,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

  “中国正面临着一次革命,哪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哪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在精神和商业的影响上取得最大的收益。”

  正是这封信,打动了罗斯福。罗斯福也认为,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可靠。

  后来罗斯福就在国会上通过了“庚子退款”计划。他们着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援助之法,是将庚子赔款退还一半,用于中国政府派遣学生来美国留学。

  于是,后来就有了我们优秀学子留学美国的经历,其中有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等。这些学子中大多数人都是学业归来报效祖国,也有利益熏心后,加入美国国籍为美效力。

  在美国退款行动获得了可观收益之后,其他国家也纷纷考虑退款,效仿美国开展文化教育植入。

  比如:1920年苏俄政府下令取消了“庚子赔款”,1920年12月英国也通知中国将退还庚款,接着法国、比利时、意大利也先后答应退款。1926年,荷兰也退还了部分庚款。

  但是要注意的是,“庚子退款”绝不是列强的好意,他们都是各怀鬼胎,有着各自的政治目的。

  1、只有部分国家退款;2、“庚子退款”并不是全部归还,只退还了部分;3、所有的退款都是有条件的,并非无条件退款。

  读者们,关于“庚子赔款和退款”,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