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算力太重要这两块地就做算力

发布时间: 2022-07-07 10:55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上述地块中,有两宗集中在中原科技城,将谋划建设研发中心及总部基地,产业定位为国内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及服务产业项目,两地块总投资不低于50亿元。

  另一地块将谋划建设小微企业园,产业方向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高端智能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

  经郑州市人民政府、中牟县人民政府批准,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中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郑东新区分局,日前以挂牌方式,出让新郑东出[2022]7、8、9号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其中,编号为新郑东出[2022]8号的土地,位于郑东新区龙湖内环北路南、龙源路东,使用权面积67808.21平方米。编号为新郑东出[2022]9号的土地,位于郑东新区龙湖内环北路南、龙源东二街东,使用权面积为53109.74平方米。

  这两宗地块,项目性质均为工业用地(新型工业用地),出让年限50年。需要一提的是,上述两地块均在中原科技城,所在位置也十分接近。7月4日,记者多方了解到,根据郑东新区管委会下发的国有建设用地产业的实施方案,上述两宗地块的产业,均定位为国内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与算力服务产业项目,产业主要包含服务器业务、操作系统业务、数据库业务等。

  依据目前方案要求,企业须在上述两宗地块上建设研发中心及总部基地(非区域总部)。基地须包含研发、销售、管理三大中心,公司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研发能力,在核心技术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累计专利持有数超过2000件(其中发明专利大于1000件)。

  另一宗7号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位于郑东新区白沙园区芦医庙大街西、忠贤西路南、永丰街东、瑞佳路北,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小微企业园用地)。

  根据目前方案,这里将谋划建设小微企业园,产业方向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高端智能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引进科技产业平台,投资、建设、招商、运营一体化。

  此次出让地块中,中原科技城围绕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及研发服务,建设研发中心及总部基地,很引人关注。

  据了解,算力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作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重要支撑,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算力资源甚至还被提升到了水、电、燃气等基础资源的高度,重要性不言而喻。

  7月4日,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郑州师范学院国家中心城市研究院首席专家陈耀告诉记者,上述两宗地块未来都将建设成为载体平台,围绕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研发、应用等,将吸引国内相关领域的大型企业进入,这对于郑州乃至河南的数字经济发展都将是非常积极的助力。

  陈耀介绍,包括算力基础设施在内的大数据中心建设,各主要城市、省会都积极在建。作为中原科技城的项目,上述两宗地块,使用权面积合起来超过12万平方米,这样的建设体量属于中大型规模,未来随着产业发展,还可能会继续增加。

  在陈耀看来,郑州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处于中上游位置,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还不够匹配,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发展,将中原科技城建设作为一个重要抓手,一系列科技创新类产业项目将不断规划布局。

  6月30日,中原科技城人工智能科技园迎来了首个单体主体结构封顶及地下室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该科技园是中原科技城板块重要组成部分,是省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9.9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科技研发、商务办公、公寓用房及配套商业等。

  5月20日的消息,中原科技城中小企业总部基地、头部企业总部基地项目已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建设,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

  其中,中原科技城中小企业总部基地总建筑面积305240平方米,功能业态主要为中小企业办公及公共配套服务设施。项目总投资26亿元。

  中原科技城头部企业总部基地总建筑面积209800平方米,功能业态主要为头部企业办公及公共配套服务设施。项目总投资19亿元。

  4月底,郑东新区科学谷综合开发PPP项目开工,该项目用地20.25平方公里,总投资36.93亿元,涵盖道路、桥梁,以及市民服务中心、研发中心、体育馆等惠民工程,项目对于郑州市建设黄河科创走廊、塑强“一体两翼”东翼片区、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有重要意义。

  其中,省委书记楼阳生就中原科技城建设发展,提出多项要求。比如,2021年11月24日,楼阳生调研省科学院中原科技城规划建设时提到,“城”重在平台载体、应用转化,要上连国家战略、科技前沿,下接产业发展、市场需求。

  2021年10月9日,省委书记楼阳生调研中原科技城规划建设、河南省科学院重建重振工作时提到,要学习借鉴世界顶尖、国内领先的科研平台建设经验,以超前眼光、国际视野,科学谋划中原科技城功能定位、规划理念、空间布局、体制机制,坚持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确保高水准起步、高质量发展。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