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保研突上热搜多校推免再扩大最高超30%

发布时间: 2021-10-08 14:23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9月,一场名为“考研”的战役彻底打响,但却有另一群人的战役已即将踏入尾声。他们,就是在通往研究生独木桥上提前出圈的保研人。9月28日起,推免生开始在推免服务系统上填报志愿,准备迎接目标院校复试以及录取通知。

  近年来,推免比例不断提高的消息频频惹人关注。从去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21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全日制研究生仅招收推免生源、安徽发文加大接受推免生比例,到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宣布2022年将进一步扩大推免生招生规模。高校释放对推免生“宠爱”信号的每一步,无疑都是对考研人的一记重锤。

  看到这么多小伙伴们保研成功,还有些小伙伴仍在承受着考研的压力,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对于考研er来说,最怕的就是推免生占了自己考研的名额。但是近年来,推免比例在提高,以后留给统招的名额可能会越来越少。

  (注:根据教育部文件,我国本科院校中,仅366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包括对免试研究生的“推荐”与“接收”两方面工作。)

  在软科统计的部分已明确保研具体名额数目的院校中,与去年相比,多所院校的保研名额大幅度增加。

  在扩增率方面采用净增数量与2021年推免名额之比进行计算。值得注意的是,“双非”推免名额扩增幅度尤为突出。如山东财经大学今年的扩增率达到32.5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扩增率20.32%。

  2022年保研率的计算以2022年推免名额与2018级本科新生之比进行估算,由于大学四年中会出现退学等情况,2022届毕业生实际数量与2018级新生数量会有出入,数据结果难免偏差,仅供参考。

  可以发现,“双一流”高校的保研率普遍较高,而“双非”高校的保研率仍有较大差距。

  尽管我国具有保研资格的大学达到366所,但不同学校的推免名额不尽相同。教育部在2006年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和2013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做了相关规定:

  设有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15%左右确定,而未设立研究生院的“211工程”建设高校则为5%,其他高校这一数字则为2%。

  而根据软科此前曾汇总的2021年120多所高校的保研率来看,大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保研率在20%以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甚至超过了50%。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大多为10%-20%,而“双非”高校的保研率仅为个位。

  再看拟接收推免生的比例。在近年来大部分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中,接收推免生的比例也持续增加。

  软科整理的部分高校近两年来的接收推免情况中,在数据较为完整的24所高校里,仅3所高校接收推免生数量减少,其他21所高校全部有所增加。

  2020年到2021年两年中,西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接收推免生数量增幅超过500人。其中西北工业大学2021年较2020年增加792人。

  此外,各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中,推免生的占比也有所增加。此处将2020年与2021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中,推免生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呈现出来。

  数据较为完整的22所大学里,在其2020年到2021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中,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所接收的推免生占比增幅超过10%,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均超过5%。而推免生占比减少的学校中,除湖南大学减少了11.12%以外,其余学校变化幅度均未超过5%。

  面对推免生接收数量的整体增加,统考生自不必心焦,除理学、哲学、历史学等以理论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学科门类或具体专业以外,大部分应用相关专业仍将推免比例保持在50%以下。随着专硕比例上升,统考生的机会仍然很大。

  不过,对于将读研作为阶段性目标的学生而言,想明白究竟是想搞学术还是想就业,而非盲目跟风,才是更为紧迫而重要的命题。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