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村里来了“兵支书”
因为退役军人李春燕的到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凤山镇峨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一度贫穷的小山村如今通了电、修了路,建起晒场和文化休闲广场,山坡上种满油茶和木菠萝。
李春燕是这个村子的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上任两年来,这位年轻的90后姑娘带领村民修桥铺路、开渠引水、修建文化休闲广场,对低收入家庭进行就业指导,引进第三方公司,科学管理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看着生活一天天好起来,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村里的不少老人直夸赞,“幸亏来了这位‘兵支书’”。
然而在退役的头几年,“兵支书”李春燕没想过要回村做“村官儿”。她向往外面的世界,想要“干出一番事业,出人头地”。2015年退役后,她和别人合伙开公司做桂圆生意,很快打造出自己的博白县桂圆品牌,还成了品牌代言人。
因为带动当地60个行政村加工桂圆肉,帮助峨嵋村3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收益,李春燕很快成为村里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2020年,老村长带着一封推荐信找到李春燕,希望她能回村担任党总支书记,带领全村发展经济。
李春燕承认,当那封盖有峨嵋村党总支部委员会印章、周围密密麻麻摁满村民手印的推荐信送到面前时,自己是蒙的。那时她才刚满30岁,事业正是风生水起的时候。回村做村支书,让李春燕难免有些犹豫。
“正是想往外闯的年纪,忽然要回贫困的山沟里做村支书,心里总是犯嘀咕。”李春燕说。但她想到了小时候村里的穷苦生活,那时峨嵋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她每天要走10公里土路到村外去上学,下雨天踩一脚泥。
“既然现在有能力了,就应该帮助大家,让乡亲们的生活一起好起来。”很快,李春燕下定决心,推掉了自己的公司业务,准备回村上任。那年8月,经过组织和村民选举,李春燕成为峨嵋村历史上的首位女支书、村委会主任,也是最年轻的村支书。
刚上任的那段时间,李春燕干劲儿满满,却没想到现实给了她一个不小的“打击”。因为年纪小、缺乏经验,李春燕并不被一些村民看好。大家觉得来了个“娃娃”,每次李春燕入户走访,老人们总不爱和她说话,只草草聊两句便将她打发走。
吃了几次闭门羹后,李春燕开始反思工作方法。她向做过村干部的父亲请教,不厌其烦地在村里一圈圈转,熟悉情况。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是个退役军人,什么苦没吃过,任何困难都不可能让我后退”。
别人不愿搭理自己,就自己找上门去。入户调研的过程中,李春燕得知一位60多岁的老奶奶因早年生活动荡,一直没能办理身份证,无法享受养老、医保等福利,便主动包揽下为她登记上户口的事情。两个多月时间里,她四处打听户籍办理的程序,又多方辗转联系到老人在老家贵州的亲戚核查资料,最后顺利为老人上了户口。
另一位行动不便的老党员也是李春燕的重点关注对象。每次下村,李春燕都会自掏腰包买一堆水果肉菜去看望他,陪老人聊聊天。去得次数多了,左邻右舍看在眼里,渐渐接受了这个待人真诚的小姑娘。一些村民开始主动靠近李春燕,和她闲聊家常,并反映一些村里的困难问题。
在村委会副主任李尉豪眼里,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是“真心为大家好”。特别是当完兵回来,李尉豪明显感觉到,李春燕的行事作风“很有军人样子”,“雷厉风行,说一不二,就一个目的,要让村民生活好起来”。
李尉豪记得李春燕刚回村上任的那段时间,听说村子地处偏僻,晚上治安较差,李春燕便组织村委成立了一支巡逻小队,每天晚上带队在村里巡逻。后来发现村路难走,她就动用私人关系联系工程队,把山路都翻修一遍,确保村民出行安全。
“你能感觉到她的真心。不怕困难,就是想为老百姓办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没有一点私心。”李尉豪说。
李春燕的到来帮村里解决了不少“历史遗留问题”。过去,峨嵋村因地处深山中,电压不稳,空调、电磁炉等电器“沦为摆设”。李春燕上任时恰逢广西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她便挨家挨户去做工作,请村民配合改造。
一户老人家拒绝配合,理由是电缆从楼顶经过,会影响将来自家建房子。李春燕几次上门劝说,老人都不听。无奈之下,李春燕决定试一试在部队当班长带兵的办法,直接找上门去,语气强硬地告诉老人,“这是为乡亲谋福利的事,你不同意,就是害了子孙后代”。
“其实只是想试一试。工作做不通了,就换一种思路。”李春燕说。没想到,老人真的被“吓唬”住了,着急地向她解释“并不想害了孩子们”。见方法奏效,李春燕紧接着向他详细讲解了电网改造的规划内容,并承诺帮他联系当地电力局,如果将来真的需要盖房,再协商更改线路,最终劝说老人配合改造。
但带兵的方法也不是次次见效。2021年3月,李春燕在村里发动村民土地流转,还主动向县里申请成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原想着将大家的土地集中外租增加收益,没想到村民们对土地入股并不理解,积极性不高。
李春燕花了1个多月时间,每天入户宣传,为村民讲解“三变”改革的详细内容。谁没听懂就再去一趟、再讲一遍,最多的一户跑了近10趟。她还录制了宣传语,每天拿着喇叭在村子走,循环播放,后来被人笑称是“洗脑式宣传”。
“工作开展不下去是真着急,最难的是改变大家的观念,让老人们接受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李春燕回忆说,那1个多月里自己从没想过休息,每天睁开眼就想往村里跑,常常一天下来嗓子都说哑了。
因为李春燕的执着与耐心讲解,渐渐地,一些村民决定参与“试一试”。流转的土地逐渐增多,李春燕便又往外跑,多方考察,最终选定油茶、木菠萝等适应当地环境同时收益较高的几项产业。
“带兵讲究的是守纪律、服从命令,管理村民则要以理入心、以情动人。要让大家看到你的真心,知道你确实是为他们好,大家才愿意去跟随你、信赖你。”李春燕解释说。
在李春燕的带领下,峨嵋村的种植产业发展起来,大批村民受雇于合作公司,既有工资,又能定期领到分红,收益日益增多。村民们看到了土地流转的好处,纷纷主动申请加入。如今,全村已有216户244.523亩土地入股,完成了110人的劳动力资源入股。
除了发展种植产业,李春燕还琢磨着发展养殖业,力争让土地种植与生态养殖形成高效循环。她将目光瞄向了奶牛养殖,于是跑了多个省份开展调研,寻访奶牛养殖场,咨询养殖经验。
最终,经过多方考察比较,她选定适应广西生态环境的奶水牛品种,又在村里开办起奶水牛养殖场。如今,峨嵋村的部分土地用来种植奶水牛牧草,奶水牛的粪便又成为土地的天然养料,形成一条有效的循环链。
尽管困难重重,“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但李春燕觉得“干这事儿很有成就感”。“你自己做生意,赚了钱只有一家人开心,如今带动村里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做生意没法比的。”她说。
她始终记得,2021年7月14日,村里第一次分红的时候。一大早,村民们就搬着板凳聚集在广场上。那天村委会举办了一场热闹的仪式,入股的村民从李春燕手里接过红包,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那一刻,李春燕心里暖暖的,“很想哭”。“好像一瞬间,受过的那些委屈,吃过的苦都不值一提了。”她说,“看到乡亲们的笑脸,就是最大的满足。”
如今,“兵支书”李春燕是村子里最受欢迎的人。无论走到哪里,总有村民热情地向她打招呼。生活中遇到困难,村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春燕,大家都知道,“有难事告诉支书,她一定能解决”。
誰家的秧苗要抛秧,李春燕都會去幫忙。村旁的河道堵了,李春燕帶著村委幹部直接卷起褲腿跳入河中,徒手清淤。她的手機從不關機,每天隨時接聽村民的電話,堪稱“隨叫隨到”。最忙碌的時候,手機一天要充兩三次電。
“村民的事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事都可以往後放。”今年年初,李春燕接到桂圓公司一個合作夥伴的消息,對方稱想繼續合作訂購大批桂圓,請李春燕寄樣本過去。但當時她正忙著帶領村民種植木菠蘿,無暇分心,只好回絕對方,推掉了這單“至少能掙十幾萬”的生意。
事後回想起來,李春燕並不覺得後悔,“重要的不是錢。我更喜歡現在這樣,爲大家做點實事”。利用騰出的空閑時間,她在村裏發動婦女成立“環保媽媽志願服務隊”,帶領大家義務打掃衛生、清理路面垃圾。現在的峨嵋村處處幹淨整潔,已不再是李春燕兒時記憶中髒亂差的模樣。
在村子裏時,李春燕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四處轉一轉,聽老鄉們講講各家的近況。臨近飯點,老鄉們會熱情地招呼她來家裏吃飯,請她嘗嘗自家電飯煲蒸出的熱米飯。到了每周五李春燕要回城,總有村民要她帶上自家種的蔬菜,哪怕只是幾頭大蒜、一小把菠菜。
這位年輕的姑娘已不再想“往外跑、出人頭地”,“人應該盡其所能爲別人做點事。幫助老百姓,比我自己過得好更重要。”李春燕說,能夠每天看到鄉親們的笑臉,就是自己最幸福的事。
版權聲明:凡本網文章下標注有版權聲明的均爲中國青年報社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使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因爲退役軍人李春燕的到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鳳山鎮峨嵋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一度貧窮的小山村如今通了電、修了路,建起曬場和文化休閑廣場,山坡上種滿油茶和木菠蘿。
李春燕是這個村子的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上任兩年來,這位年輕的90後姑娘帶領村民修橋鋪路、開渠引水、修建文化休閑廣場,對低收入家庭進行就業指導,引進第三方公司,科學管理村級集體經濟産業,帶動村民致富。看著生活一天天好起來,錢袋子一天天鼓起來,村裏的不少老人直誇贊,“幸虧來了這位‘兵支書’”。
然而在退役的頭幾年,“兵支書”李春燕沒想過要回村做“村官兒”。她向往外面的世界,想要“幹出一番事業,出人頭地”。2015年退役後,她和別人合夥開公司做桂圓生意,很快打造出自己的博白縣桂圓品牌,還成了品牌代言人。
因爲帶動當地60個行政村加工桂圓肉,幫助峨嵋村36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增加收益,李春燕很快成爲村裏小有名氣的致富帶頭人。2020年,老村長帶著一封推薦信找到李春燕,希望她能回村擔任黨總支書記,帶領全村發展經濟。
李春燕承認,當那封蓋有峨嵋村黨總支部委員會印章、周圍密密麻麻摁滿村民手印的推薦信送到面前時,自己是蒙的。那時她才剛滿30歲,事業正是風生水起的時候。回村做村支書,讓李春燕難免有些猶豫。
“正是想往外闖的年紀,忽然要回貧困的山溝裏做村支書,心裏總是犯嘀咕。”李春燕說。但她想到了小時候村裏的窮苦生活,那時峨嵋村沒有一條像樣的路,她每天要走10公裏土路到村外去上學,下雨天踩一腳泥。
“既然現在有能力了,就應該幫助大家,讓鄉親們的生活一起好起來。”很快,李春燕下定決心,推掉了自己的公司業務,准備回村上任。那年8月,經過組織和村民選舉,李春燕成爲峨嵋村曆史上的首位女支書、村委會主任,也是最年輕的村支書。
剛上任的那段時間,李春燕幹勁兒滿滿,卻沒想到現實給了她一個不小的“打擊”。因爲年紀小、缺乏經驗,李春燕並不被一些村民看好。大家覺得來了個“娃娃”,每次李春燕入戶走訪,老人們總不愛和她說話,只草草聊兩句便將她打發走。
吃了幾次閉門羹後,李春燕開始反思工作方法。她向做過村幹部的父親請教,不厭其煩地在村裏一圈圈轉,熟悉情況。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我是個退役軍人,什麽苦沒吃過,任何困難都不可能讓我後退”。
別人不願搭理自己,就自己找上門去。入戶調研的過程中,李春燕得知一位60多歲的老奶奶因早年生活動蕩,一直沒能辦理身份證,無法享受養老、醫保等福利,便主動包攬下爲她登記上戶口的事情。兩個多月時間裏,她四處打聽戶籍辦理的程序,又多方輾轉聯系到老人在老家貴州的親戚核查資料,最後順利爲老人上了戶口。
另一位行動不便的老黨員也是李春燕的重點關注對象。每次下村,李春燕都會自掏腰包買一堆水果肉菜去看望他,陪老人聊聊天。去得次數多了,左鄰右舍看在眼裏,漸漸接受了這個待人真誠的小姑娘。一些村民開始主動靠近李春燕,和她閑聊家常,並反映一些村裏的困難問題。
在村委會副主任李尉豪眼裏,這個從小一起長大的發小是“真心爲大家好”。特別是當完兵回來,李尉豪明顯感覺到,李春燕的行事作風“很有軍人樣子”,“雷厲風行,說一不二,就一個目的,要讓村民生活好起來”。
李尉豪記得李春燕剛回村上任的那段時間,聽說村子地處偏僻,晚上治安較差,李春燕便組織村委成立了一支巡邏小隊,每天晚上帶隊在村裏巡邏。後來發現村路難走,她就動用私人關系聯系工程隊,把山路都翻修一遍,確保村民出行安全。
“你能感覺到她的真心。不怕困難,就是想爲老百姓辦些實實在在的事情,沒有一點私心。”李尉豪說。
李春燕的到來幫村裏解決了不少“曆史遺留問題”。過去,峨嵋村因地處深山中,電壓不穩,空調、電磁爐等電器“淪爲擺設”。李春燕上任時恰逢廣西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她便挨家挨戶去做工作,請村民配合改造。
一戶老人家拒絕配合,理由是電纜從樓頂經過,會影響將來自家建房子。李春燕幾次上門勸說,老人都不聽。無奈之下,李春燕決定試一試在部隊當班長帶兵的辦法,直接找上門去,語氣強硬地告訴老人,“這是爲鄉親謀福利的事,你不同意,就是害了子孫後代”。
“其實只是想試一試。工作做不通了,就換一種思路。”李春燕說。沒想到,老人真的被“嚇唬”住了,著急地向她解釋“並不想害了孩子們”。見方法奏效,李春燕緊接著向他詳細講解了電網改造的規劃內容,並承諾幫他聯系當地電力局,如果將來真的需要蓋房,再協商更改線路,最終勸說老人配合改造。
但帶兵的方法也不是次次見效。2021年3月,李春燕在村裏發動村民土地流轉,還主動向縣裏申請成爲“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原想著將大家的土地集中外租增加收益,沒想到村民們對土地入股並不理解,積極性不高。
李春燕花了1个多月时间,每天入户宣传,为村民讲解“三变”改革的详细内容。谁没听懂就再去一趟、再讲一遍,最多的一户跑了近10趟。她还录制了宣传语,每天拿着喇叭在村子走,循环播放,后来被人笑称是“洗脑式宣传”。
“工作开展不下去是真着急,最难的是改变大家的观念,让老人们接受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李春燕回忆说,那1个多月里自己从没想过休息,每天睁开眼就想往村里跑,常常一天下来嗓子都说哑了。
因为李春燕的执着与耐心讲解,渐渐地,一些村民决定参与“试一试”。流转的土地逐渐增多,李春燕便又往外跑,多方考察,最终选定油茶、木菠萝等适应当地环境同时收益较高的几项产业。
“带兵讲究的是守纪律、服从命令,管理村民则要以理入心、以情动人。要让大家看到你的真心,知道你确实是为他们好,大家才愿意去跟随你、信赖你。”李春燕解释说。
在李春燕的带领下,峨嵋村的种植产业发展起来,大批村民受雇于合作公司,既有工资,又能定期领到分红,收益日益增多。村民们看到了土地流转的好处,纷纷主动申请加入。如今,全村已有216户244.523亩土地入股,完成了110人的劳动力资源入股。
除了发展种植产业,李春燕还琢磨着发展养殖业,力争让土地种植与生态养殖形成高效循环。她将目光瞄向了奶牛养殖,于是跑了多个省份开展调研,寻访奶牛养殖场,咨询养殖经验。
最终,经过多方考察比较,她选定适应广西生态环境的奶水牛品种,又在村里开办起奶水牛养殖场。如今,峨嵋村的部分土地用来种植奶水牛牧草,奶水牛的粪便又成为土地的天然养料,形成一条有效的循环链。
尽管困难重重,“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但李春燕觉得“干这事儿很有成就感”。“你自己做生意,赚了钱只有一家人开心,如今带动村里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做生意没法比的。”她说。
她始终记得,2021年7月14日,村里第一次分红的时候。一大早,村民们就搬着板凳聚集在广场上。那天村委会举办了一场热闹的仪式,入股的村民从李春燕手里接过红包,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那一刻,李春燕心里暖暖的,“很想哭”。“好像一瞬间,受过的那些委屈,吃过的苦都不值一提了。”她说,“看到乡亲们的笑脸,就是最大的满足。”
如今,“兵支书”李春燕是村子里最受欢迎的人。无论走到哪里,总有村民热情地向她打招呼。生活中遇到困难,村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春燕,大家都知道,“有难事告诉支书,她一定能解决”。
谁家的秧苗要抛秧,李春燕都会去帮忙。村旁的河道堵了,李春燕带着村委干部直接卷起裤腿跳入河中,徒手清淤。她的手机从不关机,每天随时接听村民的电话,堪称“随叫随到”。最忙碌的时候,手机一天要充两三次电。
“村民的事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事都可以往后放。”今年年初,李春燕接到桂圆公司一个合作伙伴的消息,对方称想继续合作订购大批桂圆,请李春燕寄样本过去。但当时她正忙着带领村民种植木菠萝,无暇分心,只好回绝对方,推掉了这单“至少能挣十几万”的生意。
事后回想起来,李春燕并不觉得后悔,“重要的不是钱。我更喜欢现在这样,为大家做点实事”。利用腾出的空闲时间,她在村里发动妇女成立“环保妈妈志愿服务队”,带领大家义务打扫卫生、清理路面垃圾。现在的峨嵋村处处干净整洁,已不再是李春燕儿时记忆中脏乱差的模样。
在村子里时,李春燕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四处转一转,听老乡们讲讲各家的近况。临近饭点,老乡们会热情地招呼她来家里吃饭,请她尝尝自家电饭煲蒸出的热米饭。到了每周五李春燕要回城,总有村民要她带上自家种的蔬菜,哪怕只是几头大蒜、一小把菠菜。
这位年轻的姑娘已不再想“往外跑、出人头地”,“人应该尽其所能为别人做点事。帮助老百姓,比我自己过得好更重要。”李春燕说,能够每天看到乡亲们的笑脸,就是自己最幸福的事。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 (07-13) 女孩餐厅吃饭疑遭男伴暗中下药 人
- (07-28) 爷爷端菜式抱娃 具体怎么回事?
- (01-18) 备好药物应对感冒流感与疫情散发
- (05-18) 几千元的代餐食品几万元的减重手术
- (08-08) 最新上海市电动车上牌******一览
- (11-17) 丹阳假日网校这是不是真相?
- (02-16) NBA15年后再现扣篮之神 拉文定律
- (05-04) NBA周四303推荐:勇士 VS 快船
- (09-22) 骑行趋热买辆称心车不易
- (04-30) 骑士祸不单行:勒夫伤情不乐观 史
- (07-14) 北京不为职工开公积金账户罚5万 具
- (08-26) 又来利好了_贵州茅台
- (11-27) 香港上市公司嘉利国际荣获2020杰出
- (12-30)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之问号、顿号、引
- (08-22) 一文带你了解重汽豪沃TX车型怎么样
- (09-26) 几十位明星主演打败好莱坞大片这部
- (07-02) 股市正做“M头”还是筑“W底”?
- (01-28) 快船将不续签达柳斯-莫里斯
- (11-17) 愈快乐愈堕落qvod可以这样解读吗?
- (08-02) 山东:禁止组团赴中高风险地区旅游
- (01-31) 作品档案之番号MGS视频 韩国美女
- (04-07) 说说顽固性痰咳的气道高反应
- (08-19) 12级台风海高斯登陆珠海 台风最新
- (01-13) 作品档案之番号RKI-351 可愛いすぎ
- (08-20) 中菌特色肥智能化升级开先河
- (06-27) 艺视21届志愿填报指导丨考进梦想象
- (10-16) 有哪些靠谱的二手交易平台?95分闲
- (04-15) 马刺官方Instagram发布队史对阵步
- (07-10) “毋以小益而不修毋以小损而不防”
- (11-04) 关于小皇叔侧耳听风背后的逻辑是什
- (07-14) 拉姆斯菲尔德其人其事
- (01-21) 宁波算山码头吞吐量破6亿吨刷新纪
- (02-16) 篮球盛宴腾讯视频TV端直击NBA全明
- (11-22) 扶貧快車上的“潤滑劑”
- (06-15)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活”起来
- (01-14) 洛城德比战 快船队雷迪克确认复出
- (06-10) 六省十市群众艺术展演在临沂成功举
- (08-23) 快来看看这些地方的脱贫经是怎么念
- (03-04) 奥克利不满NBA联盟调解 仍未和尼克
- (07-04) 超350头大象近期突然集体神秘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