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中国力量绘就全球海洋治理新图景

发布时间: 2025-08-01 20:13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在浙江台州,科研团队联合渔民和企业,把海洋塑料变為低碳环保的原材料,不仅富了渔民,也為企业带来收益,还让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进入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这个项目為解决海洋污染治理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并获得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

  这一立足实践的治理成果,恰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生动缩影。“当前,全球海洋治理面临执行乏力与共识降低等问题,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有助於弥补治理赤字、提升国际话语权,展现大国担当。”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海洋资源保护利用研究院副院长滕欣在接受记者採访时表示。

  中国对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视,在国家战略层面有着清晰体现。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要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加强全球海洋科研调查、防灾减灾、蓝色经济合作。

  滕欣认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為多数沿海国家的战略重点,中国在海洋空间规划、蓝色经济、科技与能力建设方面具备优势,能够為发展中国家提供有力支持。

  这种支持不仅体现在战略协作上,更转化為实打实的技术与数据共享。在今年6月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上,我国科研团队牵头研发的滨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方案工具包(COAST)免费向全球开放,整合了海洋大数据、先进数值模型、人工智能技术,為滨海城市提供了海洋灾难预警、生态管理等可视化服务。

  中国方案的国际价值,在国际舞台上得到了直接印証。大会现场,埃及国家海洋和渔业研究所副所长苏珊·加拉巴维认為,“全球南方”国家虽然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缺乏相应技术、知识等来识别资源和评估其经济价值。中国正在推进的COAST工具包不仅能帮助更好地了解海洋环境,也有助於世界各国共享数据和技术,真正实现国际协作。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积极投入,已在多个区域收获显着成效。滕欣介绍,我国围绕海洋空间规划、蓝色经济、防灾减灾等领域,在东南亚、南亚、南太平洋和加勒比等区域建设了多个双多边合作平台,对外发布了多项公共產品,帮助多个国家编制了海洋空间规划,推动区域海洋治理能力提升。

  而在滨海生态治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中,科技的赋能作用愈发凸显。海洋观测技术在维护海洋权益、预警海洋灾害、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在海洋科技领域的突破,正為这一赋能提供坚实支撑。今年6月,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气交互关键层大剖面综合同步观测浮标系统在南海成功完成布放,首次实现了基於深海大浮标的“大气-海气界面-水下”综合同步观测,填补了深海大浮标、海气大剖面同步观测技术的空白。

  从深海浮标传来的观测数据,到滨海湿地涌动的潮间生命﹔从国际会议上鏗鏘的中国声音,到世界舞台上高效的中国方案,我国正以科技為笔,生态為墨,在蔚蓝星球上书写海洋治理新篇章。(实习生郭亦瑾对本文亦有贡献)

  在浙江台州,科研团队联合渔民和企业,把海洋塑料变為低碳环保的原材料,不仅富了渔民,也為企业带来收益,还让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进入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这个项目為解决海洋污染治理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并获得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

  “这几天忙得我都来不及算我的收入……去年一年确实是赚了五六十万!” 王磊是新疆精河县托裡镇吾夏克巴依西村的枸杞种植户。这几天,他种植的104亩枸杞田收获了30吨枸杞,而且產量还在逐年递增。…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