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视”见未来tooz智能眼镜开创无限可能

发布时间: 2021-06-14 09:04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在经历了以PC为主要生产工具的传统互联网时代和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后,伴随着5G技术的发展,我们正在向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前行,无处不在的感知、网络和智能系统,促成万物皆可连、万物皆赋能这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大数据、云计算、新材料等新兴产品蕴含着无限商机,甚至还将打破垂直行业的“信息孤岛”,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前景越发广阔。据IDC数据显示,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的热情已推动市场在2020年增长达28.4%*1,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达到1.535亿部*1。

  2012年,AR智能眼镜的惊艳亮相,让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概念走入人们的视野,于当时的科技界而言,AR智能眼镜极具科技突破和极客精神,但也存在着耗电快、发热、生态链不成熟等局限性。各大AR智能眼镜巨头们在消费端的战略布局囿于智能形态、内容生态及硬件开发等原因,无法实现大规模的普及应用。然而在2019年,基于5G、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的不断发展,智能可穿戴技术也得以在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创新,发展出形态丰富,多种多样的产品。主流产品以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蓝牙耳机、智能眼镜为代表,在医疗健康、运动检测、视听******、社交通信等方面逐步渗透我们的生活,其简约、时尚、便携的特性格外受到年轻用户的追捧。众多厂商争相入局,欲在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中分一杯羹。AR智能眼镜消费端硝烟再起,迎来新一批“勇者”,并以“井喷”之势袭来,不少科技巨头纷纷推出迭代产品,很多AR硬件创业企业也推出全新产品,甚至连非AR公司的传统企业也争相入局,AR智能眼镜市场呈现风起云涌之势,但却没有真正在普通消费者市场掀开浪潮*2。

  在对目前市面上的AR智能眼镜进行梳理归纳后,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单目式AR智能眼镜、双目式AR智能眼镜、头箍双目式AR智能眼镜。从形态上,又可以分为分体式设计和一体式设计。外观设计理念可谓“独领风骚”,一侧是极具未来科技感的画风,虽然喜爱酷炫造型的消费者会为之动心,但对于更多的消费者来说,实在难以将这类AR智能眼镜像手机一样随身携带,成为生活必需品,且绝大部分公司相对更注重追求沉浸感,所以眼镜被设计的较为宽大,重量也难以避免地提高,在长久佩戴下,佩戴者极易出现压迫感甚至头昏脑胀的情况;另一侧的智能眼镜产品形态虽然和传统眼镜几乎没有差别,但其性能可谓是“千变万化”,大致可分为眼镜形态的智能音响、耳机、投影仪等种类,时尚属性大于科技属性,无法适应消费者广泛的应用场景。

  其次,从智能生态应用场景来看,手机的普及以及智能手机的发展降低了AR智能眼镜消费端的准入门槛,使得智能眼镜能够更便捷的嵌入智能手机完整庞大的内容生态中;并配合运营商线上线下的渠道推进,使得用户更容易接触并使用到智能眼镜,但却无法将AR应有的价值和魅力展现出来。因为许多供智能眼镜使用的应用为直接从手机应用中移植而来,并非为可穿戴产品定制,更没有可称做“杀手级”的应用,无法适应消费者的多样化日常使用场景的需要,所以目前智能眼镜正缺少强大、可兼容的应用。

  而在光学技术、传感技术、镜片结构等方面,更多的科技公司无疑是跨界操作,其光学方案显示问题一直存在争议。随着AR眼镜光学方案的不断改进,至今已发展了离轴、棱镜、自由曲面和波导等几种方案,但却无法大规模量产,更无法带来“看得清”的智能眼镜佩戴体验。

  2018 年,一个名为tooz technologies GmbH(以下简称“tooz”)的全新智能眼镜制造公司正在欧洲崛起,由光学技术公司蔡司(Zeiss)与德国电信公司(Deutsche Telekom)合资组建。tooz将两家合资伙伴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整合在一起,以将智能眼镜融入日常生活为己任,不断研发光机模组,实现高性价比、无突兀感,以及一站式的智能眼镜解决方案。

  众所周知,蔡司在光学系统领域已经深耕了150年并占据领先地位,早在2008年就已经******了关于智能眼镜技术的核心专利,深耕多年以后,蔡司正式孵化出一家独立的公司Carl Zeiss Smart Optics GmbH,集结了一群来自全球光学及工艺工程学领域的专家,深入研发智能眼镜技术并迅速赋能。

  2018年,tooz technologies正式作为德国蔡司和德国电信共同创立的公司进入大众视野。从此,tooz团队就步履不停地开发、创新可定制化的光学平台,提供完全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和集成蓝牙功能无缝式整合的智能眼镜。2020年12月,tooz正式面向中国市场发售其名为tooz DevKit 20的智能眼镜。

  面对当前的智能眼镜市场现状,tooz通过前沿的光机技术(弯曲波导)打造了全新的智能眼镜解决方案,适合日常佩戴使用,因为整个科技已经无形地融入人们日常佩戴眼镜的生活方式中、拥有广泛潜在的应用场景以及多样化的兼容性。

  tooz DevKit 20是tooz此次在中国首发,带给中国消费者的智能眼镜开发者套件,在智能眼镜方面拥有多达270项专利。借助这款智能眼镜以及一系列相匹配的软件开发工具,广大的开发技术人群能够在这一最具发展前景的朝阳领域开启“开荒”之路,解锁这项穿戴设备在日常使用中的无限可能。

  tooz DevKit 20外形时尚轻薄,跟普通眼镜的外观上相差无几,可以随时摘下来放在口袋里,和手机一样方便。智能镜片可以被切割或打磨成各种形状,并结合特别设计的镜框,充分满足未来佩戴人群的个性需求与设计偏好。仔细观摩镜片,就会发现右侧镜片的特别之处:右镜片上有一小块类似条形码的装置——即名为“菲涅耳”(Fresnel)的结构,负责传递位于右侧镜腿上显示器的光束,让佩戴者看到画面。这其中包含了复杂的光学技术,但基本原理就是显示器发出的光线次后,射入镜片内的菲涅耳结构中,然后再被反射到眼睛里,当我们将视线从小屏幕移开,透过镜片看远处时,显示器所反射的画面就好像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此的光学技术,对比为眼镜加装线材、电子设备的技术手段,可以让智能眼镜更容易地融入日常生活中,并为普通消费者所接受。

  更重要的是,在生态系统构建方面,tooz DevKit 20具有广泛的兼容性,tooz力邀众多优秀开发者在Android tooz control APP、模拟器和SDK(针对iOS和Android)的帮助下发挥创意,编写自己的兼容应用程序形成更广泛的智能应用生态圈,以需求驱动为主导,共同探索tooz DevKit 20的无限潜能。

  开发者们可以借助tooz软件开发工具包(SDK)迅速落地一些应用,不断探索这样一款可穿戴设备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场景,即使在开发者手边没有智能眼镜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即刻开始编码,通过tooz模拟器的帮助预览和测试自己的Demo APP。未来,开发者不仅能成为智能眼镜的佩戴者,更有机会成为百万下载应用的创意者。目前,已有众多具体有影响力的开发者体验并考察了tooz智能眼镜的可能性,并分享未来可预见的应用场景。

  现阶段,这款设备可预见的应用场景包括接收社交媒体的消息通知、运动、导航等等。在通过蓝牙与一部移动设备连接后,它可以私密地将重要信息传送至使用者的视线范围内,省去查看手机的繁琐操作,轻松应对各种状况。在B2B背景下,tooz智能眼镜还可引导佩戴者完成复杂的工作流程,例如完成一部大型机器的保养和试运行,未来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石油化工、办公、汽车销售、公共安全、防疫测温、医疗、物流等多个领域,为智能制造、智慧安防、智慧导览等多种行业提供高效、安全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据悉,在不久的未来,这款智能眼镜还可以提供近/远视度数的定制配鏡,以矫正视力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020年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近视人数已达6亿,面对中国市场庞大的近视人群,tooz正身体力行地告诉消费者,它是智能眼镜解决方案提供商,更是 “看得清”的智能眼镜解决方案提供商。

  有了高品质和专业技术作为支撑,背靠蔡司和德国电信的tooz剑指智能眼镜需求市场,为普罗大众提供了可细化的使用场景、广泛的智能应用生态及竭尽接近真实眼镜的智能眼镜产品。据了解,tooz在考察评估不同地区后,认为中国市场极具市场潜力,将拥有非常强劲的发展前景,已于2020年12月将中国市场作为其tooz DevKit 20智能眼镜的首发市场,力邀一众本土开发者探索和挖掘这款智能穿戴设备的无限潜能,为终端消费者创建更加兼容的应用软件,更为产品开发的最后阶段提供宝贝的反馈意见。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智能设备市场经历了一系列的技术变化,生态系统变化及用户升级。新架构、新系统、新用户、新行业、新服务和新渠道等一系列变化正在引发新的市场反应。随着传统物理交互的过时及疫情“黑天鹅”的影响,自动化的操作和非接触方式促进了智能设备和智能解决方案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基于大量个性化需求而产生的“懒人经济”也正成为智能市场增长的爆发点。tooz智能眼镜凭借其亲民的价格、时尚的造型、广泛的智能应用生态等特性,将成为当代年轻人智能佩戴的理想选择。在不远的将来,tooz智能眼镜将会提供包括个人处方等矫正视力之服务,也会努力解决中国青年人流行的近视问题。

  同时,正如文章开篇所提到的,目前市面上智能眼镜其科技属性和时尚属性大于消费者对眼镜本质的实际需求,tooz智能眼镜的出现,无疑是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越来越多开发者的加入,相信整个智能眼镜的生态系统将更加广泛,也更能适应消费者日常使用的多样化需求。让我们共同对未来的智能眼镜市场拭目以待吧!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