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深陷等“贷”的日子谁能帮他们渡过生活的风浪

发布时间: 2020-11-20 17:19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摘要: 在复杂的二手房交易市场里,他们既不是巨轮,也不是蜉蝣,而是风雨稍起就可能飘摇的扁舟,期待着用最快的速度驶向彼岸。

  今年7月,华南地区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特大暴雨,而在北京,几个气象台站点一度超过40℃。

  但王晴觉得,这比不上她内心饱受的炙烤、煎熬。

  以前,这个年轻的妈妈喜欢去三亚,看海上日出。太阳一点点跳出海面,铺在眼前的生活似乎也有广阔的希望。

  可从5月开始,她的生活里就只剩下风浪。

  二手学区房交了首付、定金,办完抵押已经两个月,银行贷款却迟迟办不下来,孩子眼见就要上学,房子拿不到手,业主整天追着她要求赔偿资金利息,甚至威胁要起诉。

  生活似乎被卷入一张网里。

  满心欢喜准备房屋置换的李如东也曾在苦等中挣扎。

  彼时,他准备卖掉自住房,拿到钱后,再交付新房业主的房款。结果买他房子的人也是个换房客户,等着银行放贷。

  这意味着,就算拿到钱他也没法去换大房子,还要承担违约的责任……。

  一卖一买,是很多人曾经走过,或必然会走过的安家路线。数据显示,2019年北京全市二手房网签量为14.5万套,而连环单占据交易量的一半以上。这中间,有像王晴一样苦盼学区房的母亲,也有像李如东等着换一套大房子,让一家老小住得更敞亮的父亲……

  而在环环咬合的链条上,无法掌控的批贷放款时间总能让一部分人成为最脆弱的那一环,先是一个人的梦毁,接连着一群人的梦碎。

  日子越等越长

  29岁的王晴开始频频失眠,每天脑袋里都像有人在敲锣。

  晚上一闭眼,总能看见那纸合同,白纸黑字。

  当初涉及的条款,中介帮他们勾选的自行协商。对方告诉她,这也就是走个形式,自己有经验,后期肯定能足额放款。

  如今,她心里面没着没落的。

  一边是贷款迟迟下不来,一边是天天要赔偿利息的业主。

  她变得很怕听手机来电的声音,可能又是业主打来的,也可能是房东。

  她已经搬了两次家。第一次是中介口中的那个放款日期当晚,王晴接到房东的电话,对方临时要用房子,让他们搬走。第二次是房子到期,被告知不再续租,要在一周内搬完。

  因为坚信很快就能搬进新家,所有人都觉得,没必要在租房上花太多钱。

  一家五口找了一个不到80平的两居室,公婆住一间卧室,夫妻俩带孩子住另一间卧室上下铺。

  当初为了买房,她和丈夫把全北京的学区房基本上看了一溜够,才在西城区相中了现在的这套房子。

  那是王晴给孩子备下的礼物,也是给全家的礼物。

  但她当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日子就像一张心电图,从挂牌带看,交定金到签合同,都波澜不惊。可到了等待批贷放款的时候,曲线剧烈起伏,心跳开始骤然加速。

  整个夏天似乎都在等贷款。

  刚开始觉得水到渠成耐着性子等,后来学校划片新政实施时间越来越近,王晴开始天天给银行打电话,但回复总是暂时无法放款。具体什么时间能下款,银行的客户经理总是客气而又冷漠地回复:还得再等等。

  整个人被磨平了,看不到希望,等,只能等。 王晴不知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到头,有时候她觉得自己在这种焦虑的感觉中泡得太久,以至于开始麻木了,等晚上挂了业主催款的电话。最坏也就是这样了吧?她这样想着。

  但几天后的最坏大大超出了她的底线。

  中介通知他们,业主要取消交易。

  夫妻俩一次次地沟通,对方始终不肯松口。

  他们找到律师想走诉讼,但被告知,因为贷款涉及到银行或是公积金部门的利益,因此法院不能强制批贷。如果买方想继续履行合同,可能要支付全款,法院才可能判决继续履行合同,配合办理过户手续。如坚持以贷款方式付款,法院会驳回要求卖方配合办理过户的诉讼请求。

  当初租房子的时候,王晴自觉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租房毕竟是短期过渡的权宜之计,生活质量低些,克服克服就过去了,一想到很快就能搬进自己的家,这些窘迫也都变成了甜蜜的负担。

  但如今,房子没了,盼头紧跟着消失,孩子上学又成了问题,生活的琐碎和混乱压到夫妇俩的背上,不知道哪一个瞬间会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王晴的老公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生活重复着996的循环。可累了一天,回到家,甚至找不合适的地方坐一坐。

  所有的地方都堆着东西,孩子的零食、玩具、换洗的衣服,都找不着下脚的空档,特别压抑。

  公婆此前住老家自建房。有限的经历使他们无法理解,有机会就念叨,银行为啥不愿意借给我们钱呢?不是说好了房子给我们嘛,咋能反悔呢?孩子到哪里去上学?也会时不时冒出租来的房子不是家的感慨。

  夫妻俩有时候不耐烦,怼回去后又后悔,觉得伤了老人的心。

  以前,下班后,她会去那个房子看一看,这是家里指代那套本该属于他们的房子的特定称呼。但是后来也不去了,看着难受。

  那一瞬间,就感觉天塌了

  李如东也经历过这样的至暗时刻。

  前年,他说服父母,把之前住的房子卖了,踮起脚够一够,在北京换一套更宽敞一点的房子,让一家三代住得更舒服。

  儿子就在附近上学,老两口每天上街买菜接孩子都很方便,晚上回家,一家人去附近遛狗,不要太幸福。

  跟大多数的80后一样,李如东们渐入中年,有了宝宝,要操心教育;父母年长,要考虑医疗。在这个当口,他开始筹划着升级置业。

  他们定下了朝阳区的一套房子,中介又帮他们找好了买家。当年3月,李如东和房屋中介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 买方按揭。

  签完新房的合同当天,图个吉利,他带着全家去大董吃了烤鸭,当天放心睡去。

  这个已经40岁的男人并不知道,这将是他未来很多天中,最后一场平静的睡眠。

  李如东曾从同事中听闻,有人的房子是17年2月初过的户,但5月份银行才放款。他吓了一跳,但还心怀侥幸,就算最长要3个月,也还等得起。

  然而,距离贷款协议签完过去了快3个月,银行仍然没放款,54万尾款没有着落。买家急,他也急。李如东去找中介,对方拿出合同,上面写着,尾款支付以银行为准。可到了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在排队,具体放款时间无法答复。

  我有点魔怔了,熬夜在手机上刷APP,一看就到凌晨两三点,知道那个时间,发放进度不会有变化,但就是要盯着。

  眼见着新房的合同在漫长的等待中变成了违约,他大脑一片空白,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天塌了。

  我们这里,时间真的是金钱

  师傅,麻烦快一点,我约了人。90后的房产中介宋毅叮嘱司机师傅。他不喜欢让客户等。

  宋毅见过不少像王晴和李如东一样焦虑程度不同的购房者。在复杂的二手房交易市场里,他们既不是巨轮,也不是蜉蝣,而是扁舟——风雨稍起就可能飘摇,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最快的速度驶向彼岸。

  入行几年来,他明显感觉到行业开始跑得越来越快,自己也能给像王晴、李如东一样安家心切的购房者提供更大的帮助。

  一年之前,他所在的北京链家,可以实现T+2(工作日)批贷,或者最快能T+0极速批贷。当时,有60%的商业贷款能实现。

  他的一位名叫王禄的客户,在今年和妻子把房子定下来后,共同申请了贷款。结果银行通知双方参加面签的时候,碰上妻子刚在老家生完孩子,身子虚,没法再回北京,银行又都不同意委托公证。

  他们或多或少就觉得,这事儿黄了。但宋毅却没有放弃,而是继续积极跟银行的客户经理沟通,最终帮王禄的妻子在老家办了异地面签,把贷款批下来,而且两天之后就放了款。王禄觉得因为宋毅有经验才能挣扎求存,让事情从苦情戏变成‘爽剧’。

  时间在我们这行真的就是金钱,宋毅停顿了一下,有时候比钱还重要,因为遇到连环单,你时间上一个操作不好,就可能涉及违约。

  不久前,公司又推出了两项新的服务承诺——限时批贷,超期赔偿和限时放款,超期赔偿,规定经他们成交的买卖双方,在通过北京链家进行商业贷款服务时,除特殊情况外,承诺自买卖双方面签完毕且‘备件齐全’后,在次工作日起3个工作日内完成贷款审批,以及承诺自接收到买方‘新不动产证原件’后,在次工作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银行放款。如果超时,北京链家会对责任进行判定,一旦属实,就会向消费者赔付。

  宋毅知道,这一点要做好要有后台的十年功。

  首先,需要负责交易流程的顾问有更强的专业能力,更加了解各种政策;其次,流程的各个环节也需要进行优化,提升服务效率。比如,提前帮客户把公积金情况、征信情况、个人学历以及收入情况等等这些办贷款面签需要的资料准备齐全,先找银行过一遍堂,把流程多追几步。这样,符合相关资质,在面签之后就可以直接进入审批流程。

  总之,需要公司在多方面提升服务能力。后台紧一点,流程才能快一点。宋毅说。

  究竟能快多少?

  北京链家给出了数据,2020年的放款时效同比去年已缩短一半。10月份,北京链家放款时效的平均值是5.10天,批贷时效的平均值是2.16天。

  宋毅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了这种速度。有种破吉尼斯纪录的感觉,你懂吧,带劲儿。

  他上次体会到这种感觉,是帮一个四世同堂的家,抢在合同时效内拿到了贷款,住上了大房子。

  老爷子皱纹里面都有笑。搞得他也会心一笑。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