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奥运会昔日荣光难现

发布时间: 2021-08-13 07:16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奥运会一直是最具规模的全球体育盛事,奥运会举办权需要经过组委会的审核,通常来说,奥运会的举办会给城市带来新的面貌。

  8月8日,东京奥运会落下帷幕,疫情之下,第一次无观众办赛、第一次更改奥林匹克格言、第一次延期、史上最贵……这一切都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留在体育史上的“标签”。

  回到57年前,第18届夏季奥运会在日本东京举行。相关数据显示,1964年至1969年,除了1965年日本GDP增速为5.82%之外,其余年份日本GDP增速均超过10%。1968年,在举办完第18届夏季奥运会的四年之后,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世界第2位。

  而此次奥运会受疫情影响,难以产生大规模的经济效应。一方面奥运会的延期使得日本的前期投资暂时回收不了,运营成本却增加,导致财政入不敷出。另一方面,东京奥运会不接待国外观众,并对本国观众实行限流,直接导致观众上座率仅达3%,致使奥运赛事门票收入亏损额高达890亿日元。

  然而,即便如此,日本仍无法取消奥运会,否则可能会面临着国际奥委会对其的索赔。

  事实上,2020年东京奥运会或许是一个缩影,折射出奥运会经济效益下降的现状。曾经,申办城市需要经过多轮的激烈竞争才能获得举办权。如今,愿意申办的城市屈指可数。

  2004年第28届夏季奥运会的申办城市为11个,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申办城市为10个,2012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的申办城市为9个,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的申办城市为7个,2020年第32届夏季奥运会的申办城市为6个。而到了2024年第33届奥运会举办权竞争时,由于最终申办城市只剩法国巴黎和美国洛杉矶。

  申办城市日益减少主要是举办一届奥运会成本非常高昂,包括举办权招标费用,体育场、奥运村等场地的投资,公路、铁路、机场等大型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奥运期间安保、海关、医疗等所有运营的支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成本较高以外,奥运会长期的经济效益也在下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