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星阳独家:双十一京东商家避坑指南有些“雷区”可以不用踩

发布时间: 2021-10-18 20:26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京东2021年双11于10月20日正式启动,在这倒计时最后一天,京东平台上的商家们还能在哪些方面进行准备呢?想必商家大大对一触即发的大战在运营上已经有了足够的信心,但是对于在战场上的一些平台违规规则了解相对甚少。

  如果商家在运营过程中触动了这些违规细则会怎么样呢?据星阳了解,这类商家则会收到警告,严重者则会直接扣除信用分(信用分到达一定界限后则会扣除商家保证金),还有最严重的结果就是被京东除名。

  所以,商家为了能够继续畅享京系资源,还是需要在日常运营中熟知平台违规细则,尤其是在双11这类大促活动中。

  在详细了解违规细则前,我们首先要知道京东的考核周期。星阳获悉,京东今年的标准考核周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以自然年为一个考核周期。一个考核周期结束后,如果符合平台规则,则自动进入下一个考核周期。

  星阳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自然年”不是“周期年”、“延顺年”,所以商家在入驻时间上也要把握住阶段。虽然,近期已处于下半年,但是还是有很多商家为了及时参与京东双11大促节点,权衡利弊后选择在在近期入驻。

  今天星阳就带你详细了解,商家在京东运营中与日常密切相关的“商家违规积分管理规则”。

  京东平台会根据商家违规程度进行三个等级划分,按照严重程度从轻到重分别为:一般违规、严重违规、极其严重违规。其中严重违规的界定是指严重违背平台、市场、法律秩序,并对平台经营带来恶劣影响的行为。

  所以,商家在出现违规行为时,京东平台的扣分规则都是基于这三点进行相对应的扣分,其扣分将分别累计,当扣分达到不同的红线时就会出发节点处理措施。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每年的违规扣分会在次年的1月1日全部清零。

  1、假冒伪劣商品。是指商家出售假冒、盗版商品的行为,并在商品上出现质量不合格、描述不符、非全新商品等情况,在这里京东平台会进行抽检发布违禁信息。

  3、不当经营。指商家用不正当手段以获利为目的违反平台规则、协议约定的形式,获取他人财物,涉嫌侵犯他人财产权的行为。

  4、侵权违规。商家发布的商品或信息涉嫌不当使用他人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以及其他不当使用他人权利的行为。

  5、滥发信息。其中包括虚假宣传、重复店铺、类目乱挂、更换商品、发布或推送第三方消息、商品价格违规。

  以上,就是京东在违规方面的具体细则要求。那么,如果发现违规情况怎么办呢?京东平台对违规产品执行不限于扣分、下架违规商品、店铺屏蔽、店铺清退等处理措施。

  例如对被京东判定为出售假冒商品的情形的,扣100分并执行店铺清退,商家承担100万元人民币或该店铺累计销售金额10倍的违约金。

  其实,在实际操作中,违规情况肯定千奇百怪,不止以上这些情况,各位商家大大可以就各自店铺的违规情况进行讨论,万一有些“雷”你正在踩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