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什么?吴奇隆来普陀了

发布时间: 2021-07-15 08:05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近日,“普陀育菁计划”——第五届两岸青年企业实践训练营活动开营仪式顺利举行。配合两岸疫情防控要求,本次开营仪式通过线上视频直播的形式开展,召集两岸青年相聚“云端”。

  上海市台办副主任王立新,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施登定,普陀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魏静,普陀区政协副主席严永强出席开营仪式,活动主办单位负责人,支持单位相关部门、部分实习企业负责人、导师和实践训练营营员共约100人参加。

  活动上对参与本届实践训练营的两岸营员以及企业导师致以了热烈欢迎。活动指出,两岸青年祖同根、文同源、言相通,共同拥有五千年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化,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要进一步加强交往、扩大交流、加深感情、积累共识,共同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贡献力量。

  台中青工总会、上海市台协普陀区工委会、复旦大学国际交流处相关负责人和中兴大学教授分别寄语两岸青年学子,两岸营员和导师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里长及教授为本届活动送上了祝福。

  启动仪式后,活动还特邀嘉宾吴奇隆作为普陀育菁计划交流大使与两岸青年进行专场分享会,畅谈梦想与成长。

  据了解,今年第五届育菁计划的主题为“GIVE ME 5”,旨在让营员们在学习实践中得到成长与收获,在汲取经验中成长为理想中更好的自己。此前“普陀育菁计划”已成功举办四届,在前两届“普陀育菁计划”成功举办的基础上,2018年、2019年相继增设“育菁计划体验营”“育菁计划冬令营”“普陀育青计划”等子项目,形成了涵盖全年、每个季度都有活动的系列项目。

  项目活动围绕“互联共享、助力成才”的主题,以市场化、社会化的模式,采用“导师制+学伴制”的形式,让两岸学子同吃同住,同实习同活动,在相处和合作中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2017年“普陀育菁计划”获评“沪台交流十大新闻”,2018年经市台办推荐列为国台办重点交流项目,得到了社会各方的认可。

  2020年,受疫情影响“普陀育菁计划”从线下实践营转为线上训练营。今年,“普陀育菁计划”将延续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势,进一步丰富企业类型,优化企业导师与小组营员的匹配度。

  线上,今年的训练营聘请到12位业界大咖,覆盖食品、电竞、体育、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导师们将为两岸青年线上授课、互动,分享其工作案例与实战技巧,达到帮助两岸青年就业的目标。

  此外,线上活动还增设了云游上海、云游普陀等内容,让******青年更好地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感受上海的生活气息,体验上海的发展脉搏,共享发展机遇。

  本次活动吸引了110个城市,超过500所高校、1000余名大学生踊跃报名,通过层层遴选,最终来自北京大学、******大学等高校的100名优秀学生成为本次为期三周的线上实践训练营营员。

  “希望通过参加这次活动,能够提升自己的视野,然后积累一些工作当中的职场经验,还有就是希望能够结识一些新的朋友,有一些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来自复旦大学药理学专业的陶诗源表示对接下来三周的学习交流非常期待。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临床医学系的在沪台生汤于瑱曾参与过第二届“普陀育菁计划”实践训练营,她表示由于“在往期训练营和所有大陆、******营员在一起学习生活,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所以她选择再次来参加此次的活动,“尽管这一次因为疫情的原因,******营员没有办法过来,但在线上也可以跟******营员去交流,大陆营员也是来自各个学校的,相信依旧会有非常多互动与合作。”

  长期以来,普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两岸青少年交流。2009年,中共普陀区委就与国民党******市大安区党部签署了关于开展党际交流和推动两区经济文化交流备忘录,并就加强两岸两区青年交流等方面签订了合作交流意向书,推动普陀和大安青年交流步入新阶段。普陀区一直坚持以校际交流为载体、以文化交流为纽带、以青创交流为平台,多元化开展两岸青少年学生体验式互动交流模式,促进两岸青年融合发展。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