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曝光」中「曝」的读音是「bào」还是「pù」?

发布时间: 2021-05-11 15:04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暴」有两条线,需要分开说,一个是「晒」,一个是「疾」。前者在不同地方有pù、bàu的異讀,但后者无论如何不会读pù音的 (暴虐、暴风、暴发户) 。

  从文字学角度来看,「暴」的构意显然是「晒」。但不清楚「疾」这个义项,是由「晒」引伸出来的,还是仅仅是同音假借,与「暴」字源无关。

  在诗经韵文中,「暴」押宵药部,但基本是在用「疾」义,难以判断「晒」义归部。但「暴」的异体字「⿱麃日」则提供了一些线索。此字明显指向「晒」义,且选用了「麃」声符。因此,这里暂且认为,无论「暴」的两个义项是否有关,他们都是上古宵药部字。

  接下来,就不难提出新问题了,上古宵药部字,中古理当不会进入屋韵。观察「暴」声字,发现其多入覺韵,而覺韵正好是宵药部二等的目标韵。这样一来,入声入覺韵 (以及少量鐸韵) ,去声入豪肴韵,靠宵药部串了起来。

  至于屋韵读音的来源,「暴」声字有读入沃韵的,与「夭」类似,发生了例外的讹变,从上古宵药部进入中古沃韵。再进一步,是否可猜想,屋韵读音是否是中古東冬韵字舛互的情况下,从沃韵竄入屋韵的呢?

  不过,历史读音讨论归历史读音讨论。在「暴 (晒) 」一度仅有pù音的情况下,本人更倾向于认为后来的bàu音並非稽古而得,而是受更高频的「暴 (戾) 」音影响而误读。

  1957年的《新华字典》只有一个音:pu。85年中国语委媚俗,硬是把bao弄到“暴露”一词中去。

  1.《廣韻去聲号暴》暴:侵暴猝也,急也,又晞也。案《說文》作 疾有所趣也,又作㬥晞也,今通作暴亦姓漢有繡衣使者暴勝之。薄報切。

  表示快速之义应读bao,如“暴风骤雨”、“暴发户”,而不应读pu。而曝光与“暴光”是不同读音,“曝光”本来专门用在摄影领域,具体读pu还是读bao就很难说了,这个专业术语解释为:“曝光,是指被摄影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通过照相机镜头投射到感光片上,使之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显影的过程。”,这含有“晒”之义,所以可读pu,但这个过程又是非常快速的,所以又内含“快速”之义,所以此词中的“曝”又可读bao。而如果此字是非摄影领域领域,那这字应读pu。个人觉得,虽“曝”为“暴”的俗字,但最好在一些发生歧义的字词里有区分意义的作用,如摄影术语你就用“曝光”,至于读pu读bao就随意,而如果是非摄影领域就最好用本字“暴光”,那这里是确定为“晒”之义,所以应读pu。

  而所谓大陆读bao,那是85/86年中国语委乱搞,媚俗,致使本就有点混乱的字音变得更乱!

  个人觉得******方面是想用俗体多个“日”来强调“晒”之义,这就像******方面故意将“肉字旁”弄成“点提”状一样,有点过了!

  从中古来说、入声音「蒲木」反是«buwk», 谊《暴晒》。今音、许多人推是/bú/. 但看《屋》韵的《六》«ljuwk», 《肉》«nyuwk»等音节、此韵当还有个言音/báo/,[1]若记为«bav». 去声音「薄報」反、«bawH», 《暴烈》、今音/bào/, «bauh».

  这是据《四库备要》本《十三经古注》的点读、其《孟子》是据明永怀堂本。这样看、「濯」、「皜」都读《宵—药》部«-AU[G]»音、不似偶然、则入刑归《药》又得一证。

  入刑上古归《药》、为«baug», 中古入《屋》«-uwk», 从整个系统看、这是不规则的变化。

  上古《药》一等«-aug»在中古以入《铎》«-ak»为常。陆元朗《经典释文》引刘昌宗《三礼引》「步落反」、「步莫反」、政此音。《落》、《莫》上古皆归《铎》«-Ag»、如果这个注音是经生存古、比如是从东汉人那里钞来的、那是上古层次、«-Ag»不能系联于«-aug». 范新幹先生《东晋刘昌宗音研究》总结后也指出、昌宗音中上古的《铎》、《药》等部已合流、与《广韵》同。可见、这反映的是中古的层次。古人不懂得推算音系、此音当有口语基础。也就是说、《暴》入刑在中古是有过如常的《铎》韵音的。此音中古以来与《薄》同、为«bak», 当今言音/báo/, «bav», 文音/bó/.

  此外还有一则特殊材料。《陆释》引徐邈《春秋左氏传音》「扶沃反」、似是入《沃》«-owk»。但《沃》这个音节上古归《药》、为«cxaug», 中古音«owk»也是例外、亦当以入《铎》为常、与《恶》«ak»同。笔者手头儿没有《徐邈音切研究》、但知道《诗》中《氓》、《棠棠者华》二篇的「沃」字、《陆释》都引邈音「於縛」反。《缚》«bjak»一般分析为《药》«-jak», 这里可能是止取了后半部份«-ak», 用如《铎》。但无论如何、不会是入中古《沃》韵。唐后似亦不见《暴》有《沃》韵音的痕迹。综合这些情况、若以为、可能邈还是把这个《暴》读如《薄》«bak». 因为《沃》是例外音节、《药》、《铎》混切也有别的可能、斯不具。

  昌宗当是东晋国人。《昌宗音研究》指出、其年辈略晚於范宣。按《陆释》叙次、当又比徐邈略早。则至晚到南北[3]前期、南学还保有此音。邈虽是东莞姑幕人、其族在邈出生前已南渡、又其《五经音音》《学者宗之》、知邈当学於南方、其音注也是属於南学的。如果上面对邈音的分析成立、此音的传承还可以再后推一点儿。《陆释》反映的是典刑的南北后期雅音。元朗已把「暴」统注为《屋》韵音«buwk», 看到徐音、也不知道这是《政音》。则南北后期、南国口语中«bak»早已销亡乾净、虽经生莫之闻。这是中古«bak»音存在的上—下限。

  刘昌宗,史书无传,生卒年、籍贯、生平等虽均不详,但还是可从其他有关文献的某些记载中推知一些粗略的情况:《经典释文·序录》④列刘于东晋中末叶的李轨、徐邈之间;《隋书·经籍志》亦次刘于晋人中;丁国钧等三家《补晋志》皆录刘书;《释文·仪礼·土昏礼音义》“大羹湆”条曰:“刘昌宗注云:‘范⑤去急反,他皆音泣。’”综合上述各种情况可以看出,刘当是东晋人,年辈稍晚于范宣。

  «buwk»显然也来自«baug». 但佗是从«bak»变的、还是直接由«baug»经另一途径变成、最终取代了«bak», 这还有待研究。笔者立此存疑。

  «buwk»在今天又对应一种送气音/pù/, 这也不合规律。在笔者粗略的印象、唇音纽音节似乎更容易混淆送气、斯提出、仅供参考。

  「曝光」「曝」是「暴」的后起字。据谊求音、对应的是古入刑«baug». 今音原流如何、上疏已具。若还是愿意读/báo/.

  林颂育《试论北京话文白异读音类分布特点及成因》以为止有《通》摄三等的一部份有这样言音。颂育是把《屋》韵做合口。但看《声音唱和图》、《屋》派舒本来没有三等、非三等之分、止是目前北京话非三等的言音都被文音取代了、止剩下些三等音节有言音。因此、若仍统一拟出的《屋》韵音节的言音。

  若用《南北》这个分期词、与旧习不同、是从元熙元年刘渊建汉、建兴元年李雄称成都王就开始、直到隋开皇九年、陈贞明三年、隋国吞并陈国、汉—唐故地基本归一为止。因为这是中华民族古代习惯活动范围三百年间南北相对分列、较隔绝来往一时期的开始、中间不曾合。旧分为《东晋》与《十六国》为一段、从代—魏与宋并立为《南北朝》又一段、泥於政统观念、不合当时群众活动的事实。

  引自【崇文学术文库】《东晋刘昌宗音研究》《绪论》,1页,范新幹著,崇文书局2002年6月第1版。

  在《說文解字》中有從「米」的「㬥」和從「夲」的「曓」,隸書皆寫作「暴」。

  「暴」有二源,其一為日曬稻米的「㬥」,其二是以戈鬥虎的「⿰虎戈」(也寫作「虣」、「⿰虎武」、「⿰虎戒」……)

  《說文》「㬥」從「日」從「出」,從「雙手」從「米」。但從小篆及古文字來看,雙手與「日」之間不是「出」的寫法。

  手持的草木一類東西,寫成一個不常見的形狀。許慎說「㬥,從出」,但是「出」的小篆不是這麼寫的。

  「㬥」後來簡寫為「暴」,中間「手持草木」被省略為「共」,下邊「米」訛寫為「水」,真的是很難再看出其造字本義了。(扼腕中……)

  第二個來源本義是以戈博虎,《詩·小雅·小旻》:「不敢〖⿰虎戈〗虎,不敢馮河。」甲骨文作

  猜測1:「夲」未見獨立成字的用法,是從「奏」「曓」「皋」等字的小篆字形裡人為剝離出來的部件,猜測是一種祭祀時用的工具,為「皋」的聲符。「曓」字可能是從「㬥」省,「夲」聲。至於為什麼要和表示曬的「㬥」扯上關係,我也不知道。

  猜測2:可能是因為表曬義的「㬥」和「⿰虎戈」讀音接近,即「曓」從「夲」,「㬥」省聲。

  「暴」在今天普通話裡有「pù」和「bào」兩個音,是來自兩個不同來源的字,一個表示「曬」,一個表示「鬥虎」。

  「曝」的含義是露出、被太陽曬,並沒有「劇烈」的含義,不管是「曝露」「曝曬」「曝光」,都該讀「pù」。這個「曝」的本字就是曬米的「暴」,所以「暴露」「暴曬」都讀「pù」。

  底片要「曝光」成像,就是展露在光線下,讀「pù」。如果你的隱私被狗仔隊寫到八卦報紙上了,那就是「私生活曝pù光」了——「私生活顯露出來了」。

  當然,受到「鬥虎」的「暴 bào」的影響,原本只表示普通曬太陽的「暴 pù 曬」,竟也多了一個「bà 曬」的讀音,表示「劇烈地曬」

  但是事實上讀「pù」的「曝」、「暴 pù」並沒有「強烈」的含義,只是「露出」而已。

  說文「疾有所趣也」意思是速度快,運動劇烈之意,隸變之後都成了一樣的寫法即「暴」,在廣韻時代,二字讀音不同(寫法是相同的),第二個字讀薄報切,侵暴猝也急也,又晞也今音bao

  dzih=%E6%9A%B4&dzyen=1&jtkb=1&jtdt=1

  曝是暴(第一個)的後起分化字,嚴格說左邊的日字有些多餘,因為暴(第一個)本身就是太陽在上面,下面曬米之意,開始曝是俗字,後來漸漸取代了暴字(第一個),那麼它的讀音自然也應是pu。

  在台灣,讀音相對大陸而言偏古,字典給曝的音只有一個就是pu。下面是民國二十五年(1936)的辭海

  那麼大陸bao guang 這種讀音是如何來的呢?實際上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大學停辦,大部分人文化較低,加上漢字本身不表音難讀,很多人便想當然只讀半邊,後來審定讀音時,誤讀便成了正確的讀法,這樣的字大量存在於大陸普通話之中,有些人認為這是錯誤的,有些人以為是語音自身的發展,都有一定的道理。

  最後,我說說我對《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 》的看法,這個表除非你要應付中高攷或要參加普通話水平攷試,否則日常讀音不必按它來讀,因為本身這個表就有一些爭議,其次說不定它哪一天又變了,你好不容易記住的音可能又被它劃為錯誤的讀法。

  PS1:在台灣暴表示露之意(可視為由曬引申而來)也讀pu,如暴露,大陸多讀baolu。

  可以发起一个正音的运动,大家一起来读pù,看看能不能在下一代人的时候改回来。

  曾经问过******人,为什么你们说「pù光」,不说「bào光」?回答说,我们不知道「bào光」啊,一直是说「pù光」。

  这种分歧似乎是在50年代北京政府推广普通话之后出现的。据说在最早的民国字典里,一直是「pù光」,所以******人说「pù光」其实是比较正统的发音。

  至于为何在大陆演变为「bào光」,我没仔细考证过,这种两岸差异实在很多,有的字发音相同,但音调不同,有的发音和音调都不同,还有的同词异义。

  语言文字的发展有其内在历史规律,不能全由国家正式法规来代劳,所以即使在大陆说「pù光」,只要不是高考语文要扣分,实在算不上什么错。

  曝字古字为近暴字,下面不是水,而近似丰,康熙字典说和暴唯下稍异,明代以前为不与暴混淆,pù字改为暴加了一个日字旁,所以日字旁的曝只读pù,解放后读错的人太多,60年代连字典也媚俗了,加一个(bào)音,但港台一直坚持正确读音pù。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征求意见公告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国家语委于2011年10月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次普通话审音工作,主要内容是研制普通话审音原则,根据当前语言生活发展需要修订1985年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建立健全普通话语音规范标准体系。

  语言本来就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时代而改变。既然现在大家都已经习惯读bao4了那就读bao4好了。

  注意两个字的上部中部都是一样的,都是“日”下有“出”然后是“大”,区别在底部,一个是“米”,一个是“ ”(也写作“夲”)。这里的“大”的篆书是两只手的样子,前一个字表示日出时手捧粟米而晒,《说文》曰:“暴,晞也。”“暴光”就是这种用法,转注为显露出来,如“暴露”就是这种用法,以及“糟蹋”,如“暴殄天物”。

  而后一个字上半部的形旁表示日出时人用手遮阴而迅速行走的样子;下半部的“ ”(“夲”)是声旁,有两重作用,一是表示“兼十人也”,好像十个人行走的速度之和,补充形旁的意义,二是表音,“ ”(“夲”)字豪韵开口一等,所以“ ”也继承了这个韵部。所以这个字的本意是快速,《说文》曰:“ ,疾有所趋也。”,现代用法如“暴走”就是这个意思,后来转注为程度大,如“暴怒”;欺凌、凶恶,如“残暴”;突然发作,如“暴发”;以及徒手搏斗,如“暴虎冯河”。

  “暴”和“ ”两个字的读音不同,《广韵》中有明确说明:做“日干也”(即“晞”)及其转注意义解释时,属并母屋韵合口一等入声,“蒲木”切,对应的现代汉语读法为pu4;做“侵暴猝也,急也”及其转注意义解释时,属并母豪韵开口一等去声,“薄报”切,对应的现代汉语读法为bao4。在篆书隶变之后,“暴”和“ ”两个字由于下面的部分笔画都是一横一竖四点(或者一横一竖两撇两捺),字形极易混淆,“ ”的写法逐步为人们所抛弃,两种写法最终合成一个字,就是现在的“暴”字。但是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容易出现歧义,比如“暴光”这个词,究竟是“在日光下晒”,还是“强烈的日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用形声造字法为第一个“暴”(“晞也”)字添加形旁“日”,保留“暴”作为声旁,成为“曝”字以示区别。

  所以这个意义来说,“曝”字应该读pu4,无论是“曝光”“曝晒”“一曝十寒”均应如此读法。而“暴”字则是bao4的读音。

  后来在现代汉语的推广中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暴”字凭借“暴发”、“暴怒”、“残暴”等词语的“投票”,得以跻身2500常用汉字之列,认识的人多,而“曝”连后1000个次常用汉字都排不进去。所以只接受过简单的识字教育的人多认得“暴”却不一定认识“曝”。可是“暴光”、“暴露”、“暴晒”等又都属于常见的词语,如使用“曝光”、“曝露”、“曝晒”这种写法不利于识字不多的人的认读书写,所以只好迁就识字不多的人,将这些词语中的“曝”又恢复“暴”的写法并统一读作bao4。而“曝”这个字的用法只剩下一种“一曝十寒”。

  =========================补充==============================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