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医废垃圾点多面广量大如何做到日产日清

发布时间: 2022-05-11 08:05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5月9日报道:上海按照“步行15分钟核酸服务圈”标准,正加紧布局“核酸检测便民采样点”,截至5月5日已布局设置常态化核酸采样点9021个。这些常规化核酸采样点产生的医废垃圾将如何收运处置呢?

  记者从城投集团上海环境获悉,为确保新增的核酸检测便民采样点的医废垃圾应收尽收,上海环境配备力量,把此前服务全市方舱医院、隔离点的工作机制延伸到便民检测点,通过固处公司客服+上海环境医废应急服务对接专班的模式,跨前一步,主动对接,把新增常态化核酸采样点的情况摸清楚,以便合理调配运力,做到新增医废日产日清。

  5月4日起,应急服务对接专班完成第一批常态化核酸社会采样点调研工作,通过电话联络了解核酸检测点位设置及医废清运计划,涉及浦东、静安、徐汇、虹口等11个区177个点位。5月8日,专班又派出3路小队,分赴虹口、黄浦、金山、奉贤等区核酸检测点位现场踏勘。

  经过前期的电话沟通,以及到黄浦、虹口、金山、奉贤、嘉定等区13个点位的现场踏勘,上海环境基本摸清了核酸检测便民采样点的情况。这些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产生的医废垃圾品种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采样人员防护用品、消杀用品、采样品包装及采样用品等,一般均装在医废专用的黄色袋子和黄色垃圾桶内。

  另一类是核酸采样管。各个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医废收运模式不尽相同,有全部由核酸采样点工作人员自行带回检测机构的,有由街道安排专人收集清运的,有由街镇负责短驳至中转点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

  据统计,5月8日上海全市核酸筛查医废收运量为49吨,5月9日预计产生量为50吨。点多、面广、量大的常态化核酸采樣點産生的醫廢垃圾,如何接入上海目前的醫廢處置體系,做到應收盡收、應轉盡轉?

  首先,這些常態化核酸采樣點産生的醫廢垃圾,將由工作人員、各區清運人員等運達各檢測機構、醫廢中轉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醫療機構,然後就納入到全市醫廢正常收運體系,實現應收盡收、應轉盡轉、日産日清。

  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核酸采樣點爲例。該院是由上海環境固處公司直接服務的醫療機構,也是上海常態化核酸檢測定點醫院。按照常規醫廢清運安排,固處公司每天派1-2輛5噸的醫廢專用收運車,到該點位進行醫廢清運。該點位自2020年就開始提供核酸檢測服務,目前24小時開放,平均每天累積采樣400人次,每天新增醫廢3公斤。目前,該采樣點産生的醫廢,是同九院普通醫療廢物一起進行收運和處置的。若某天該點位因核酸采樣人數增加,而導致當天醫廢量上升,且增加量超過了原收運車的運輸能力,上海環境固處公司將根據實際醫廢産生量情況,通過更換8噸的醫廢專用收運車或增加收運車次的方式,確保該院醫廢24小時動態清零,並形成該院新的醫廢收運模式。

  上海環境固處公司將根據嘉定、老港兩個處置基地的處置能力,結合上海常態化核酸檢測醫廢暫存點和産生量情況,調整收運線路和物流走向,優化醫廢收運管理保障體系,確保常態化核酸檢測醫廢應收盡收。

  根據前期幾輪全市大規模篩查數據顯示,一般每20萬人次核酸檢測,可産生1噸医废垃圾。根据出行需出示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的要求,待上海全市解封后,按照每人每两天一次核酸检测推算,每天上海常态化核酸采样点日均接待人次高峰为1250万人次,日均新增医废最高量为62.5吨。这对于上海目前医废专用处理设施,处理能力392吨/日,应急协同处置能力2050吨/日而言,处置压力并不大。

  为做到这些医废垃圾日产日清,上海环境将科学调配车辆,安排人力,保证运力,这些医废垃圾将优先运往上海市医废专用处理设施处置,最终做到应收尽收、应转尽转、日产日清。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